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川
- 作品数:21 被引量:87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中小学女生性别同一性发展特点及其机制研究
- 本文的研究主题是女生性别同一性。通过考察性别自我系统和同伴交往(同性交往和异性交往)的互动,对女生性别同一性发展特点、发展机制进行比较系统的分析和研究。理论部分,在整合已有发展理论、总结已有研究、掌握性别同一性研究角度变...
- 马川
- 文献传递
- 青年失业、教育浪费与人力资本积累机制断裂被引量:8
- 2013年
- 随着青年失业问题的凸显,教育浪费现象越发突出。本文首先从城镇失业青年、农村失业青年和失业大学生三种类型入手对我国失业青年的存量进行估算。其次分别以公共教育投入和家庭教育投入两个角度着重分析青年失业问题引发的教育浪费现象与人力资本积累机制断裂问题。最后,深入揭示不同类型失业青年可能导致的后果不同:城镇失业青年易引发城市贫困和老年贫困。农村失业青年可能导致群体性事件中的破坏因素增加,影响社会稳定。而日益庞大失业大学生群体则是人力资本积累机制断裂的敏感群体。
- 马川
- 关键词:青年失业教育投入人力资本积累
- “诚信”价值取向发展特征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对3~8年级学生就"诚信"含义、价值评价和与自我的关系表征等发展特征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各个年级对"诚信"的理解各异;父母、同学的影响与"诚信"含义取向有关;低年级被试倾向于外在规范价值评价,高年级内在价值取向明显增强。研究结果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心理学依据。
- 蒋奕雯马川李晓文
- 关键词:诚信学校道德教育心理学依据低年级高年级
- 少数民族个体在民族认同过程中的双重性
- 本文从个体和社会背景两个角度对西方少数民族认同的研究给予了一定的介绍和评价,目的在于揭示少数民族成员在认同探索过程中的双重性:即作为民族群体中个体成员的认同获得和在少数民族群体背景下民族性的认同和体验。
- 马川李晓文
- 关键词:民族认同社会背景
- 文献传递
- 不同类型失业青年的生存现状与发展趋势被引量:2
- 2013年
- 目前中国的失业青年主要分为失业第二代农民工、城镇失业青年和失业大学生三类。失业第二代农民工在城市与农村游走,长期失业与不公正待遇可能导致他们与父辈的利益联合,成为群体性事件的易感人群。城镇失业青年多在"啃老",客观上形成了下岗工人与城镇失业青年的代际对接。失业大学生较多元,既有"啃老"也有"校漂",有的甚至已形成"聚集区"。在失业、生存和代际关系的作用下,三类失业青年可能形成横向联合与代际间的纵向联动,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造成极大影响。
- 马川
- 关键词:失业青年
- 文化发展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和研究取向被引量:2
- 2011年
- 从"文化"概念的辨析入手,通过比较跨文化心理学、交互文化心理学以及文化发展心理学对"文化"的不同理解,可以阐明文化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焦点。通过分析文化发展心理学关于符号中介及发展机制的理论假设和核心观点,可以进一步阐明文化发展心理学的发展研究方法论探讨和研究主题。
- 马川李晓文
- 关键词:自我发展动力机制
- 青春期女生性别认同的探索比较被引量:2
- 2012年
- 本文通过自我描述问卷、性别角色构念测验和情景投射测验,选取受欢迎女生和不受欢迎女生做比较研究,以了解青春期女生性别认同的发展状况。研究表明,青春期女生女性化发展要求强烈,兼具双性化的发展需要;两类女生对野蛮、嬉戏等表现自我的理解各异。在性别角色构念参照系和异性交往测验中,两类女生对男生的动机预测和行为反应上存在差异。
- 马川
- 关键词:性别认同异性交往
-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联保法律问题研究
- 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可持续发展,以公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而其中,民营经济的发展也较为活跃。中小企业是构成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小企业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数...
- 马川
-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联保贷款法律制度
- 文献传递
- 老龄化背景下的“新失业群体”与公共安全被引量:2
- 2012年
- 人口老龄化是中国社会的现状。目前我国"新失业群体"人数增加与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两者叠加产生的新问题,尚未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在老龄化背景下,"新失业群体"有由社会不确定因素滑落为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可能,其滑落的潜在可能性有多大。本文主要从养老压力、人口结构风险以及人力资本浪费入手,重点论述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新失业群体"可能引发的公共安全隐患。
- 马川
- 关键词:老龄化养老人力资本
- 性别同一性的形成及研究角度发展被引量:12
- 2007年
- 性别的同一性是自我同一性的一部分,是人格和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性别的同一性概念已经从性同一性转移到性别同一性。对性别同一性的研究角度经过了概念认知、图式认知和社会认知的探索,目前开始进入人际关系角度的研究。最后,提出了对性别同一性未来的研究展望。
- 马川李晓文
- 关键词:社会认知人际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