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诚

作品数:21 被引量:64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细胞
  • 4篇胰腺
  • 4篇胰腺炎
  • 4篇腺炎
  • 3篇吡格列酮
  • 3篇晚期
  • 3篇小细胞
  • 3篇教育
  • 3篇化疗
  • 3篇放疗
  • 3篇肺癌
  • 2篇单核
  • 2篇蛋白
  • 2篇凋亡
  • 2篇信号通路
  • 2篇医学教育
  • 2篇抑制剂
  • 2篇制剂
  • 2篇生长因子受体
  • 2篇受体

机构

  • 19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南京市第二医...
  • 1篇如皋市人民医...
  • 1篇南京市溧水区...

作者

  • 21篇陈诚
  • 10篇王晓华
  • 5篇冯继锋
  • 3篇徐萍
  • 3篇娄晓丽
  • 2篇朱一超
  • 2篇邵海亚
  • 1篇何侠
  • 1篇王学军
  • 1篇陆建伟
  • 1篇周蓉
  • 1篇杨杰
  • 1篇黄生富
  • 1篇陈蕾
  • 1篇黄蕾
  • 1篇侯彦强
  • 1篇孙丽
  • 1篇许红霞
  • 1篇孙敏
  • 1篇桂鉴超

传媒

  • 3篇中国肿瘤外科...
  • 2篇泰州职业技术...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中华胰腺病杂...
  • 1篇基础医学教育
  • 1篇转化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使用EP化疗联合放疗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不同BMI与预后的关系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患者使用EP方案(依托泊苷联合铂类)化疗联合胸部局部放疗,不同身体质量指数(BMI)与预后之间的关系,为早期营养干预健康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江苏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10例接受标准EP方案化疗联合局部放疗ES-SCLC患者BMI与其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110例患者中BMI为21.5~24.0,24.1~28.0患者OS较BMI<21.5的患者总生存期(OS)显著延长,分别为30.0、29.0和20.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标准评分1分组与2分组患者相比,中位OS也显著延长,两组OS分别为27.0个月和12.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MI>21.5、ECOG评分为1的ES-SCLC患者接受化疗联合局部放疗能取得生存获益,提示早期营养干预和健康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
张翔姜莹莹何康施玥薛婧婧田海霞季敏王晓华陈诚
关键词: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局部放疗身体质量指数
奥西替尼二线治疗EGFR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4
2022年
目的评价奥西替尼二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对治疗前转移部位、耐药后进展部位与疗效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67例经1~2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和50例一线化疗后进展的晚期NSCLC患者。全组患者均存在EGFR外显子20 T790M突变阳性,均给予奥西替尼(80 mg口服,每天1次)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分析总体及不同亚组间患者的疗效。结果截至2020年10月31日,117例奥西替尼受试者中有28例仍服用奥西替尼,用药最长时间达43.2个月;治疗后进展89例,其中45例死亡。全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15.2(95%CI:12.352~18.114)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未达。亚组分析显示,性别、一线治疗方案和治疗前转移病灶部位与PFS有关(P<0.05);一线治疗方案、EGFR突变类型和治疗前原发灶外转移类型与OS有关(P<0.05)。存在肺内转移、胸膜转移、胸水肿瘤脱落细胞、肝转移、淋巴结转移和骨转移均会缩短受试者的中位PFS(P<0.05),存在肺内转移、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和骨转移会缩短受试者的中位OS(P<0.05)。进展病灶部位不同的受试者在中位PFS和死亡比例上也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骨转移为进展部位的患者死亡比例最高(75.0%),而肾上腺转移出现进展的患者中位PFS最短(7.1个月)。结论奥西替尼对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二线治疗表现出良好的疗效。一线治疗使用EGFR-TKI序贯奥西替尼比一线化疗序贯奥西替尼治疗的PFS更长,治疗前肺内与肺外均有转移者预后不良,进展部位对疗效的影响有限。
施玥姜莹莹陈槿施雨萌陈芊颖田海霞陈诚史美琪沈波周国仁王晓华冯继锋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靶向治疗肿瘤转移
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全麻手术患儿父母陪伴体验的质性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父母陪伴患儿全麻诱导(Parent-Present Induction of Anesthesia,PPIA)及苏醒过程中真实的体验。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2年2月在本院OSAHS(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行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手术患儿的15例父母为研究对象,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借助NVivo 8.0统计软件,根据Colaizzi的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提炼主题。结果全麻手术患儿父母陪伴的真实体验可归纳为5个关键点:认识到父母陪伴的重要性、兴奋和焦虑并存、困惑与无措感、自责与感恩以及自我调适。结论在肯定父母陪伴对患儿焦虑、苏醒躁动、行为改变等有改善效果的同时,还应考虑陪伴父母的心理感受,术前评估父母的应激能力,针对其需求给予个性化的心理疏导与支持,促进父母陪伴的正性效应。
陈诚王妍
关键词:全身麻醉麻醉诱导
达可替尼在真实世界中治疗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达可替尼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的24例(A组)给予达可替尼治疗,26例(B组)给予第一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结局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6.0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11.0个月;患者的性别、年龄、有无吸烟史和基因突变类型对中位PFS和OS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一线使用达可替尼的患者比二线使用达可替尼的患者拥有更长的中位PFS(P<0.05)。与B组比较,A组EGFR 21外显子突变阳性患者服用达可替尼作为一线治疗能延长PFS(P<0.05)。服用达可替尼后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甲沟炎、皮疹、食欲不振和腹泻,21例患者因轻度不良反应而下调达可替尼剂量。结论与EGFR-TKI比较,达可替尼治疗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且患者耐受性较高。
施玥姜莹莹季敏薛婧婧莫蕾朱梦霞薛梦鑫田海霞王晓华陈诚冯继锋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吡格列酮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细胞凋亡的作用
2013年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与凋亡激活的关系.方法 将80只SD大鼠按随机表法分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组(ANP组)、假手术组、二甲基亚砜溶剂对照组(DMSO组)、吡格列酮干预组(吡格列酮组),每组20只.采用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1 ml/kg体质量的方法制作ANP模型,吡格列酮组在造模前30 min腹腔注射吡格列酮40 mg/kg体质量.术后1、3、6、12 h分批处死大鼠,收集胰腺组织.采用常规HE染色进行胰腺组织病理评分,采用TUNEL染色方法检测大鼠胰腺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胰腺组织PPARγ的表达变化,同时检测胰腺组织caspase3的表达变化.结果 吡格列酮干预后大鼠胰腺组织病理损伤较ANP组大鼠有所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吡格列酮组胰腺组织PPARγ表达水平为2.69 ±0.46,显著高于ANP组的0.75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吡格列酮3h组大鼠胰腺细胞凋亡指数为8.35 ±0.95,显著高于同时点ANP组的4.37±1.22;caspase 3的活性为9.24±1.78,显著高于ANP组的5.04±0.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吡格列酮干预后大鼠胰腺炎症减轻,PPARγ和caspase 3表达升高,胰腺细胞凋亡率升高.
徐萍娄晓丽陈诚
关键词:噻唑烷二酮类吡格列酮细胞凋亡
PI3K/Akt信号通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发病早期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背景和目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早期,在各种损伤因子的刺激下单核/巨噬细胞等被激活,释放出大量的促炎细胞因子。多种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等)在SAP的病情演变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NF-κ...
陈诚
关键词:渥曼青霉素白细胞介素-1Β
文献传递
γ-干扰素释放试验结果的评价与定量界值的探索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体后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目前可分为结核潜伏感染、活动性结核、非活动性结核。当机体免疫降低,引起临床发病,及活动性结核,其中肺结核最为常见,肺结核在病原学上可分为菌阳肺结核、分子生物学阳性肺结核、...
陈诚
关键词:Γ-干扰素释放试验结核诊断界值
文献传递
分析精细化手术室干预应用在微创PFNA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究应用微创PFNA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手术室护理中的要点。方法依据分组对照的原则来进行设计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研究起始时间为2020年1月,终止时间为2021年10月,组别设置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手术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对比临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对比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偏高,P<0.05;对比手术相关指标情况:观察组对比对照组手术相关指标较优,P<0.05;对比并发症情况:观察组对比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微创PFNA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手术室护理中有较好的配合度可以有效保证治疗的效果,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缩短手术操作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陈晓燕陈诚
关键词:老年转子间骨折手术室护理
福沙匹坦预防中重度致吐性方案所致化疗相关性呕吐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观察福沙匹坦预防中重度致吐性方案所致化疗相关性呕吐(CINV)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接受中重度致吐性方案化疗的肿瘤患者,筛选应用帕诺洛司琼加地塞米松预防失败后,呕吐达到常见不良反应术语评定标准(CTCAE)3级且需追加其他止吐药物解救治疗的患者104例,于第2周期同一方案化疗期间加用福沙匹坦(150 mg静脉滴注,第1天)止吐,并进行自身对照研究,比较患者应用福沙匹坦前后呕吐反应情况。结果:第2周期加用福沙匹坦后患者1、2和3级呕吐发生率分别为70.2%、28.8%和1.0%,呕吐严重程度与第1周期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患者呕吐严重程度均显著轻于第1周期(P<0.001)。年龄<60岁和年龄≥60岁的患者呕吐严重程度均显著轻于第1周期(P<0.001)。有孕吐史的患者第2周期呕吐严重程度显著轻于第1周期(P<0.001)。有焦虑或抑郁病史和无焦虑或抑郁病史的患者第2周期呕吐严重程度均显著轻于第1周期(P<0.001)。福沙匹坦的常见不良反应有便秘、呃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食欲下降。结论:福沙匹坦与帕诺洛司琼及地塞米松联合可以显著改善中重度致吐性方案化疗诱发的呕吐。
张翔姜莹莹施玥刘怡伶马雨欣何康陈诚王晓华
转化学习模式构建在医学本科教育应用中的探讨被引量:6
2018年
转化学习作为一种成年人理论教育学习方式在美国已经取得了建设性的成效,而现今我国医学本科生缺少自主学习和自我创新的能力,研究如何在我国医学生中开展转化学习方式,对当下医学的教育改革有着重大指导和推动作用。本文拟以医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从四个层次来建设转化医学教育模式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改善与提高对医学本科生的教学改革效果,是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医学本科生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可为医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建议。
王晓华陈诚尹园孙敏邵海亚冯继锋
关键词:医学教育教学改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