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萍
- 作品数:16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心肌梗塞与脑梗塞患者血小板4项参数对比被引量:6
- 2001年
- 目的 :探讨AMI与脑梗塞时血小板 4项参数的变化。方法 :对 16 9例AMI、399例脑梗塞及 6 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作血小板计数 (PLT)、血小板压积 (PCT)、血小板平均体积 (MPV)、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 )检测分析。结果 :AMI组与脑梗塞组PLT、PCT均明显降低 (P <0 0 1) ,MPV明显增高 (P <0 0 1) ,PDW则仅AMI组增高 (P <0 0 5 )。AMI组与脑梗塞组比较 ,唯MPV脑梗塞组高于AMI组 (P <0 0 5 )。结论 :外周血液血小板 4项参数改变是AMI和脑梗塞的非特异性表现 ,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时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应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 郑义通陈亚萍高枫
- 关键词:心肌梗塞脑梗塞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平均体积
- 动脉硬化性脑梗塞高血压与非高血压患者脉压差变化的探讨
- 2001年
- 目的探讨动脉硬化性脑梗塞(脑梗塞)患者并发高血压与非高血压脉压差的变化。方法 对 447例脑梗塞患者高血压与非高血压脉压差之间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高血压病史者组的脉压差 9. 71± 2. 12,正常血压者组 6. 38±1. 47,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1)。结论脑梗塞并发高血压其脉压差增大,发病率明显增高。
- 陈亚萍
- 关键词:动脉硬化性脑梗塞高血压脉压差
- 脑循环治疗仪治疗老年人阿尔兹海默病临床观察
- 2008年
- 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变性疾病,起病隐袭,病程呈进行性进展,是一种主要发生于老年人的常见病,所受影响包括认知、记忆、语言、生活能力和情感人格等。其起病隐袭,至今缺乏有效治疗手段。本科室近年来采用脑循环治疗仪对AD患者进行辅助治疗,以探讨其疗效,报告如下。
- 林志陈亚萍包纪盛
- 关键词:脑循环治疗仪阿尔兹海默病
- 胺碘酮的毒副反应
- 1997年
- 胺碘酮(Amiodarone)在国外于1961年合成,1967年开始用于治疗心绞痛,1970年开始用于治疗心律失常。过去认为该药疗效高,尤其对顽固性和危及生命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抗心律失常谱广,毒性小、安全度大,被认为是较理想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但随着近年来的广泛使用。
- 陈亚萍
- 关键词:胺磺酮药物副作用抗心律失常药毒性
- 治疗性沟通对血液透析患者遵医行为依从性及负性情绪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分析治疗性沟通对血液透析患者遵医行为依从性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自于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需要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沟通,根据患者入院情况完善患者的资料,了解患者的家庭背景,并根据不同的文化程度,患者治疗症状制定不同的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治疗性沟通,比较两组患者的依从性、负面情绪和应对方式。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采用治疗性沟通评估后,其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P<0.001);两组患者在护理前负面情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负面情绪明显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患者(P<0.001);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性沟通后,面对应对方式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回避的和屈服应对的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应对方式更为积极(P<0.001)。结论治疗性沟通是一种特殊的沟通技巧,可以给予患者精神支持,改变患者的错误认知,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使其积极应对疾病,增强患者对疾病的满意度,也可以提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
- 任佳佳陈亚萍
- 关键词:血液透析慢性肾脏病治疗性沟通
- 分阶段延续性护理对血液透析肾衰竭患者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观察对血液透析肾衰竭患者实施分阶段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其肾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0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于无锡二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90例肾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分阶段延续性护理,于干预2个月后使用肾脏疾病相关生存质量量表(KDQOL-SFTM1.3)、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分别测评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并对比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结果干预前,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尿素氮数值为(5.43±2.67)μmol/L,对照组患者尿素氮数值为(7.18±2.89)μmol/L,后者肾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KDQOL-SFTM1.3及PSQ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分阶段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最大程度上改善患者肾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陈亚萍任佳佳
- 关键词:血液透析治疗肾衰竭肾功能睡眠质量
- 普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观察
- 2006年
- 目的观察普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给5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普伐他汀(20mg),每晚睡前给药1次,8周后观察疗效及血脂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35例,有效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达90.7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疗前后比较,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普伐他汀具有调脂,稳定粥样斑块的作用,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有显著疗效,可改善远期预后。
- 马志伟陈亚萍郑义通
- 关键词:普伐他汀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
- 动脉硬化性脑梗塞并发高血压患者脉压差变化及临床意义
- 2001年
- 目的探讨动脉硬化脑梗塞(脑梗塞)患者脉压差变化规律。方法对 447例脑梗塞患者入院时血压及脉压差情况作回顾性分析。结果≥75岁年龄组脉压差9 31±268kPa,较<75岁组853 ± 2.33 kPa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高血压病程≥10年组脉压差9.1612.36 kPa,较<10年组8.6312.50 kPa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不同性别间脉压差变化不大(P>0.05)。结论脑梗塞并发高血压患者无论男性或女性,其脉压差均增大。
- 陈亚萍郑义通孙辉
- 关键词:动脉硬化性脑梗塞高血压脉压差
- 一种内瘘保护手套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瘘保护手套,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手套本体、第一延伸套、拉链和电加热丝,所述手套本体的前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延伸套,所述第一延伸套的表面和手套本体的表面均安装有拉链,第一延伸套的前端活动安装有第二延伸套...
- 杨婷逸陈亚萍
- 文献传递
- 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前列腺癌骨转移疗效观察
- 2010年
- 目的探讨鲑鱼降钙素改善老年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老年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1例,单用碳酸钙维生素D治疗,治疗组22例,在碳酸钙维生素D的基础上加用鲑鱼降钙素皮下注射,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缓解率高,可以提高老年前列腺癌患者生存质量。
- 林志陈亚萍包纪盛
- 关键词:鲑鱼降钙素前列腺癌骨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