马根山
-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血淋巴细胞M受体的变化
- 1993年
- 应用放射性配基[H^3]-QNB分析法,观察10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血淋巴细胞M受体的变化,淋巴细胞与[H^3]-QNB的特异性结合呈可饱和性,占总结合的70%;淋巴细胞M受体密度(B_(max)较正常对照组上升27%(P<0.05);而淋巴细胞M受体的亲和力(K_D)和正常组无显著差异。5例病窦患者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延长,与对应病例的B_(max)值增高呈正相关(r=0.92,P<0.05)。结果提示:血淋巴细胞上存在M受体;病窦患者血淋巴细胞M受体密度增加。
- 马根山张寄南黄家琪马文珠王敬良
- 关键词:M受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 尿激酶对纤溶系统和血液流变学影响的实验研究和初步临床观察
- 1991年
- 家兔分3组,各静注尿激酶(UK)2万u/kg(Ⅰ组),3u/kg(Ⅱ组)和5万u/kg(Ⅲ组)。用药前后多次采静脉血样测定凝血指标(6项)和血液流变学指标(2项)。UK后与对照相比,TT、KPTT延长,HPT活动度降低,FDP增加;全血比粘度降低;5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静注UK80万u后,其各项凝血指标变化,与免实验中呈类似趋势;皮肤、粘膜等未见出血现象。提示UK使纤溶活性增加,并因凝血因子裂解破坏而致凝血障碍;而凝血障碍程度又与UK剂量有关,推测UK量在5万u/kg以内尚不致引起严重出血。
- 黄峻马根山马文珠张克铮王敬良黄元铸
- 关键词:尿激酶溶栓疗法凝血机制心绞痛
- 体表窦房结电图的再论证被引量:13
- 1992年
- 10例心律失常患者同步记录腔内窦房结电图(SNE_c)、体表窦房结电图(SNE_b)和EKG或高位古房电图(HRAE),发现SNE_b与SNE_c结果一致。窦律时SNE_c与SNE_b的A波前均有P前波,形态相似,体表窦房传导时间(SACT_b)与腔内窦房传导时间(SACT_c)高度相关(r=0.96,P<0.005);心脏起搏点移位时,SNE_c与SNE_b的A波前均无P前波,同时A波形态改变。SNE_c的P前波只在上腔静脉、右心房交界处窦房结解剖部位记录到,右心房的其它部位记录不到,在无心室活动的A-A波间,SNE_b、SNE_c的A波前仍有P前波;交界性逸搏V波前则无P前波。结论:SNE_c的P前波是窦房结电位,SNE_b与SNE_c的P前波系同一来源,是窦房结电活动在不同记录部位的反映。SNE_b无创伤,方法简便,可代替SNE_c在临床使用。
- 马根山黄元铸马文珠尤肇俊杨笛王敬良蔡毓英叶定忠
- 关键词:心电图病窦综合征窦房结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