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小锋

作品数:23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专利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理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化合物
  • 10篇类化合物
  • 8篇吲哚
  • 8篇类化
  • 6篇氨基
  • 5篇药物
  • 5篇药物化学
  • 4篇衍生物
  • 4篇吡啶
  • 4篇硝基
  • 4篇氨基吡啶
  • 4篇不饱和
  • 4篇不饱和化合物
  • 3篇氧化剂
  • 3篇有机化学
  • 3篇糖类
  • 3篇糖类化合物
  • 3篇葡萄糖
  • 3篇取代吲哚
  • 3篇苷类

机构

  • 23篇中国科学院成...
  • 2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23篇马小锋
  • 6篇邵华武
  • 4篇赵晋忠
  • 2篇魏善巧
  • 2篇王飞
  • 2篇张建刚
  • 1篇裴小琼
  • 1篇吴中柳
  • 1篇张帅兵

传媒

  • 2篇合成化学
  • 1篇有机化学

年份

  • 2篇2025
  • 6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4
  • 3篇2011
  • 1篇2009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原位形成的氮杂邻亚甲基苯醌和卤代萘酚的分子间[4+1]螺环化/去芳香化反应被引量:1
2023年
报道了一种碱促进的卤代萘酚与N-(邻氯甲基)芳基酰胺[4+1]螺环化/去芳构化策略,以此来直接有效地合成氮杂螺环化合物.在温和条件下以中等至优秀的收率、高非对映选择性地合成了一系列氮杂螺环化合物.该反应可以兼容各种官能团,如醛基、游离羟基和不同的N保护基,如Bz和Ts等.对产物进行了转化,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梁俊秀刘亚洲王阿木吴彦超马小锋李惠静
一种二苯并[c,e][1,2]氧硫杂环己烷-6-氧化物类化合物的转化方法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苯并[c,e][1,2]氧硫杂环己烷‑6‑氧化物类化合物的转化方法。具体方案为:本发明以一种二苯并[c,e][1,2]氧硫杂环己烷‑6‑氧化物类化合物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在极性...
马小锋刘亚洲
文献传递
一种2-硝基-2-烯吲哚糖碳苷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2‑硝基‑2‑烯吲哚糖碳苷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具体技术方案为:将2‑硝基烯糖、取代吲哚和分子筛,于有机溶剂中搅拌,形成2‑硝基‑2‑烯吲哚糖碳苷类化合物。本发明解...
马小锋 李江涛
δ-咔啉类化合物及合成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δ‑咔啉类化合物及合成方法与应用。具体技术方案为:δ‑咔啉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将吲哚羟胺衍生物在有机溶剂和布朗斯特酸的作用下,搅拌0~96h,冷却至室温;然后在氧化剂和碱的作...
马小锋 李小燕 简银香 梁鹏 曾薇
一种立体选择性制备吡喃衍生物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体选择性制备吡喃衍生物的方法。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向反应器中加入1-对甲苯硫基-2-C-乙醛基-α-D-吡喃葡萄糖衍生物或1-苯硫基-2-C-乙醛基-α-D-吡喃葡萄糖衍...
邵华武马小锋
一种香豆素C-糖苷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香豆素C‑糖苷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具体技术方案为:本发明以巯基糖或者芳基硫苷或杂芳基硫苷为原料,在可见光的作用下,实现香豆素C3位糖基化修饰,制备香豆素C‑糖苷类化合物...
马小锋谢德盟曾薇
调节雌激素受体合成活性的吡唑并吡啶衍生物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调节雌激素受体合成活性的吡唑并吡啶衍生物。具体技术方案为:在碱性条件下,将取代1‑氨基吡啶,在氧化剂存在的情况下,与α,β‑不饱和化合物一起搅拌,形成取代吡唑[1,5‑a]并...
马小锋刘亚洲王阿木王飞史小可
一种立体选择性制备吡喃衍生物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体选择性制备吡喃衍生物的方法。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向反应器中加入1-对甲苯硫基-2-C-乙醛基-α-D-吡喃葡萄糖衍生物或1-苯硫基-2-C-乙醛基-α-D-吡喃葡萄糖衍...
邵华武马小锋
文献传递
调节雌激素受体合成活性的吡唑并吡啶衍生物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调节雌激素受体合成活性的吡唑并吡啶衍生物。具体技术方案为:在碱性条件下,将取代1‑氨基吡啶,在氧化剂存在的情况下,与α,β‑不饱和化合物一起搅拌,形成取代吡唑[1,5‑a]并...
马小锋刘亚洲王阿木王飞史小可
文献传递
光催化二苯并噻吩的Thia-Baeyer-Villiger氧化重排反应
2024年
二苯并噻吩(DBT)是石油深度脱硫过程中最顽固的成分。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推广,急需经济绿色的方法实现DBT的脱硫过程。以金属卟啉络合物为催化剂,绿色、廉价的H_(2)O_(2)为氧化剂,发展了光催化的二苯并噻吩的Thia-Baeyer-Villiger氧化重排反应,顺利地将二苯并噻吩以83.6%的收率转化为二苯并亚磺酰内酯(BPS)。所形成的BPS在碱性条件下加热,脱除SO_(2),可以68%的收率形成2-羟基联苯(2-HBP)。该方法成功模拟了生物催化脱硫过程。
胡晓芳张建刚赵晋忠马小锋
关键词:二苯并噻吩光催化卟啉脱硫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