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绪长
- 作品数:13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昌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SPECT肾动态显像联合视黄醇结合蛋白在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中的评估价值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肾动态显像联合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在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中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我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2型糖尿病患者126例作为对象,测定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20μg/min(正常蛋白尿组)、(20~200)μg/min(早期肾损害组)、>200μg/min(非早期肾损害组)。同时测定患者的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记录患者病程、吸烟史和高血压史等基线资料,并进行不同分组下三组基线资料的比较;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三组RBP水平;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ys-C水平;采用循环酶法测定三组Hcy水平;采用肾动态显像法测定三组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绘制ROC曲线分析GFR结合RBP在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中的评估效能。结果三组年龄、病程、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高血压史比较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非早期肾损害组GFR水平低于早期肾损害组和正常蛋白尿组(P<0.05);RBP、Cys-C及Hcy水平均高于早期肾损害组和正常蛋白尿组(P<0.05);ROC曲线结果表明:肾动态显像测定GFR、RBP、Cys-C、Hcy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中评估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一肾动态显像测定GFR、RBP、Cys-C、Hcy(P<0.05)。结论肾动态显像测定GFR联合RBP在糖尿病患者中能评估早期肾损害,可获得较高的评估灵敏度、特异度,值得推广应用。
- 陶绪长罗丽华方颖慧
- 关键词:肾动态显像视黄醇结合蛋白糖尿病早期肾损害
- 天麻钩藤饮治疗眩晕验案一则
- 2009年
- 吾叔陶其延医生从医二十余载,长期致力于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对农村常见病、多发病,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能正确诊断及处理,操作熟练。笔者常随诊于其左右,亲见其临床诊治病人,颇有感触,受益匪浅。并在随诊期间收录了一部分临床医案,感悟之经验,兹举一则病例,介绍如下(仅供同仁临床参考):
- 陶绪长
- 关键词:天麻钩藤饮医案中医药疗法
- 超声造影联合肾动态显像在早期慢性肾功能不全中运用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CEUS)联合肾动态显像在早期慢性肾功能不全(CRF)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9年9月—2020年9月于南昌市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68例早期CRF患者为病例组,选取同期的40例体检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比较两组的时间-强度曲线(TIC)的上升支斜率参数(A)、下降支斜率参数(α)、峰值强度(DPI)、曲线下面积(AUCTIC)、到峰时间(TTP)和双肾肾血流灌注指数(PI)、肾小球滤过率(GFR),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上述指标定量诊断早期CRF的诊断效能。结果病例组的DPI小于对照组(P<0.05),A、AUCTIC、双肾PI大于对照组(P<0.05),TTP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α、G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US联合肾动态显像诊断的ROC曲线AUC为0.968(95%CI=0.943~0.994),敏感度为91.20%,特异度为90.00%。结论CEUS联合肾动态显像定量参数早期诊断CRF具有较高准确度,可为诊治决策提供更客观准确的临床依据。
- 陶绪长王豪
- 关键词:超声造影肾动态显像
- 隐源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卵圆孔未闭行经胸封堵术后疗效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经胸封堵术在隐源性缺血性脑卒中(CS)合并卵圆孔未闭(PFO)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8月我院收治的CS合并PFO患者9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抗凝药物干预(非手术治疗),研究组联合经胸封堵术治疗,比较两组PFO孔径、右向左分流(RLS)分级、头痛影响测试问卷-6(HIT-6)评分、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头痛发作频率、头痛持续时间、复发率及死亡率。结果: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PFO孔径及RLS分级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HIT-6、VAS、头痛发作频率、头痛持续时间均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胸封堵术用于CS合并PFO患者中,可缩小PFO孔径,改善RLS分级,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头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降低复发率和死亡率,值得推广应用。
- 罗丽华王豪陶绪长刘海兰
- 关键词:卵圆孔未闭
- PVP联合全杜仲胶囊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采取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联合全杜仲胶囊综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观察。方法挑选2020年7月-2021年7月期间南昌市第一医院治疗的68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为采取联合PVP术联合常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观察组为对照组的方式上加用中药全杜仲胶囊综合治疗,对2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的骨密度、Cobb角、疼痛VAS评分及椎体再骨折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obb角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治疗的患者VAS疼痛分值低于术后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椎体再骨折的风险为2.94%,与对照组相比,椎体再骨折风险显著降低75%。结论PVP术联合全杜仲胶囊能够提升骨密度,有效缓解疼痛,减少脊柱椎体再骨折的概率。
- 蔡风陶绪长王春红汪子姝余波廖琦彭源祥
- 关键词:PVP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疗效观察
- ^(99m)Tc-MIBI显像与剪切波弹性成像对甲状腺癌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99m)Tc-MIBI显像与剪切波弹性成像对甲状腺癌诊断的应用价值差异。方法将超声检查证实为单发非囊性结节,甲状腺^(99m)TcO_(4)^(-)显像提示为单发“冷”或“凉”结节的65例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组,n=22),B组(核素^(99m)Tc-MIBI亲肿瘤显像组,n=22),C组(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核素^(99m)Tc-MIBI亲肿瘤显像组,n=21)。以术后病理为确诊依据,分析比较3种检查方法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与单独应用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和^(99m)Tc-MIBI显像诊断相比,二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准确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癌诊断中,联合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与^(99m)Tc-MIBI显像有利于评估病灶性质,提高诊断准确性,其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 陶绪长王豪蔡风陈庆杰颜金花
- 关键词:甲状腺癌
- 全身骨显像联合血清PSA及IL-6在前列腺癌骨转移及其疗效评估中的作用被引量:10
- 2023年
- 目的探讨全身骨显像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对评估前列腺癌骨转移及其疗效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病理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患者资料,并根据骨转移与否分成转移组(n=14)与未转移组(n=22);所有患者均进行全身骨显像检查,并进行血清PSA、IL-6检查,评价诊断情况。结果转移组t-PSA、f-PSA、IL-6高于未转移组,转移组f/t低于未转移组(P<0.05)。转移组治疗3个月、6个月t-PSA、f-PSA、IL-6较治疗前降低,f/t较治疗前提高(P<0.05);转移组治疗6个月Soloway分级0级占比高于治疗前(P<0.05);全身骨显像+PSA+IL-6评估前列腺癌骨转移及其疗效的价值较高(γ=0.895)。结论全身骨显像联合血清PSA及IL-6对前列腺癌骨转移及其疗效评估效果满意。
- 陶绪长蔡风曹玲骆妍
- 关键词:全身骨显像前列腺特异抗原前列腺癌骨转移疗效评估
-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89)SrCl_(2)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效果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89)SrCl_(2)对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骨转移部位为脊柱/骨盆)60例为对象,信封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观察组联合^(89)SrCl_(2)治疗,两组均完成3个月治疗,比较两组有效率、视觉模拟疼痛(VAS)、Karnofsky活动状态评分(KPS评分)、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AS)、癌胚抗原(CEA)、I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骨转化生化标志物I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血清睾酮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KPS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WBC、PLT及Hb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PAS、CEA、β-CTx、TPINP及血清睾酮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差异(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89)SrCl_(2)能提高前列腺骨癌转移患者治疗有效率,可减轻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白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抑制程度较轻,有助于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陶绪长刘瑞祺陈慧娟邓益杰李凤瑛
- 关键词:三维适形放疗前列腺癌骨转移肿瘤标志物
- 彩超与睾丸血流灌注显像诊断临床未能触及型腹股沟隐睾伴合并症的效能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睾丸血流灌注显像及彩超在临床未能触及型腹股沟隐睾伴合并症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疑似临床未能触及型腹股沟隐睾伴合并症患者47例作为对象,均行睾丸血流灌注显像与彩超检查,并将其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金标准)比较,分析睾丸血流灌注显像与彩超检查诊断价值及效能,分析患者合并症检出率。结果47例患者经手术或病理检查确诊32例,确诊率为68.09%。彩超检查确诊24例,诊断符合率为70.21%(P<0.05);诊断灵敏度为65.63%(21/32)、特异度为80.00%(12/15);睾丸血流灌注显像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2.98%(26+13)/47(P<0.05);诊断灵敏度为81.25%(26/32)、特异度为86.67%(13/15);睾丸血流灌注显像联合彩超检查确诊31例,诊断符合率为89.36%(29+13)/47(P>0.05);诊断灵敏度为90.63%(29/32)、特异度为86.67%(13/15);睾丸血流灌注显像联合彩超在斜疝、精索鞘膜积液、肠管气体、炎性包块及腹股沟淋巴结并发症中的检出率高于单一睾丸血流灌注显像、彩超检查(P<0.05)。结论睾丸血流灌注显像、彩超用于临床未能触及型腹股沟隐睾伴合并症患者中均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且二者联合诊断灵敏度、特异度较高,能为临床诊疗提供影像依据。
- 陶绪长鄢文静朱鸿剑罗丽华朱虹关晏星
- 关键词:彩超合并症
- 组蛋白甲基转移酶2抑制剂BAY-598和阿霉素在骨肉瘤中的协同抗癌作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组蛋白的甲基转移酶2抑制剂BAY-598和阿霉素在骨肉瘤中的协同抗癌作用。方法通过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集落形成实验,评估两种药物单独或联合使用后对骨肉瘤细胞恶性特征的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情况。结果组蛋白甲基转移酶2抑制剂和阿霉素联合治疗可协同抑制细胞的生长、迁移、侵袭,诱导细胞凋亡,导致OS细胞细胞周期阻滞。进一步的机制探索表明,JAK-STAT信号通路可能是协同作用的关键。结论组蛋白甲基转移酶2抑制剂和阿霉素对骨肉瘤具有协同抗癌作用,它们的联合使用可能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骨肉瘤治疗策略。
- 蔡风陶绪长刘鲁华熊晒黎腾刘浪曾铎廖琦
- 关键词:阿霉素骨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