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立伟

作品数:23 被引量:93H指数:6
供职机构: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手术
  • 9篇胸腔
  • 9篇胸腔镜
  • 8篇切除
  • 8篇肺癌
  • 6篇切除术
  • 6篇外科
  • 4篇外科手术
  • 4篇肺大疱
  • 3篇电视胸腔镜
  • 3篇心包
  • 3篇心包内
  • 3篇心包内处理
  • 3篇心包内处理血...
  • 3篇血管
  • 3篇肺叶
  • 3篇肺叶切除
  • 2篇胸腔镜治疗
  • 2篇胸外
  • 2篇胸外科

机构

  • 12篇安徽省阜阳市...
  • 8篇阜阳市第二人...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23篇陶立伟
  • 18篇葛阳
  • 16篇顾江魁
  • 6篇姜大伟
  • 5篇曹冠亚
  • 3篇葛超
  • 2篇张忠义
  • 2篇陈春雨
  • 2篇张忠义
  • 1篇韩明锋
  • 1篇丁力
  • 1篇冉献贵
  • 1篇孙涛
  • 1篇张利亚
  • 1篇时健
  • 1篇陈春雨
  • 1篇单文
  • 1篇朱叶青
  • 1篇汝燕峰
  • 1篇葛阳

传媒

  • 6篇临床肺科杂志
  • 3篇解剖与临床
  • 2篇安徽医学
  • 2篇蚌埠医学院学...
  • 2篇皖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淮海医药
  • 1篇安徽医药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实用全科医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1
  • 2篇2000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52例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自发性气胸胸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并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该病4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观察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拔胸管时间、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胸腔镜组与开胸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55 min、95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20 ml、200 ml;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平均2.5 d、4 d;平均住院时间7 d、10 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
顾江魁陶立伟葛阳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胸腔镜肺大疱
结核性毁损肺外科治疗34例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总结结核性毁损肺的外科治疗及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对1990~2006年应用全肺切除治疗单侧结核性毁损肺3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无死亡病例;并发呼吸衰竭2例,脓胸2例,支气管胸膜瘘1例,均采用相应治疗痊愈。结论:外科治疗结核性毁损肺临床效果满意,但要严格掌格手术指征,做好术中循环监护,积极预防残腔感染及支气管胸膜瘘。
顾江魁葛阳陶立伟
关键词:毁损肺肺切除术外科手术
经心包内处理血管行肺切除术治疗Ⅲ期肺癌75例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经心包内处理血管的肺切除术治疗 期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用心包内处理血管的 75例 期肺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主要并发症是呼吸衰竭、肺部感染、肺水肿和心律失常 ,发生率是 2 6 .7%。1、3及 5年生存率分别为 85 .3%、34.7%及 2 8.0 %。手术死亡 1例。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与标准肺切除术组相比 ,无显著差异。结论 经心包内处理血管提高肺癌的肿瘤切除率 ,提高了手术的根治性及安全性。
葛阳陶立伟韩明锋姜大伟
关键词:肺癌肺切除术
胸腔镜剑突下小切口治疗双侧肺大疱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分析电视胸腔镜(VATS)剑突下小切口治疗双侧肺大疱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4年9月于我科行VATS双侧肺大疱切除术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B组,A组采用VATS传统侧卧位双侧肺大疱切除术,B组采用VATS仰卧位剑突下小切口双侧肺大疱切除术。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带管时间、住ICU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近期并发症、远期并发症、术后24 h、72 h、1周疼痛评分等临床指标,比较VATS下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 6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VATS仰卧位剑突下小切口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24 h、72 h疼痛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疼痛、术后带管时间、住ICU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近期并发症、远期并发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TS剑突下小切口双侧肺大疱切除术,较传统侧卧位双侧肺大疱切除术优势更为明显。
朱叶青陶立伟顾江魁曹冠亚
关键词:双侧肺大疱电视胸腔镜手术
后外侧保留胸肌切口在肺外科的应用
2003年
目的 探讨后外侧保留胸肌切口在肺外科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经后外侧保留胸肌切口治疗的 2 2例肺外科疾病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此切口避免大片胸壁肌肉切断 ;明显减轻术后胸痛和肩关节活动障碍 ;减少出血或输血 ,大大缩短开关胸时间。结论 经后外侧保留胸肌切口是可行的 。
陶立伟葛阳顾江魁姜大伟
关键词:肺外科手术
NUSS手术前后漏斗胸患者肺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索NUSS手术对改善漏斗胸患者肺功能的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8月于我科行NUSS手术并行肺功能检查的28漏斗胸患者,患者术前、术后3月、术后1年行肺功能检测。检查项目包括残气容积(RV)、肺总量(TLC)、肺活量(VC)、最大通气量(MVV)、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50%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MEF50)。结果 (所有数据均与术前相比),术后3月患者RV升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MVV、MEF50术后3月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1年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TLC、FEV1术后3月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恢复到术前水平(P<0.05)。VC术后3月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较术前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漏斗胸患者NUSS术后早期肺功能虽有下降,术后1年可恢复到术前水平甚至有所提高。
单文陶立伟顾江魁曹冠亚张忠义孙涛陈春雨
关键词:NUSS手术胸腔镜肺功能漏斗胸
胃底折叠囊状瓣成形术预防返流性食管炎临床研究
2000年
目的 观察食管胃吻合附加胃底折叠囊状瓣成形术预防返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方法 常规切除食管肿瘤,把胃底向胃内折叠6~8cm。基底部间断缝合。使翻入胃腔的胃底在胃内形成一巨大瓣膜。距基底部2cm处行食管胃吻合。结果 本组32例,术后27例未见返流,3例少量返流,2例返流较多。结论 胃底折叠囊状瓣成形术,是贲门切除胸腔内胃食管吻合抗返流的一种较理想的术式。
葛阳陶立伟葛超
关键词:食管胃吻合返流性食管炎
后外侧保留胸肌切口在胸外科的应用
陶立伟葛阳顾江魁丁力姜大伟张利亚
后外侧保留胸肌切口由于不切断胸壁背阔肌、前锯肌及其支配神经,对肋间神经损伤较小,创伤少。创口由于具有完整神经支配肌肉的保护,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保存血供良好的背阔肌,可做较长的肌瓣,以供修补瘘孔之用;保存有完好的肌力及功...
关键词:
关键词:胸外科
CT检查在肺癌Ⅲ期单纯探查术中的临床意义
2000年
葛超陶立伟葛阳时健
关键词:肺肿瘤CT
胸腔镜辅助下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19例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总结胸腔镜辅助下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的经验.方法:采用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19例,其中对称型14例,不对称型5例.结果:1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18例手术切口一期愈合;另1例切口感染,经换药及二次缝合后痊愈.随访2个月至2 a,19例矫形板均未取出;患儿生长发育正常,胸廓外形满意,无特殊不适;胸部X线片显示钢板无移位、旋转.近期疗效优15例、良3例、中1例,优良率为94.7%.结论:胸腔镜辅助下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效果满意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广泛对称型漏斗胸.
顾江魁陶立伟葛阳曹冠亚张忠义孙涛陈春雨
关键词:漏斗胸胸腔镜NUSS手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