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力
- 作品数:30 被引量:80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陆梁油田陆9井区油藏精细描述及开发技术政策界限研究
- 闻玉贵杨生榛王兆峰唐伏平张红梅韩力江晓辉石军温东山石国新邓琳路建国戴雄军陈浩杨渔
- 该项目针对油层电阻率低、油水层难于识别特点,在准噶尔盆地首次应用感应测井技术,并结合其它技术建立了符合油层实际的测井解释模型,制定了低电阻油水层识别方法与判别标准,大大提高了油水层识别精度;并为油水井射孔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关键词:
- 关键词:油藏精细描述射孔技术
- 一种解堵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堵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解堵剂包含:0.4重量份至1.4重量份的沥青降解生物酶;1重量份至10重量份的两性乳化剂;5重量份至15重量份的油溶性分散剂;1重量份至10重量份的沉积防凝剂;和10重量份至30重量...
- 孙鹏超原凤刚罗强聂小斌白雷唐可韩力王凤清杨朝晖李明
- 隔夹层对薄层底水油藏排水采油动态影响研究被引量:15
- 2009年
- 在薄层底水油藏开发过程中,由于油层下部水体发育,能量充足,极易发生底水锥进现象,从而导致其开发效果变差.双层完井排水采油技术可以抑制底水锥进,达到解放油层生产潜力、改善油藏开发效果的目的.基于其原理并结合陆梁油田陆9井区呼图壁河组K1h23油藏的储集层参数,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理想单井模型下隔夹层对排水采油动态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有效的隔板能够很好地抑制底水锥进,但隔板尺寸大小与排水规模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 彭得兵唐海吕栋梁韩力王中武
- 关键词:薄层底水油藏隔夹层排水采油
- 有杆泵分层举升采油技术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新疆陆梁油田纵向发育油层较多,受油层物性、压力差异等影响,层间干扰严重。为进一步提高油层的动用程度,避免多层合采层间干扰,研制成功分层举升泵系列。设计出分层举升管柱、配套清防蜡工艺及分层计量地面工艺流程。现场试验20井次,累计增产原油3.2×104t,检泵周期达到1年以上,为多层系油藏充分挖掘低压低含水油层的生产潜力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 韩力王中武李海涛许博
- 关键词:分层采油陆梁油田
- 基于实时数据库的油气处理诊断预警系统设计被引量:3
- 2011年
- 针对油田生产油气处理环节,利用处理站DCS监控数据,结合油气处理经验与理论建立专家知识库,采用实时数据库,建立油气处理实时数据分析诊断预警系统。该系统采用B/S结构,以交互式预警方式展示,对参数、设备和流程进行不同层次和不同方式的分析与报警,应用推理方法和统计技术,实现了实时预警以及对油气处理生产过程的全方位掌控。应用证明,该系统对油田油气处理站安全,油气处理经验共享,油气处理工艺参数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事故预防、处理的响应速度,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 蒋能记韩力张亚顺谢光华王涛
- 关键词:油气处理知识库预警系统实时数据库
- 带有支撑座的抽油机悬绳器
- 带有支撑座的抽油机悬绳器,应用于油田抽油机固定连接光杆与钢丝绳。在悬绳器上盘的上平面有上卡瓦,上卡瓦通过螺钉固定在光杆外壁上;在悬绳器上盘与悬绳器下盘中间有下卡瓦,下卡瓦通过螺钉固定在光杆外壁上;在下卡瓦下平面与悬绳器下...
- 张军韩力李红伟朱建林宫毓阳
- 文献传递
- 陆9井区呼图壁河组油藏双层完井排水采油油层厚度下限研究
- 2009年
- 底水锥进是导致薄层底水油藏开发效果差的主要原因,双层完井排水采油技术可以解放油层生产潜力。基于其原理并结合陆梁油田陆9井区呼图壁河组K1h23油藏的储集层参数,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理想单井模型下有效排水采油油层厚度下限,研究结果对类似油藏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彭得兵唐海吕栋梁韩力王中武
- 关键词:薄层底水油藏排水采油
- 一种解堵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堵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解堵剂包含:0.4重量份至1.4重量份的沥青降解生物酶;1重量份至10重量份的两性乳化剂;5重量份至15重量份的油溶性分散剂;1重量份至10重量份的沉积防凝剂;和10重量份至30重量...
- 孙鹏超原凤刚罗强聂小斌白雷唐可韩力王凤清杨朝晖李明
- 改善火烧山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开发效果研究与实践
- 火烧山油田是国内外罕见的裂缝性特低渗透砂岩油藏,投入开发后效果极差,为改善其开发效果,在加强研究和试验的基础上,以储层不同渗流类型进行分区治理为主导理想,开展了以多种工艺技术并行的储层改造和井网调整等一系列整体治理.通过...
- 徐学成秦旭升韩力万文胜
- 关键词:低渗砂岩油藏井网调整火烧山油田裂缝性油藏
- 文献传递
- 数模技术在薄层边底水油藏开发的应用——以陆9井区K_1h_2~3油藏为例被引量:7
- 2006年
- 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对陆梁油田陆9井区呼图壁河组K1h23油藏进行了全油藏和井组模拟。在建模时对主要生产层位进行了细分层,以较准确的描述油气水分布和注采对应关系。通过对全区及各单井主要指标的生产历史拟合,修正了地质模型和生产动态模型,更好地反映了该油藏的非均质性,进一步认识该油藏水驱油运动规律及剩余油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地质油藏工程研究成果,对薄层边底水油藏的开发方式、采油速度、合理产液量、合理压力保持程度、合理注采比等开采技术政策界限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该油藏应立足于注水开发,平均单井合理产液量约为20m3/d,合理采油速度应控制在1.6%,合理注采比为0.8左右,合理压力水平应在9.5Mpa以上。应用该数模研究成果,对油藏开发参数进行优化,油藏各项开发指标得到有效控制,并取得了良好的生产效果,油藏连续两年实现高产稳产,综合含水稳中有降,油田递减趋势明显减缓,区块地层能量得到恢复,预期采收率可提高3个百分点。
- 韩力石军雷英
- 关键词: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