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肺癌
  • 5篇靶向
  • 4篇氩氦靶向
  • 3篇治疗肺癌
  • 3篇靶向治疗
  • 3篇CT引导
  • 3篇穿刺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皮肺
  • 2篇转移癌
  • 2篇氩氦靶向治疗
  • 2篇氩氦刀
  • 2篇经皮肺穿
  • 2篇经皮肺穿刺
  • 2篇机体
  • 2篇计算机体层
  • 2篇计算机体层摄...
  • 2篇计算机体层摄...
  • 2篇肺穿刺

机构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6篇颜霞
  • 6篇陆海英
  • 5篇王洪武
  • 5篇冯华松
  • 5篇段蕴铀
  • 5篇张燕群
  • 3篇田树平
  • 3篇韩志海
  • 2篇黄友章
  • 2篇聂舟山
  • 2篇杨平地
  • 2篇周一欣
  • 2篇刘静
  • 1篇黄俊
  • 1篇张志敏
  • 1篇王京郧
  • 1篇赵秀琴

传媒

  • 3篇海军总医院学...
  • 2篇海军医学杂志
  • 1篇实用护理杂志

年份

  • 1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靶向治疗肺癌的临床应用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观察经皮穿刺氩氦靶向治疗肺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 37例肺癌患者采用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靶向治疗 2 78次 ,治疗病灶 30 7个。术中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监测心率、血压等的变化 ;术后 5~ 10min再次计算机体层摄影术扫描 ,以观察冰球大小及有无气胸等并发症。术后不同时间分别复查计算机体层摄影术扫描、正电子发射扫描及经皮肺穿刺活检等 ,动态观察肿瘤的变化。结果  12 4个病灶肺内肿块直径≤ 4cm者冰球覆盖肿瘤面积达 96 7% ,显效率可达 97 1% ;183个病灶肿块直径 >4cm者冰球覆盖肿瘤面积达 79 6 % ,显效率达 6 0 7% ,表明氩氦靶向治疗肺癌的局部疗效主要取决于肿块的大小。手术过程较安全 ,仅有约 2 5 9%的患者有一过性轻度血压升高 ,无 1例术中死亡 ;术后并发症较少 ,仅38 1%患者少量咯血 ,35 3%发热 ,2 9 1%气胸和 6 1%胸腔积液等。术后 1周左右肿瘤增大 ,约 3/ 4可见空洞形成 ,正电子发射扫描亦显示肿瘤中央呈环状改变。术后 1月左右瘤体变小 ,部分缓解 +完全缓解达6 4 % ,空洞减少 (占 38% ) ,正电子发射扫描显示瘤体异常放射性聚集减少 ,靶 /本比值降低。 3月左右 ,部分缓解 +完全缓解达 6 1.4 % ,空洞更趋减少 (仅 2 1% )。 6~ 12月部分缓解
王洪武段蕴铀张燕群冯华松聂舟山颜霞陆海英韩志海田树平
关键词:肺癌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氩氦靶向治疗对肺癌细胞的灭活作用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研究体内、外氩氦靶向治疗对肺癌细胞的灭活作用。方法 观察氩氦刀对体外培养的肺癌细胞、实验动物及肺癌患者,治疗前后温度响应曲线、病理等方面的变化。结果 体外实验发现氩氦刀在空气 及水中均有快速降温及升温作用,在水中能快速形成冰球及融化冰球。氩氦刀对体外培养的肺癌细胞有明显的破坏作用,在人体中也证实能灭活肺癌细胞,在1个月内,肿瘤细胞呈凝固性坏死,在3个月后则被纤维组织代替。动物实验可见,氩氦刀在肌肉组织中快速形成冰球。结论 氩氦刀有快速升、降温作用,体内、外均能灭活肺癌细胞。
王洪武刘静段蕴铀杨平地黄友章张燕群周一欣冯华松颜霞陆海英
关键词:肺癌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氩氦靶向治疗肺转移癌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观察经皮肺穿刺氩氦靶向治疗肺转移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CT引导下 ,经皮肺穿刺氩氦靶向治疗肺转移癌。结果  4 0例肺转移癌患者 80个病灶接受了氩氦刀治疗。 5 1个直径≤ 4cm肺内肿块 ,冰球覆盖肿瘤面积达 98 9% ,显效率可达 10 0 0 % ,而 2 9例直径 >4cm的肿块 ,冰球覆盖肿瘤面积达 87 0 % ,显效率达 86 2 % ,表明氩氦靶向治疗肺癌的局部疗效主要取决于肿块的大小。手术过程较安全 ,无 1例术中死亡。术后并发症较少 ,4 6 8%患者术后有少量咯血 ,2 5 8%有气胸 ,19 4 %有胸腔积液 ,19 4 %术后咳嗽加剧 ,16 1%有发热。术后 1周 6 7 7%的瘤体呈空洞样改变 ,体积增大 ;术后 1月瘤体缩小 ,11 1%病灶完全吸收 ,2 2 2 %还有空洞样改变。 3月后 ,瘤体进一步缩小 ,9 5 %的病灶 (<3cm)完成吸收。绝大多数密度变低 ,仅有 19%呈空洞样改变。 6月以后 ,瘤体变化不大。随访 15个月 ,中位生存期为 5个月。根据寿命表法计算 ,氩氦刀术后 6个月生存率为 6 6 % ,15个月为 5 0 %。结论 氩氦刀比较安全 ,疗效可靠。
王洪武段蕴铀张燕群冯华松聂舟山颜霞陆海英赵秀琴韩志海田树平
关键词:肺癌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氩氦刀靶向治疗肺转移癌被引量:10
2003年
目的 :观察经皮肺穿刺氩氦刀靶向治疗肺转移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CT引导下 ,经皮肺穿刺氩氦刀靶向治疗肺转移癌。结果 :4 0例肺转移癌患者 80个病灶接受了氩氦刀治疗。 5 1个直径 <4cm的肺内肿块 ,冰球覆盖肿瘤面积达 98.9% ,显效率可达 10 0 % ,而 2 9例直径 >4cm的肿块 ,冰球覆盖肿瘤面积达 87.0 % ,显效率达 86 .2 % ,表明氩氦刀靶向治疗肺癌的局部疗效主要取决于肿块的大小。手术过程较安全 ,无 1例术中死亡。术后并发症较少 ,4 6 .8%患者术后有少量咯血 ,2 5 .8%有气胸 ,19.4 %有胸腔积液 ,19.4 %术后咳嗽加剧 ,16 .1%有发热。术后 1周 6 6 .7%的瘤体呈空洞样改变 ,体积增大 ;术后 1个月瘤体缩小 ,11.1%病灶完全吸收 ,2 2 .2 %还有空洞样改变 ;3个月后瘤体进一步缩小 ,9.5 %的病灶 (<3cm)完全吸收。绝大多数密度变低 ,仅有 19%呈空洞样改变。 6个月以后瘤体变化不大。随访 15个月 ,中位生存期为 5个月。根据寿命表法计算 ,氩氦刀术后半年生存率为 6 6 % ,15个月为 5 0 %。结论 :氩氦刀比较安全 ,疗效可靠。但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总结。
王洪武段蕴铀张燕群冯华松颜霞陆海英韩志海田树平
关键词:肺癌CT
氩氦靶向冷冻治疗肺癌的护理53例被引量:16
2002年
张志敏陆海英王京郧黄俊颜霞
关键词:氩氦刀肺癌护理
氩氦靶向治疗肺癌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被引量:17
2003年
目的 :研究体内、外氩氦靶向治疗对肺癌的灭活作用。方法 :观察体外细胞培养、动物实验及肺癌患者经氩氦刀治疗前后病理等方面的变化。结果 :氩氦刀在空气及水中有快速降温及升温作用 ,距刀尖越近 ,温度变化幅度越大。且在水中能快速形成冰球。氩氦刀对体外培养的肺癌细胞有明显的破坏作用 ,在人体中也证实能灭活肿瘤细胞 ,部分小病灶能完全消失。在动物实验中可见 ,氩氦刀在肝组织中快速形成冰球 ,但对颈动脉无明显影响 ,在肺癌患者中也可见对上腔静脉、主动脉等大血管无严重副作用。结论 :氩氦刀有快速升、降温作用 ,体内。
王洪武刘静周一欣段蕴铀张燕群黄友章杨平地冯华松颜霞陆海英
关键词:肺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