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1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鞍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海涛
作品数:
5
被引量:87
H指数:5
供职机构:
南开大学医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胡毅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董伟伟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汪进良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李爱洁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李瑞新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5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5篇
医药卫生
主题
3篇
晚期
2篇
化疗
2篇
肺癌
1篇
盐酸
1篇
盐酸埃克替尼
1篇
药品
1篇
药品不良反应
1篇
药物治疗
1篇
药物治疗进展
1篇
依维莫司
1篇
用药
1篇
顺铂
1篇
顺铂化疗
1篇
替莫唑胺
1篇
同步放疗
1篇
呕吐
1篇
全脑
1篇
全脑放疗
1篇
肿瘤
1篇
晚期恶性肿瘤
机构
5篇
南开大学
5篇
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5篇
陶海涛
5篇
胡毅
3篇
汪进良
3篇
董伟伟
2篇
李瑞新
2篇
李爱洁
1篇
张渝
1篇
马俊勋
1篇
郭磊
传媒
5篇
中国药物应用...
年份
4篇
2015
1篇
2014
共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利用我院肿瘤患者数据库,回顾性筛选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本中心接受盐酸埃克替尼治疗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采集年龄、性别、PS评分、肿瘤分期、分子病理改变、用药情况、不良反应等相关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进行生存随访。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2例患者,共27例患者接受了EGFR突变基因检测,其中EGFR突变阳性21例。近期疗效方面,RR为38.1%(16/42);DCR为73.8%(31/42)。中位随访时间为15个月,全组人群中位PFS为14.5个月(95%CI:12.4–16.6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PFS与年龄、PS评分、治疗前CEA水平、是否放疗、是否脑转移无关(P 〉0.05),而与性别、吸烟状况、EGFR基因突变状况有关。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和恶心呕吐,大部分为Ⅰ~Ⅱ度。结论: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临床效果显著,耐受性好,可作为EGFR敏感突变的新选择。
郭磊
李爱洁
王键玮
陶海涛
胡毅
关键词:
埃克替尼
肺腺癌
阿瑞匹坦预防顺铂化疗所致恶心和呕吐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为明确阿瑞匹坦在预防含顺铂的化疗方案所致的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1日–2014年10月1日接受含顺铂(75 mg·m^-2)化疗方案的患者100例,接受阿瑞匹坦、5-HT3受体拮抗剂和地塞米松的患者为阿瑞匹坦组,同期使用5-HT3受体拮抗剂和地塞米松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急性期(第1天)、延迟期(第2~5天)完全有效率(CR)及化疗期间(5 d)无严重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阿瑞匹坦组与对照组治疗急性呕吐的CR分别为70%和54%(P=0.149);而治疗迟发性呕吐两组有效率分别为78%和46%(P=0.002),阿瑞匹坦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化疗期间阿瑞匹坦组与对照组患者无严重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86%、62%(P=0.012),阿瑞匹坦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止吐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阿瑞匹坦三联方案在预防顺铂诱发恶心和呕吐的疗效及耐受性方面表现良好,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了较好的选择方式。
李爱洁
陶海涛
汪进良
董伟伟
李瑞新
胡毅
关键词:
顺铂
恶心
呕吐
疗效
替莫唑胺联合同步放疗对肺癌脑转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评价替莫唑胺联合同步全脑放疗对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患者24例,全脑放疗总剂量40 Gy,2 Gy/次,5次/周。全脑放疗后,对部分局部病灶三维适形局部加量至50-60 Gy。所有患者于放疗第1天开始给予替莫唑胺75 mg·m-2口服治疗,直至放疗结束,如有不良反应不可耐受则停用化疗药。后续根据患者的系统治疗和耐受情况,患者在放疗结束后接受系统化疗或继续替莫唑胺辅助治疗(150-200 mg·m-2·d-1,5/28天),最多行6周期辅助治疗,评价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24例患者全部完成颅脑的同步放化疗,10例患者接受个体化选择的系统化疗,7例接受最佳支持治疗,3例患者接受4个周期替莫唑胺辅助治疗,3例患者接受了6周期辅助治疗。放化疗结束后颅内病灶评价: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7例,稳定12例,进展3例,总有效率37.5%,疾病控制率87.5%,中位PFS为5个月,中位颅内病灶PFS为6个月。18例患者出现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其中3例(12.5%)出现Ⅲ~Ⅳ度血液学毒性反应。4例(16.7%)出现Ⅲ~Ⅳ度非血液学毒性反应。结论: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疗效较满意,不良反应可耐受,治疗依从性较好,远期生存获益仍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予以验证。
张渝
陶海涛
汪进良
马俊勋
董伟伟
胡毅
关键词:
替莫唑胺
全脑放疗
脑转移
肺癌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58
2014年
肺癌目前仍是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分子靶向治疗的进展,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许多转化性临床研究结果带来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尤其是生存的显著提高。传统的化疗是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基石,是野生型以及突变未知患者治疗的首选;分子靶向治疗则为敏感突变的患者带来了革命性的转变,是目前治疗的中流砥柱;而免疫治疗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上的突破也结束了长期混沌的状态,成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新兴力量。而无论是化疗、靶向治疗还是免疫治疗,基于肿瘤分子病理改变的精确治疗是目前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发展的趋势。
胡毅
陶海涛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分子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依维莫司用于晚期恶性肿瘤的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依维莫司临床应用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服用依维莫司的72例晚期肿瘤患者用药及相关不良反应的信息,按照性别、年龄、病种、ECOG评分、用药情况、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临床表现以及转归情况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采用逐步加量法给药,72例患者共发生112例次药品不良反应,以胃肠道系统所占比例最高(40.18%),其次为呼吸系统(23.21%);其中,1~2级不良反应占总体ADR的82.14%;3~4级不良反应主要为咳嗽(3.57%),口腔炎(2.68%),腹泻(1.79%),62.50%的ADR在用药2周内发生。ADR转归情况方面,80.56%(58/72)的患者给予支持治疗后恢复,继续服药;4例给予药物减量并对症治疗后好转;10例给予完全停药后好转。结论:采用逐步加量法的给药方式,依维莫司临床耐受性良好,ADR多数表现轻微且对症处理均可恢复。应加强对患者的随访,防止严重ADR的发生。
王键玮
陶海涛
汪进良
董伟伟
李瑞新
胡毅
关键词:
依维莫司
药品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