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然

作品数:12 被引量:88H指数:5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针药
  • 3篇中风
  • 3篇卒中
  • 3篇脑得生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脑卒中
  • 3篇痉挛
  • 3篇恢刺
  • 3篇梗死
  • 2篇针灸
  • 2篇针药结合
  • 2篇治疗脑梗死
  • 2篇治疗脑卒中
  • 2篇中风病
  • 2篇中风后
  • 2篇神经功能
  • 2篇神经功能缺损
  • 2篇缺损
  • 2篇募穴

机构

  • 12篇黑龙江中医药...
  • 5篇黑龙江中医药...

作者

  • 12篇陶然
  • 4篇刘双岭
  • 3篇孙忠人
  • 2篇孔菲
  • 2篇孙远征
  • 2篇朱路文
  • 2篇尹洪娜
  • 1篇阮野
  • 1篇吕晓琳
  • 1篇张立
  • 1篇唐强
  • 1篇关莹
  • 1篇迟蕾
  • 1篇李晓宁
  • 1篇宋琦
  • 1篇曾祥新
  • 1篇唐祎周

传媒

  • 2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0
  • 1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恢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期膝过伸的疗效及对神经生化标志物和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4
2021年
目的观察恢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期膝过伸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生化标志物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科收治的脑卒中后痉挛期膝过伸病人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恢刺股四头肌起止点治疗;对照组取患侧髀关、血海、阳陵泉、足三里、丰隆、悬钟、太冲穴位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膝过伸次数、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临床痉挛指数(CSI)、血清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氨基丁酸转氨酶(GABA-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4周,两组膝过伸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MAS评分和CSI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膝过伸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MAS评分和CSI均低于对照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膝过伸次数与MAS评分、CSI均呈明显正相关(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GAB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Glu、GABA-T、TNF-α、IL-6和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组Glu、GABA-T、TNF-α、IL-6和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恢刺股四头肌起止点治疗可明显改善病人临床症状,有效调节神经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缓解肢体痉挛状态。
陶然尹洪娜刘双岭吕晓琳曾祥新孙忠人
关键词:脑卒中痉挛恢刺神经生化标志物炎性因子
一种针灸设备和针灸用针
本发明涉及针灸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针灸设备和针灸用针。一种针灸设备和针灸用针,包括底座、连接筒、弹性构件和针体,所述底座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L形设置的支架,且支架的上侧壁通过升降机构连接有移动盘,所述连接筒的上端与移动盘的...
陶然迟蕾高巍
文献传递
针药结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以单纯针刺法为对照,观察针刺结合脑得生对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型)患者临床症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方法: 1.纳入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和针刺组,每组各30例。 2.针刺...
陶然
关键词:脑梗死脑得生神经功能缺损ADL
文献传递
探讨中医针药“脑肠同调”论治中风病被引量:3
2023年
肠道微生物群是西医学的重大创新之一,近年来研究者们对肠道微生物群及其对急、慢性疾病的影响进行了更全面和更深入的研究,包括神经系统疾病。近几年的研究证实,肠道微生物群与神经系统之间关联密切,特别是大脑和肠道之间的双向沟通会影响一些急性神经系统疾病的风险因素和结果,及“肠脑同调”理论。运用“脑肠同调”指导中医辨证论治,临床疗效显著。本文基于“肠道微生物群-脑轴”在中风(脑卒中)中的病理生理学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中医针灸辨证论治中风。
宋琦唐强唐强唐祎周唐祎周朱路文
关键词:中风病中医辨证论治
针康法联合浮针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临床价值及对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究针康法联合浮针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临床价值及对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收治的81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针康组、浮针组与联合组,每组27例。3组均按照神经内科诊疗常规,给予药物对症支持治疗、控制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针康组给予头穴丛刺、康复训练治疗,浮针组给予浮针治疗,联合组给予头穴丛刺+康复训练+浮针治疗,3组均治疗1个月。对比3组患者临床疗效、肺部感染发生率、治疗安全性,治疗前后吞咽功能评分(Swallowing function score,SSA)、血清营养学指标[前白蛋白(Prealbumin,PA)、白蛋白(Albumin,ALB)、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生活质量评分(The Swallowing Quality of Life,SWAL-QOL)改善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针康组和浮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SSA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较针康组、浮针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PA、ALB、TRF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较针康组、浮针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SWAL-QOL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较针康组、浮针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3组患者均未发生影响治疗的不良反应,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康法结合浮针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吞咽功能,促进营养状态改善,提高生活质量,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辛贵乐张立陶然阮野阮野
关键词:中风后吞咽障碍针康法浮针疗法吞咽功能
恢刺肌起止点对脑卒中后患者肌肉痉挛及肢体功能的改善作用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分析恢刺肌起止点对脑卒中后患者肌肉痉挛及肢体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19年12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针灸科就诊的90例脑卒中后痉挛期患者,均给予解语丹、补阳还五汤、左归丸合地黄进行中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常规用药基础上采用恢刺手法的患者为研究组,常规基础上进行针灸法的患者为参照组。对比治疗前、治疗2周及治疗4周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肌肉痉挛(MAS)、下肢功能(FAM)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2周、4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患者膝关节、踝关节屈曲活动度及伸展度得到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4周膝关节、踝关节活动度及伸展度指数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2周、4周膝关节、踝关节MAS指数显著优于本组治疗前(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4周后显著MAS指数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干预后2周、4周两组患者FAM指数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2周、4周FAM指数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恢刺肌起止点有利于下肢关节活屈曲活动度,提升肢体功能,缓解肌肉痉挛,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具有显著效果,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陶然吕晓琳曾祥新朱路文孙忠人
关键词:脑卒中恢刺法肌肉痉挛肢体功能
针刺结合脑得生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口服脑得生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说明针药结合可以提高临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76例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针刺组,连续治疗3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均分别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量表和日常生活...
陶然孙远征
文献传递
电针合募穴治疗脊髓损伤后排尿功能障碍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电针合募穴与单纯针刺两种方法治疗脊髓损伤后排尿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SCI膀胱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电针合募穴治疗组40例与单纯针刺对照组40例。治疗1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疗前疗后在膀胱功能(日排尿次数、单次排尿量、残余尿量、生存质量评分)的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日排尿次数减少、单次排尿量显著增多(P<0.05),并且治疗改善程度较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残余尿量显著减少(P<0.05);治疗组降低较大(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显著升高(P<0.05);并且治疗组升高程度较大(P<0.05)。结论电针合募穴与单纯针灸治疗SCI膀胱功能障碍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并且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刘双岭孔菲唐祎周陶然
关键词:电针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
恢刺股四头肌起止点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期膝过伸的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恢刺股四头肌起止点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期膝过伸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脑卒中后痉挛期膝过伸患者,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恢刺股四头肌起止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Loudon疗效和ROM疗效;治疗前后FMA运动功能量表评分、Ashworth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和sEMG信号协同收缩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ROM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P<0.05),观察组的Loudon有效率(76.67%)与对照组(53.33%)比较,亦可见较明显升高。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MA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shworth量表评分和AEMG、RMS协同收缩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恢刺股四头肌起止点治疗有利于改善脑卒中后痉挛期膝过伸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降低患侧下肢肌张力和肌肉痉挛程度,以改善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陶然尹洪娜刘双岭辛贵乐孙忠人
关键词:恢刺脑卒中SEMG信号
针药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中药脑得生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针刺组,连续治疗30天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均分别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量表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检测。结果:针药组总有效率90.0%,针刺组总有效率86.67%,两组之间总有效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针刺的基础上配合脑得生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治疗脑梗死的疗效。
陶然孙远征
关键词:脑梗死脑得生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