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林

作品数:9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冠脉
  • 2篇心力衰竭
  • 2篇预后
  • 2篇衰竭
  • 2篇综合征
  • 2篇疗效
  • 2篇慢性
  • 2篇急性冠脉
  • 1篇蛋白
  • 1篇多导睡眠描记...
  • 1篇心病
  • 1篇心功能
  • 1篇心功能障碍
  • 1篇心力衰竭预后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心衰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功能

机构

  • 9篇大连市第三人...

作者

  • 9篇马林
  • 8篇李楠
  • 5篇徐宝华
  • 4篇黄晨
  • 4篇陈强
  • 4篇朱家庭
  • 3篇吴友华
  • 2篇刘晓洁
  • 1篇吴有华
  • 1篇关鑫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药物经济...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房颤转复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变化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房颤转复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BNP的变化。[方法]选择心功能正常的150例房颤患者,根据复律情况将患者分为3组:分别为复律成功患者组,房颤复发组(复律1个月内再发),转律失败组。另选50例正常窦性心率者作为对照组。在转复前及窦性节律恢复后24 h采集周围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血浆BNP。[结果]150例患者中,阵发性房颤患者110例,BNP水平由转复前的(136±11.3)pg/mL降至(68±13.0)pg/mL(P<0.05);持续性房颤患者40例,BNP水平由转复前的(192±23.3)pg/mL降至(106±14.4)pg/mL(P<0.05)。转律成功未复发者86例,BNP水平由转复前的(138±15.5)pg/mL降至(73±12.2)pg/mL(P<0.05);转律后复发者(1个月内复发)42例,BNP水平由转复前的(218±13.6)pg/mL降至(172±23.3)pg/mL(P>0.05);转律失败者22例,BNP水平(265±12.8)pg/mL。[结论]在房颤复律患者中,BNP可预测房颤复律的成功性。
马林刘晓洁李楠朱家庭徐宝华吴有华陈强
关键词:房颤转律血浆BNP水平
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程度与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程度与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2011年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NYHA II^IV级)113例,以二尖瓣反流量分组,分为轻(58例)、中(35例)、重(20例)三组。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肺动脉压(通过三尖瓣反流程度计算)、E/A。ELLSA测血浆BNP,心电图测QRS宽度。统计1年内心力衰竭再住院数及死亡数。如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LVEF、LVEDD、LVESD、肺动脉压、BNP、QRS宽度与二尖瓣反流程度呈正相关,重度二尖瓣反流组再住院率及死亡率(再住院率60%,死亡率20%)均高于轻度反流组(再住院率22.4%,死亡率5.17%)及中度反流组(再住院率28.6%,死亡率11.4%),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见功能性二尖瓣反流,其反流的严重程度与预后相关。
徐宝华李楠马林
关键词:心力衰竭二尖瓣反流预后
舍曲林对合并焦虑抑郁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舍曲林对合并焦虑抑郁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所有210例病人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焦虑量表测定评分,其中合并焦虑抑郁的病人共72例。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和治疗组(n=36),所有病例均给予规范的心血管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其中药物治疗每天早晨1片口服,观察两组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再次评分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后随访入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治疗组各项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安全性良好。结论应用舍曲林对合并焦虑抑郁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应予临床合理推广使用。
马林关鑫李楠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焦虑抑郁舍曲林
校正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计帧法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评价尼克地尔治疗微血管心绞痛的疗效
2018年
目的探讨尼克地尔对微血管心绞痛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微血管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克地尔片治疗,连续使用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行冠脉造影检查,观察血流校正帧计数方法(CTFC)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改善、心电图改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CTFC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ET-1)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明显下降,一氧化氮(NO)水平增高(P<0.05)。结论尼克地尔可能通过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抑制炎性因子作用机制而改善冠脉微循环,对微血管心绞痛患者疗效显著。
马林李楠
关键词:炎性因子血管内皮功能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慢性心衰的疗效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研究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EMFA)治疗慢性心衰(CHF)的疗效及其对心功能、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胶原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的CHF患者186例,随机均分为依那普利组(93例,依那普利+常规治疗)和EMFA组(93例,EMFA+常规治疗),均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炎性因子水平及血清Hcy、I型胶原(ICTP)水平、Lee心衰积分等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与依那普利组比较,EMFA组LVEF[(42.85±4.33)%比(46.54±4.72)%]、6min步行距离(6MWD)[(209.19±21.58)m比(253.29±26.51)m]均显著增加,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50.59±5.13)mm比(42.43±4.38)m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61.40±6.22)mm比(57.04±5.88)mm]均显著缩小,血清白介素(IL)-8[(32.22±3.35)ng/L比(28.75±2.92)ng/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5.74±0.59)mg/L比(3.81±0.40)mg/L]、Hcy[(17.75±1.83)μmol/L比(10.96±1.15)μmol/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3468.91±352.05)ng/m比(2053.75±211.59)ng/m]、ICTP[(2377.94±239.05)ng/ml比(1606.87±163.96)ng/m]水平及Lee心衰积分[(4.58±0.47)分比(2.85±0.31)分]显著降低(P均=0.001)。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可纠正CHF患者心肌胶原代谢失衡,抑制心室重塑,提高心功能。
宗大飞李楠黄晨马林
关键词:心力衰竭依那普利叶酸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NT-proBNP、hs-CRP、HCY及IL-10的相关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及健康人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同时探讨其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70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32例、不稳定型冠心病38例),同时选取与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30名我院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所有入选对象的血清NT-proBNP、hs-CRP、HCY、及IL-10的浓度。结果 AMI组和UAP组血清NT-proBNP、hs-CRP、HCY、及IL-10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血清NT-proBNP、hs-CRP、HCY、及IL-10较UAP组升高(P<0.05)。结论 ACS患者的NT-proBNP、hs-CRP、HCY、及IL-10浓度升高,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陈强李楠黄晨朱家庭吴友华马林徐宝华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症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0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对冠心病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及监测SAS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方法:入选48例冠心病合并SAS患者,另选4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2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HRV)和心率震荡(HRT)各指标进行分析,并记录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冠心病组比较,SAS组HRV指标。结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于冠心病组,应积极改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通气功能。
陈强王卓李楠黄晨朱家庭吴友华马林徐宝华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冠心病心律失常多导睡眠描记术冠脉CT
尿激酶、阿替普酶与瑞替普酶溶栓治疗肺栓塞对比研究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评价急诊应用尿激酶、阿替普酶与瑞替普酶溶栓治疗肺栓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月急诊收治的急性大面积肺栓塞58例,分别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其中尿激酶18例,阿替普酶28例,瑞替普酶12例,观察三组溶栓有效率、出血不良反应、住院期间的病死率。结果:尿激酶组有效率77.6%,轻度出血4例,中度出血O例,住院期间死亡0例;阿替普酶组有效率82.3%,轻度出血6例,中度出血0例,住院期间死亡0例;瑞替普酶组有效率86.5%,轻度出血2例,中度出血0例,住院期间死亡0例。结论:尿激酶、阿替普酶与瑞替普酶溶栓治疗肺栓塞均有较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阿替普酶及瑞替普酶较尿激酶的疗效及安全性好,出血风险较尿激酶低。
陈强李楠黄晨朱家庭吴友华马林徐宝华
关键词:肺栓塞尿激酶阿替普酶瑞替普酶溶栓治疗
他汀类药物治疗脓毒症患者心功能障碍的预后分析
目的观察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脓毒症心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2006年8月至2008年3月住院患者12例,年龄62~81(68.2±5.9)岁,其中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化学消融术后)1例,腹膜炎3例,肝脓肿2例,肾脓肿4例,骨脓...
刘晓洁马林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