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普
- 作品数:25 被引量:233H指数:8
- 供职机构:榆林市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经尿道电切术联合髂内动脉灌注治疗高危浅表性膀胱肿瘤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分析探讨经尿道电切术联合髂内动脉灌注治疗高危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高危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56例,按照患者来院就诊时间平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8例。参照组予以经尿道电切术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经尿道电切术联合髂内动脉灌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参照组的75.00%(P<0.05),且研究组身体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10.71%)明显低于参照组(21.43%),且生存率89.29%较参照组的78.57%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EGF和FGF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上述两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的VEGF和FGF水平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高危浅表性膀胱肿瘤治疗中应用经尿道电切术联合髂内动脉灌注治疗,效果理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雷普
- 关键词:经尿道电切术
- TURbt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膀胱肿瘤临床疗效
- 雷普王贵荣董滢卜小斌徐虎张进许平
-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最常见肿瘤,也是全身比较常见的肿瘤之一,大部分发生在三角区、两侧壁及颈部,中国部分城市肿瘤发病率报告显示膀胱癌发病率有增高趋势。膀胱肿瘤位居泌尿男生殆系肿瘤的首位。膀胱癌男性发病率为女性的3-4倍。膀胱肿...
- 关键词:
- 关键词:膀胱肿瘤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肿瘤治疗
- EORTC评分对二次经尿道电切膀胱肿瘤的指导价值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研究欧洲癌症研究治疗协会(EORTC)评分对膀胱肿瘤实施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的指导价值。方法对78例表浅性膀胱肿瘤患者随机分组,第一次TURBT术后分别行EORTC评分,其中实验组术后4周行二次TURBT,术后膀胱灌注相同。所有患者随访2年,比较2组间膀胱肿瘤进展率和复发率。结果实验组复发评分中危21例(53.8%),高危10例(25.6%),进展评分中危22例(56.4%),高危11例(28.2%);对照组复发评分中危20例(51.2%),高危9例(23.1%),进展评分中危21例(53.8%),高危10例(25.6%)。实验组的肿瘤复发和进展例数为3例、4例,而对照组为12例、14例,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二次TURBT能降低NMIBC患者的进展率和复发率;EORTC评分对指导二次TURBT有一定意义,最终结论尚需大样本研究验证。
- 雷普卜小斌高飞徐虎许平张进董滢王贵荣
- 关键词:膀胱肿瘤
- 尿道下裂的术式选择-会阴型和阴茎阴囊型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 总结会阴型尿道下裂和阴茎包皮岛状皮瓣一期修复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的最佳术式.方法 将2000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38例尿道下裂患儿,其中阴茎阴囊型25例、会阴型13例,按照尿道下裂的不同类型进行阴茎包皮岛状皮瓣设计、移位和尿道成形修复手术.阴茎包皮岛状最长7.5cm,宽1.5~1.8cm.结果 术后11例发生尿瘘,其中会阴型5例,阴茎阴囊型6例,经修补后痊愈.本组患者术后阴茎外形正常,无扭曲或臃肿、尿道开口达到正常解剖部位,均能正常排尿或有很大改善接近正常.结论 阴茎包皮岛状皮瓣一期修复阴茎阴囊型和会阴型尿道下裂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雷普
- 关键词:尿道下裂会阴阴茎阴囊
- 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商环)与经典式、袖套式包皮环切术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53
- 2012年
- 目的比较商环式、经典式、袖套式3种包皮环切术的优缺点。方法 2009年7月~2011年10月,按就诊时间结合患者意愿分为3组,行包皮背侧切开包皮环切术107例(经典组),袖套式包皮环切术116例(袖套组),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商环)行包皮环切术119例(商环组)。对比3组手术时间、疼痛评分、失血量、伤口愈合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包皮外观满意率、治疗费用等。结果与经典组及袖套组相比,商环组手术时间短[(27.5±5.6)min vs.(36.0±4.4)min vs.(4.5±0.9)min,F=1889.000,P=0.000],出血量少[(12.7±6.1)ml vs.(3.7±1.6)ml vs.(0.6±0.1)ml,F=354.031,P=0.000],术后24 h疼痛评分低[(5.5±1.3)分vs.(5.2±1.2)分vs.(1.6±0.9)分,F=404.029,P=0.000],术后包皮外观满意率高[87.9%(94/107)vs.92.2%(107/116)vs.99.2%(118/119),χ2=11.786,P=0.003],但拆环(线)的疼痛评分高[(3.2±1.5)分vs.(3.0±1.8)分vs.(8.7±1.0)分,F=557.214,P=0.000],伤口愈合时间长[(13.9±2.0)d vs.(12.1±2.6)d vs.(23.6±4.8)d,F=392.169,P=0.000],治疗费用高[(310.4±15.3)元vs.(332.2±13.8)元vs.(882.0±8.2)元,F=75 540.000,P=0.000],3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13.1%(14/107)vs.10.3%(12/116)vs.7.6%(9/119),χ2=1.872,P=0.392]。结论 3种包皮环切术各有优缺点,商环式操作方法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包皮外观满意度高,但拆环时疼痛明显,伤口愈合时间长,费用较高。
- 董滢高飞雷普张进王贵荣卜小斌葛虹
- 关键词:包皮环切术商环经典手术
- 阿米替林联合透明质酸钠、肝素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讨口服阿米替林联合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肝素治疗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interstitial cystitis/painfulbladder syndrome,IC/PB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4例IC/PBS患者行口服阿米替林联合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肝素治疗。麻醉下膀胱镜检查及水扩张后,诊断明确所有患者即开始口服阿米替林25mg/d,最大剂量75mg/d;同采用透明质酸40mg、肝素25 000U混合液膀胱灌注、每周1次,4次后改每月1次。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的排尿次数、排尿量和Oleary saint问卷表评分(OLeary-Sant patient symptom/problem index scores,ICSI/ICPI);盆腔疼痛及尿频评分(pelvic painand urgency frequency questionnaire,PUF);第6月复查膀胱镜。结果 22例患者完成本研究,随访3、6月时,每日排尿次数明显减少,尤其是夜尿次数,平均每次尿量明显增加,ICSI、ICPI、PUF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6月与治疗3月相比差异除夜尿次数及PUF评分外,其他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月复查膀胱镜检查,19例黏膜下出血点消失或减轻,3例膀胱三角区炎性改变。结论阿米替林联合透明质酸钠、肝素治疗IC/PBS安全有效。
- 高飞张进董滢雷普许平卜小斌徐虎王贵荣
- 关键词: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阿米替林透明质酸钠肝素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出的胞外囊泡辅助治疗肾癌根治术小鼠的疗效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离出的胞外囊泡(EV)辅助治疗肾癌根治术小鼠的疗效研究。方法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肾癌根治术组和囊泡EV组),每组10只。对于模型组、肾癌根治术组和囊泡EV组小鼠左腋进行皮下接种Renca细胞构建肾细胞癌模型。造模成功后,肾癌根治术组和囊泡EV组进行肾癌根治术治疗。此外,对囊泡EV组小鼠进行腹腔内注射BMSCs-EV细胞悬液辅助治疗。观察所有小鼠的肿瘤体积及重量、抑瘤率,HE染色法检测肾脏情况;使用Western blot法和RT PCR法检测p-PI3K、p-AKT、p-mTOR、Bcl-2、PTEN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肾癌根治术组和囊泡EV组表现出癌细胞的形态特征,PI3K、AKT、mTOR、Bcl-2蛋白含量和mRNA水平明显升高、PTEN蛋白含量和mRNA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肾癌根治术组和囊泡EV组呈现片状坏死、瘤细胞皱缩等病理性形态学变化,瘤体重量、瘤体体积减小,PI3K、AKT、mTOR、Bcl-2蛋白含量和mRNA水平明显降低、PTEN蛋白含量和mRNA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肾癌根治术组相比,囊泡EV组恢复良好,瘤体重量、瘤体体积均显著减小,而抑瘤率显著增加,囊泡EV组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变化更为明显,治疗效果优于肾癌根治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癌根治术后小鼠应用BMSCs-EV辅助治疗的效果更加明显,且可以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来改善小鼠肾癌,提高肿瘤抑瘤率。
- 高飞张鹤许平卜小斌雷普王贵荣无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肾癌根治术
- 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采用腹部微创小切口治疗的效果观察
- 2017年
- 目的探讨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通过腹部微创行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采用腹部微创小切口、腹膜外入路行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的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3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手术指标、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33例患儿手术均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89.0±37.0)min,平均出血量为(16.0±12.0)mL,术后随访3~12月,伤口均愈合良好,无吻合口狭窄、尿瘘、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所有肾盂均有不同程度缩小,肾实质增厚。结论采取腹部微创小切口行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雷普
- 关键词:肾盂积水离断式肾盂成形术
- 两种不同术式+尿道扩张治疗TURP后尿道狭窄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评价Otis刀尿道狭窄内切开+硬质尿道探子尿道扩张与S形丝状尿道探子+硬质尿道探子尿道扩张两种方法治疗TURP后尿道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治TURP后尿道狭窄患者41例,按患者治疗意愿分为两组,一组22例患者采取经尿道Otis刀尿道狭窄内切开+硬质尿道探子扩张术,另一组19例患者行S形丝状尿道探子+硬质尿道探子尿道扩张术。所有患者术后留置F20Foley尿管1个月,拔除尿管后行规律尿道扩张3个月,随访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临床相关指标,包括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剩余尿(RUV)、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愈率及术后尿失禁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后QOL、Qmax、RUV均明显改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治愈率、术后尿失禁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住院时间Otis刀内切开组明显高于S形丝状尿道探子+硬质尿道探子扩张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可治疗TURP后尿道狭窄,S形丝状+硬质尿道探子扩张法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无尿失禁风险,易为患者接受。
- 董滢雷普卜小斌
- 关键词:内切开尿道扩张尿道狭窄
- 术后即刻膀胱内药物灌注在浅表性膀胱癌治疗中的进展被引量:3
- 2009年
-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其中70%~80%为浅表性膀胱癌。男性是女性的3~4倍,吸烟和从事暴露于致癌物的职业是最危险的发病冈素。超过90%的膀胱肿瘤来源于尿路上皮,5%~10%为磷癌,2%~3%为腺癌。对于浅表性膀胱癌,任何保留膀胱的手术治疗.术后2年肿瘤复发率为13%~70%。困此,预防肿瘤复发是浅表性膀胱癌治疗的重要难题.而寻找有效的预防复发的治疗方法一直是近年来本领域研究的热点,对浅表性膀胱癌的治疗有较大发展。
- 雷普王健
- 关键词:浅表性膀胱癌膀胱内药物灌注肿瘤复发率预防复发泌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