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芳
- 作品数:10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右腘窝包块表皮样囊肿术后皮肤坏死案例护理体会
- 2015年
- 报道一例25岁患者右腘窝包块表皮样囊肿术后部分组织坏死,运用湿性愈合理论在不同阶段选用不同敷料,伤口明显好转至痊愈的过程。该患者于10余年前发现右腘窝包块,无明显红,肿,热,痛,无波动感,未予特殊处理,近10余天来,无明显诱因出现流液,挤压后出现包块红,肿,热,痛等症状,活动时无明显受限,无发热,无胸闷,胸痛,无腹痛,腹胀,腹泻,恶心呕吐,无呼吸困难,无头晕,头痛等不适。自服用“阿莫西林”后,症状仍无好转为进一步治疗到我院就诊:以“腘窝包块”收住我科。病程中患者精神,睡眠,饮食尚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经过正确的伤口和全身情况评估,制定个性化方案,做好全身支持,医生为该患者行右腘窝包块切除术,术后第二天伤口部分组织坏死后,给予手术清创去除黑色坏死组织,运用湿性愈合理念,选择合适的敷料,自溶清创,控制感染,促进肉芽,上皮重塑。
- 于颖李斗艳陈桂芳刘晓芳
- 关键词:清创皮肤坏死
- 对骨与创伤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 2016年
- 探讨外伤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调查100例因骨折创伤手术后致疼痛,患者使用镇痛药后的疼痛强度以及患者本人对镇痛效果的态度。结果:通过恰当有效的镇痛药,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减少痛苦和恐惧,对患者的疼痛有明显的改进。
- 陈桂芳张蕾胡丹
- 关键词:镇痛
- 一例电锯伤术后感染利用湿性愈合护理体会
- 2016年
- 报道一例61岁在劳作时不慎被电锯锯伤左手背,术后十天前发现伤口红肿渗液,渗液为脓性分泌物有异味部分组织坏死,利用湿性愈合理念在不同阶段选用不同敷料进行有效清创,抗感染,促进肉芽生长的过程。患者因左手电锯伤术后一个月伴红肿渗液10天入院,入院时诊断为左手电锯伤术后软组织缺损伴感染,左手2~4掌骨骨折伴骨缺损克氏针内固定术后,左手1~5指伸肌腱断裂修复术后。主诉:左手电锯伤术后一月伴红肿痛渗液10天既往史:否认肝炎,结核或其他传染病,否认过敏史,手术史烟酒史:否认烟酒不良嗜好心理状态:焦虑社会因素:家庭和睦经济状况尚可,依从性好对治疗期望:伤口尽快愈合疼痛:4分。可见左前臂石膏固定,左手背伤口大小:6×4㎝,深约2㎝伤口基层:50%红色肉芽,50%腐肉,软组织缺损,深约2Cm,可见创面内有脓性分泌物,异味重,充满环指背伸肌腱外露及中指背伸肌腱缺损。经过正确的伤口和全身情况评估,制定个性化方案,做好全身支持,运用湿性愈合理念,选择合适的敷料,自溶清创,控制感染,促进肉芽,最后进行植皮。
- 于颖陈桂芳
- 关键词:电锯伤术后感染护理体会
- 静脉输液治疗探讨
- 2016年
- 在医院中,静脉输液治疗是最为常见的治疗手段,也是医院水平的主要表现形式。为了让患者真正从静脉输液中得到较好的保障,起到好的效果,通过分析静脉输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找到优化措施,让静脉输液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 张蕾胡丹陈桂芳
- 关键词:静脉输液
- 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原因分析与对策
- 2016年
- 分析静脉输液不良事件的根本原因,探讨防范方法和措施方法: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对2016年8月20日患者因发生静脉输液不良事件投诉案例进行分析。结果:工作流程原因是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结论:为预防静脉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应优化工作流程,转变管理思路,加强培训和学习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见的治疗方法,70%-90%的住院病人使用这种治疗方式,它不仅限于在医院内使用,在诊所、家庭也可选择静脉输液治疗。保证静脉输液刻不容缓,现对我科2016年8月20日患者因发生静脉输液不良事件投诉案例进行分析,探索其防范措施。
- 胡丹张蕾陈桂芳
- 关键词:静脉输液
- 浅析护理工作者的心理压力和应对策略
- 2015年
- 本文从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心理压力的表现,及做好护士心理健康工作的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希望能对促进每一位护士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 的作用。
- 刘晓芳陈桂芳于颖
- 关键词:护理工作者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