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鹏

作品数:14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省台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台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脓毒
  • 4篇重症
  • 3篇危重
  • 3篇危重症
  • 3篇救治
  • 3篇急危重症
  • 3篇价值流
  • 2篇预后
  • 2篇脓毒血症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急救
  • 2篇价值流分析
  • 1篇胆碱酯酶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静脉压
  • 1篇信息平台
  • 1篇型心
  • 1篇胸腺肽

机构

  • 14篇浙江省台州医...
  • 2篇台州恩泽医疗...
  • 1篇浙江省台州恩...

作者

  • 14篇陈鹏
  • 5篇李萍
  • 5篇杨鹏
  • 3篇杨成
  • 2篇王鑫
  • 2篇何贤君
  • 2篇郑贞苍
  • 1篇徐颖鹤
  • 1篇罗琳娜
  • 1篇吴慧娟
  • 1篇王仙伟
  • 1篇江毅卿
  • 1篇顾卫军
  • 1篇滕玲
  • 1篇石庆新
  • 1篇陈姬雅
  • 1篇罗海萍
  • 1篇金轶
  • 1篇陈鹏
  • 1篇赵辉

传媒

  • 4篇医院管理论坛
  • 2篇浙江中医杂志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脓毒性休克横纹肌溶解发生的高危因素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脓毒性休克横纹肌溶解(RM)发生率、高危因素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连续性收住的脓毒性休克患者385例患者,根据是否发生RM分为RM组和非RM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有无差异,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和检验脓毒性休克患者RM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比较两组脓毒症患者的预后。结果385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发生RM183例,发生率为47.53%。RM组入ICU乳酸、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APACHEⅡ)评分、前降钙素原(PCT)高于非RM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碱剩余(BE)值、早期6 h液体目标导向治疗(EGDT)达标比例均低于R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7.13、5.07、5.34、2.79、5.94,χ2=8.51,P均<0.05);logistic回归显示,乳酸、APACHEⅡ评分、PCT、BE值是脓毒症RM发生的高危因素,ScvO2、6 h EGDT是保护因素(OR分别=1.46、1.33、1.05、2.18、0.84、0.37,P均<0.05)。RM组ICU住院时间、住院病死率、90 d死亡率均高于非R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4.33,χ2分别=4.29、4.32,P均<0.05)。结论RM在脓毒症存在一定的发生率,RM的发生与不良预后有密切关系,乳酸、APACHEⅡ评分、前降钙素升高及低BE值是RM发生的高危因素,ScvO2升高、6 h EGDT达标是保护因素。
陈鹏李萍黄彩芬王佳婷
关键词:脓毒性休克横纹肌溶解预后
血肌酐、血清TOLL样受体4及尿肾损伤分子-1对脓毒血症患者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讨血肌酐(Scr)、血清TOLL样受体4(TLR4)、尿肾损伤分子-1(KIM-1)对脓毒血症患者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60例脓毒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AKI将其分为合并AKI组(n=28)、非AKI组(n=32)。分析脓毒血症患者合并AKI的风险因素,评估Scr、TLR4及KIM-1水平对脓毒血症患者AKI的预测效能。结果 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Scr、血清TLR4、尿KIM-1水平是脓毒血症患者发生AKI的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当Scr≥112.045μmol/L时,预测脓毒血症患者AKI的敏感度为67.9%,特异度为71.9%;当TLR4≥3.760 ng/ml时,敏感度为71.4%,特异度为68.8%;当KIM-1≥18.930 pg/L时,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71.9%;三者联合预测的敏感度为85.7%,特异度为75.0%。结论 Scr、血清TLR4及尿KIM-1水平升高是脓毒血症患者合并AKI的影响因素,可将其用于脓毒血症患者合并AKI的辅助预测手段,且三者联合具有更优的预测效能。
赵慧婧陈微陈鹏
关键词: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血肌酐TOLL样受体4肾损伤分子-1
5G信息平台医联体间急危重症救治模式初探被引量:3
2023年
区域性医联体急危重症急救平台是各个医共体急救网和“120”共同组成以时间轴为核心,体现区域性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力量[1-4]。该大平台依托网络平台,监测从呼叫到确切治疗的时间,要求救治流程同质化,“零通道”的理念,实现急危重症综合救治能力的共同提升[1,5]。但目前基层医院急危重症诊疗经验匮乏,医疗体之间缺乏高效的互通转诊及反馈机制,导致病死率及致残率增加[6-7]。5G网络信息“零”延迟的特点为区域性医联体急救平台服务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契机。
陈鹏陈鹏杨雲天李萍罗琳娜何贤君杨鹏
关键词:急危重症信息平台救治流程时间轴诊疗经验
运用价值流分析实现急诊救治零跑动的实践与探讨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通过价值流分析来识别急诊诊疗过程中医患双方人力资源的隐性浪费,并利用信息等管理手段来提高急救时间的利用率。方法分析急诊抢救区非绿通患者、家属及医疗工作者的诊疗,确定时间浪费的爆发点,构建以急救区域为中心的信息、物流系统,并对比优化前后的结果。结果优化后患者用药时间、CT时间、检验时间、流程时间均较优化前缩短,时间有效率高于优化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人员流程PT、LT均较优化前缩短,时间有效率高于优化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属跑动次数从6次降为0次;医护接触次数较优化前下降,患者满意度较优化前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价值流分析并构建的以急救区域为中心的信息、物流系统,减少医患双方劳动力的隐性浪费,提高急救时间的利用率。
李萍何贤君陈维敏杨鹏戴赢陈鹏
关键词:急危重症价值流分析
不同程度脓毒血症患者血浆BN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 观察不同程度脓毒血症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浓度的改变及其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台州医院重症监护室(ICU)脓毒血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病情程度分为:脓毒血症性休克组30例,严重脓毒血症组40例,脓毒血症组30例,对照组为自愿健康体检者20例.采用双抗夹心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浆BNP浓度,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心功能.比较各组BNP浓度的差异以及各组BNP浓度与LVEF的相关性,并比较28 d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差异,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BNP水平对死亡的预测作用.结果 脓毒血症性休克组血浆BNP水平[(976.3±160.7)pg/ml]明显高于严重脓毒血症组[(648.4±267.3)pg/ml]、脓毒血症组[(217.2±89.7)pg/ml]及对照组[(50.3±25.4)pg/ml](P<0.01),脓毒症性休克组LVEF[(48.2±9.6)%]明显低于严重脓毒血症组[(52.8±9.4)%]、脓毒血症组[(61.3±8.9)%]及对照组[(66.4±9.3)%](P<0.05或P<0.01),脓毒血症性休克和严重脓毒血症二组LVEF与血浆BNP水平呈负相关(r=-0.876,-0.724,P<0.01).死亡组患者BNP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1367.6±506.4)pg/ml vs(420.3±82.6)pg/ml,P<0.01].BNP水平与28 d死亡率的ROC曲线分析显示BNP水平的曲线面积为0.918(P<0.01).结论 不同程度脓毒血症患者血浆BNP浓度存在差异,血浆BNP浓度与LVEF呈负相关,血浆BNP水平对脓毒血症患者预后具有预测价值.
滕玲徐颖鹤郑贞苍金轶石庆新杨成杨爱祥吴慧娟陈鹏
关键词:每搏输出量
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靶向制剂对中心静脉压的影响
2011年
目的观察使用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靶向制剂(PGEI)对患者中心静脉压(CVP)监测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对30例脑梗死患者先后使用生理盐水和前列地尔用药前后分别进行中心静脉压的监测并观察其变化。结果 30例患者使用生理盐水后中心静脉压无明显变化,而使用前列地尔后出现中心静脉压下降。结论前列地尔能降低中心静脉压,监测CVP时需要避开此药药效高峰期。
杨成陈鹏郑贞苍
关键词:中心静脉压监测
IL-6、IL-10、TNF-α对肠穿孔相关脓毒症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对肠穿孔相关脓毒症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急诊监护室救治的肠穿孔相关脓毒症患者152例纳入研究,根据入院28d的存活情况将纳入患者分为存活组(n=114)和死亡组(n=38),比较患者术前(D0)、术后第1天(D1)、第2天(D2)的IL-6、IL-10、TNF-α、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估上述炎症因子及其变化值对肠穿孔相关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患者D0、D1、D2的IL-6、IL-10、TNF-α、PCT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期存活组(P<0.05),存活组患者的Δ%IL-6、Δ%IL-10、Δ%TNF-α、Δ%PCT及Δ%CRP均显著大于死亡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IL-6_((D0))、IL-10_((D0))、TNF-α_((D0))、PCT_((D0))、Δ%IL-6、Δ%IL-10、Δ%TNF-α、Δ%PCT、Δ%CRP预测肠穿孔相关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42、0.802、0.859、0.637、0.903、0.954、0.965、0.919、0.768,其中Δ%TNF-α的AUC最大,敏感度为92%,特异性为100%。结论炎症因子及其变化值对肠穿孔相关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陈灵涛陈鹏赵辉
关键词:肠穿孔脓毒症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预后
安宫牛黄丸为主治疗脑外伤昏迷133例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09年
陈鹏王鑫
关键词:安宫牛黄丸脑外伤昏迷
中西医结合治疗应激性溃疡出血52例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观察比较云南白药联用奥美拉唑治疗脑出血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113例脑出血保守治疗过程中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患者随机被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西医治疗组):蛇素凝血酶加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云南白药加奥美拉唑治疗。结果:云南白药联用奥美拉唑治疗该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治疗脑出血后的应激性溃疡出血,在使用奥美拉唑针基础上联合云南白药胶囊相对于联用蛇毒凝血酶针更能提高临床疗效。
杨成陈鹏罗海萍
关键词:应激性溃疡出血中西医结合疗法
5G网络医联体联动模式在严重创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2023年
严重创伤是45岁以下青壮年主要的死亡原因。基层医院严重创伤救治经验的匮乏、医联体间缺乏快速有效的转诊模式均导致严重创伤的致残率及病死率增加。而5G网络信息高速率、低延时实现多学科会诊前置基层医院、诊疗早期共同决策,弥补了基层医院救治经验的不足。医联体间依托信息联动的精简诊疗流程,可缩短创伤急救时间。为此,笔者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收治的128例基层医院转诊严重创伤患者临床资料,初步分析5G网络医联体联动救治模式在严重创伤救治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陈鹏顾卫军顾卫军戴赢李萍杨鹏
关键词:急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