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凤岗

作品数:70 被引量:181H指数:8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1篇理学
  • 6篇化学工程
  • 3篇电子电信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5篇分子
  • 15篇催化
  • 11篇化合物
  • 7篇催化剂
  • 6篇雪松
  • 6篇LB膜
  • 5篇有机分子
  • 5篇相转移
  • 5篇相转移催化
  • 5篇
  • 4篇氮杂
  • 4篇杂环
  • 4篇三唑
  • 4篇烯烃
  • 4篇环化
  • 4篇超声波
  • 4篇超声波作用
  • 3篇氧化合物
  • 3篇有机介质
  • 3篇手性

机构

  • 70篇复旦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大学
  • 1篇三束材料改性...
  • 1篇上海第二教育...

作者

  • 70篇陶凤岗
  • 19篇许临晓
  • 17篇王全瑞
  • 14篇徐伟
  • 12篇方屹
  • 12篇周峥嵘
  • 11篇华中一
  • 10篇丁宗彪
  • 9篇艾慧
  • 7篇农昊
  • 5篇范育波
  • 5篇王文澄
  • 5篇刘丽英
  • 4篇潘星龙
  • 4篇宋一麟
  • 3篇王恭明
  • 3篇谢高阳
  • 3篇武芳卉
  • 2篇王伟卫
  • 2篇章志鸣

传媒

  • 16篇有机化学
  • 12篇化学学报
  • 9篇高等学校化学...
  • 3篇复旦学报(自...
  • 2篇科学通报
  • 2篇光学学报
  • 2篇应用化学
  • 2篇真空科学与技...
  • 1篇化学通报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自然杂志
  • 1篇功能材料
  • 1篇真空电子技术
  • 1篇Chines...
  • 1篇第八届全国有...
  • 1篇2007年全...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6篇2004
  • 3篇2003
  • 7篇2002
  • 5篇2001
  • 3篇2000
  • 6篇1999
  • 5篇1998
  • 1篇1997
  • 3篇1996
  • 4篇1995
  • 2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1
  • 2篇1990
  • 3篇1989
  • 5篇1988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H-1,2,3-二氮磷唑类化合物与重氮芴的环加成反应
2004年
  近年来,各种二配位磷化合物受到广泛的关注[1,2].其中,2H-1,2,3-二氮磷唑类杂环化合物1可方便地从相应酮腙与PCl3在MNEt3存在下制得.研究表明,不饱和官能团>C=P-键可作为亲1,3-偶极体,与重氮芴顺利地发生[3+2]环加成反应.随着反应物及反应条件的不同,我们分别得到了三种不同类型的产物,即放氮产物2,保留氮产物3及环状三聚体4,如Scheme 1所示.……
郭湘云冯黎王全瑞陶凤岗
Nafion树脂负载的钯催化Suzuki偶联反应和Heck酰基化反应
2004年
  相对于均相催化剂,高分子负载的催化剂有诸多优点,如催化剂易分离并可重复使用,后处理简便有利于连续反应[1,2].我们首先制备了3-二苯膦基-1-丙胺,然后在微波促进下与磺酰氟型Nafion-F树脂薄膜反应得到负载的含膦配体,再与烯丙基氯化钯二聚体进行配位反应得到负载在Nafion薄膜上的Pd催化剂1.该催化剂在Suzuki偶联和Heck酰基化反应中表现出非常高的催化活性,催化剂重复使用五次活性均未见明显降低(Scheme 1).……
李扬洲李峰王全瑞陶凤岗
醚溶液中烯烃硼氢化反应机理的理论模拟被引量:1
2001年
在 B3LYP/6-31 G* 水平上以二甲醚 ( Me2 O)模拟四氢呋喃 ( THF)对烯烃在 THF溶液中硼氢化反应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计算结果发现 ,烯烃通过类似 SN2的交换过程从醚与 BH3构成的配合物获得 BH3结合成π配合物中间体 。
范育波丁宗彪王全瑞陶凤岗
关键词:硼氢化反应密度泛函理论反应机理
无机过氧化物在有机反应中作用的研究——Ⅰ.利用过硼酸钠进行烯烃环氧化反应被引量:8
1989年
环氧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制备方法其多,大都利用有机过氧酸与烯烃的环氧化反应制得,由于有机过氧酸易分解,使用时不够安全,因而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谢高阳许临晓马士明侯薇孙关中陶凤岗
关键词:过硼酸钠环氧化合物
一种功能枝状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有机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类枝状分子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这些有机分子以季戊四基作为基本结构,并通过醚键和各种芳香基连接而成,芳香基可以是3,5-二甲基苯基、4-叔丁基苯基、联苯基、2-萘基、8-喹啉基、3...
徐伟农昊周峥嵘潘星龙陶凤岗华中一
文献传递
新型呋喃并三唑并氮杂(艹卓)类稠杂环的合成
<正>三唑并苯并氮杂(?)类化合物由于具有良好的CNS方面的生理活性等活性受到广泛的关注,我们曾将苯环替换为噻吩环,报道了一系列噻吩并合的三唑并氮杂(?)类化合物的合成,由于呋喃环的不稳定性,有关呋喃并合的三唑并氮杂(?...
孟青青白鹤翔王全瑞陶凤岗
文献传递
一种新型的有机电双稳薄膜及其极性记忆效应被引量:15
2001年
报道了一种新的高稳定的有机分子 (SCN)可以和铜构成具有电双稳态特性的金属有机络合物。由这种材料制成的薄膜 ,在室温 6V电压作用下可以从高阻态转变成低阻态 ,其跃迁时间小于 2 0ns ,并具有极佳的热稳定性。因此可望用于制作电子器件 ,如一次写入存储器 (WORM)等。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 ,在适当的工艺条件下 ,SCN能够与Cu和Al一起构成Cu SCN Al结 ,这种结具有极性记忆效应 。
夏燚徐伟农昊潘星龙诸葛健华中一周峥嵘陶凤岗
关键词:
新型三环系稠杂环[1,2,4]-三唑并[1,5-a][1]-苯并氮杂及[1,2,4]-三唑并[1,5-a]-喹啉的合成
2006年
α-四氢萘酮的乙氧羰基腙(1)经LTA氧化,得到α-偶氮-α-乙酰氧基化合物2.在A lC l3作用下,化合物2脱去乙酰氧基产生重氮正离子中间体3,再经与腈的1,3-偶极环加成、[1,2]-迁移扩环、碱性水解和与苦味酸作用,得到新型[1,2,4]-三唑并[1,5-a][1]苯并氮杂苦味酸盐6a^6c.以2,3-二氢-1-茚酮为底物,采用相同的合成路线,合成了1,2,4-三唑并[1,5-a]-二氢喹啉苦味酸盐12a^12c.
白鹤翔孟青青王全瑞陶凤岗
关键词:1,3-偶极环加成扩环苯并氮杂[艹卓]
一种β-紫罗兰酮生产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在室温条件下生产β-紫罗兰酮的方法。其步骤是将假性紫罗兰酮用适当比例的有机溶剂稀释,与一定体积比例的硫酸滴入反应器,同时对反应物进行超声波辐射,反应物流出反应器后,用冰水中止反应。经后处理即得所需的β-紫罗兰...
陶凤岗方屹
文献传递
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Ⅴ的活性调控机制
丁宗彪王全瑞陶凤岗陆文聪胡建良黄葵英陈伟琴
该项目研究糖基转移酶活性的调控。发现EGF和insulin刺激细胞后,都能提高GnT-Ⅴ的活性,但是它们对GnT-Ⅴ活性调控的机制不同。EGF是通过MAPK途径,而insulin是通过另外的途径来调控GnT-Ⅴ的活性;在...
关键词:
关键词:肿瘤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