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健
- 作品数:21 被引量:202H指数:10
- 供职机构: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6
- 2012年
- 目的探讨参仙升脉口服液(红参、淫羊藿、补骨脂、枸杞子、麻黄、细辛、丹参和水蛭)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窦性心动过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0例SSS窦性心动过缓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30例)和对照组(n=30例),实验组用参仙升脉口服液,20 mL/次,3次/d;对照组口服氨茶碱,0.1 g/次,3次/d,均治疗4周。于治疗前、后行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窦房传导时间(SACT)检查,观察疗效与副反应。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0.0%(P<0.05);对照组治疗后最小心率、平均心率、SNRT、SAC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最小心率、平均心率、SNRT、SACT与治疗前比较,以及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SSS窦性心动过缓疗效好、安全性高,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胡建华陈世健华小丽
- 关键词:参仙升脉口服液氨茶碱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动过缓窦房结功能
- H2S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
- 硫化氢(HS)是继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后最新发现的第三种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最近,虽然有报道 HS 可不同程度地减轻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也有报道外源性 HS 可以清除 ROS,减轻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损伤。但 HS ...
- 祝晓莹严晓红陈世健袁文俊
-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C-FOS表达心功能
- 文献传递
- 心脏康复疗法对女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通过观察心脏康复疗法对女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的影响,探讨该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2例女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心脏康复康复组(康复组,81例)和对照组(81例),康复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助心脏康复疗法,而对照组仅予药物治疗。进行随访,运用健康相关的SF-36量表评价生活质量,并比较联合终点事件(因心衰再次入院和全因死亡)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基础状态生活质量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随访(8.2±4.3)个月,康复组的生活质量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41.5±5.1)分vs(26.3±4.3)分,P<0.01],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也小于对照组(18.2%vs 37.7%,P=0.01),log-rank检验发现康复组预后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心脏康复疗法能够显著改善女性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临床效果明显。
- 刘艳妮李艳陈世健
- 关键词:女性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预后
- 瑞舒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9
- 2015年
-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与非诺贝特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混合型高血脂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发生心绞痛的概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于该院就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混合型高脂血患者70例,按患者就诊时间顺序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单独使用瑞舒伐他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再给予非诺贝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参数(TG、TC、LDL-C)变化率、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随访3个月内冠状动脉心脏病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参数变化率、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在随访3个月之内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瑞舒伐他汀以及非诺贝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其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独使用瑞舒伐他汀,心绞痛发生率显著降低。
- 李华波陈世健胡建华汪莲开
- 关键词:混合型高脂血症瑞舒伐他汀非诺贝特
- 硫化氢抗大鼠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重(210±10)g的健康雄性SD大鼠12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S模型组、AS+低剂量NaHS(2.8μmol/(kg.d))组、AS+中剂量NaHS(14μmol/(kg.d))组及AS+高剂量NaHS(28μmol/(kg.d))组。采用高脂饲料加大剂量VitD3注射复制大鼠AS模型。NaHS腹腔注射,连续用药12周。分别在喂养前及喂养后3、6、9、12周各处死动物。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去蛋白法检测血浆硫化氢,HE染色观察血管病理损伤程度及病变评分,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与相同时期的对照组相比,AS模型组在喂养后3、6、9、12周,血清甘油三脂(TG)和胆固醇(TC)均明显升高;主动脉病变评分从第6周到12周明显增加(P<0.01),并出现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表现为阳性区域的脂质斑块;血清H2S浓度明显降低,从喂养前的(44.98±2.06)μmol/L到第3、6、9、12周分别为(38.56±2.26),(32.96±2.38),(28.63±0.92),(23.55±0.92)μmol/L,并分别低于同时期各对照组的(44.72±0.85),(43.71±0.59),(41.96±0.97),(39.87±1.25)μmol/L(P<0.01);血管组织中VEGF的表达明显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NaHS组,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中剂量NaHS组大鼠血清H2S含量于第6周开始明显高于模型组(36.13±0.73)vs(32.96±2.38)μmol/L,P<0.05;于9、12周时,分别为(33.07±1.14)vs(28.63±0.92)μmol/L,(30.16±0.62)vs(23.55±0.92)μmol/L,P<0.01;高剂量NaHS组大鼠血中H2S浓度于第3周开始到12周,分别为:(41.25±0.80),(38.71±0.46),(35.31±0.62),(33.38±0.78)μmol/L,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中、高剂量NaHS组血清TC均从第3周开始到12周明显降低(P<0.01),TG分别从第3、第6周开始到12周明显降低(P<0.05,P<0.01),血管组织病变评分与VEGF的表达均于第6周开始到12周明显降低(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中硫化氢的浓度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评分及血管VEGF的表达呈明显�
- 陈世健严晓红祝晓莹胡敏胡圣国袁文俊
- 关键词:硫化氢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循证医学教学法在心内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将循证医学(EBM)教学法引入心内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效果。方法:入选60名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分批进入心内科实习1个月,按EBM的要求组织临床教学查房,针对具体的病例先由带教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检索文献,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老师最后给予指导和评价。实习结束后用问卷的方式调查实习效果。结果:96.6%的学生认为该方法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将EBM教学法引入临床实习带教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实习效果,对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 胡建华李华波陈世健
- 关键词:循证医学心血管病学
- 在内科临床实习中培养医学生循证医学思维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在内科临床实习中培养医学生循证医学(EBM)思维的效果及意义。方法将60名进入心内科实习的医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指导实习,试验组在传统带教的基础上引入EBM教学法,2个月后考试评价两组学习效果。结果实习后试验组专业理论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及专业英语考试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内科临床实习中培养医学生的EBM思维是对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对培养新世纪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 胡建华华小丽李华波陈世健
- 关键词:循证医学
- 心力衰竭家兔心室动作电位时程整复性变化对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压力负荷诱导的兔慢性心力衰竭(CHF)模型离体心室动作电位时程整复性(APDR)变化对室性心律失常(VA)的影响。方法:雄性新西兰大耳兔20只,随机分为对照(CTL)组和CHF组,每组10只。CHF模型制备采用经腹主动脉缩窄术,造模结束4周后行心脏超声检查评价造模结果。在整体心脏Langendorff灌流条件下行离体电生理研究,分别记录和测量心室不同位点的单相动作电位(MAP)及有效不应期(ERP),并绘制APDR曲线;对2组心脏进行快速电刺激,观察室性心律失常(VA)的诱发。结果:与CTL组相比,CHF组心室相同部位90%单相动作电位时程(MAPD90)、ERP及APDR曲线最大斜率(S max)均明显增大(均P<0.01),且VA更容易诱发(均P<0.05);此外,CHF组动物APDR曲线S max的变异系数(COV-S max)均较CTL组增大(均P<0.05)。结论:CHF时心室APDR曲线S max及COV-S max均增大,促进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 陈世健魏妮娜李艳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动作电位时程室性心律失常
- 参松养心胶囊对糖尿病大鼠心室电生理特性及结构功能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SSYX)对糖尿病(DM)大鼠心室电生理特性与结构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TL组,n=15)、DM组(n=15)和SSYX组(n=15)。DM组和SSYX组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 mg/kg)制备糖尿病模型,CTL组则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L/kg),72 h后检测血糖评价造模结果,将造模成功的动物纳入本研究。SSYX组连续6周给予SSYX灌胃(1 g·kg-1·d-1)治疗,DM组和CTL组则给予生理盐水灌胃(2 mL·kg-1·d-1)。动物完成药物治疗后,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并记录II导联体表心电图;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的内皮素1(ET-1)水平;随后在整体心脏Langendorff灌流条件下行离体电生理研究,分别记录和测量左室前游离壁(LAF)心外膜单相动作电位(MAP)和有效不应期(VERP),同时给予Burst快速电刺激用以进行室性心律失常(VA)的诱发;采用Masson染色对3组动物心肌纤维化程度进行评价。结果:与CTL组相比,DM组心功能下降(P<0.01),而QT间期、VERP、动作电位时程、VA诱发率、心肌纤维化程度和血浆ET-1水平均增加(均P<0.01);与DM组相比,SSYX组的心功能得到改善(均P<0.01),且QT间期、VERP、动作电位时程、VA诱发率、心肌纤维化程度和血浆ET-1水平均降低(均P<0.05)。结论:SSYX具有减轻DM大鼠心室电重构和结构重构及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 陈世健胡建华刘韬
- 关键词:参松养心胶囊糖尿病电重构心功能
- 硫化氢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英文)被引量:14
- 2008年
- 为探讨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I/R组、2.8μmol/kg体重NaHS干预组、14μmol/kg体重NaHS干预组。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后,松扎再灌注60min,心电图II导联检测和TTC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评价制作的心肌I/R模型;测定血浆中H2S浓度变化;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LVSP,LV±dp/dtmax);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心肌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心肌组织中c-Fos蛋白表达。结果显示:心肌I/R后血浆中H2S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30.32±5.26)vs(58.28±7.86)μmol/L,P<0.05];2.8和14μmol/kg体重NaHS均可显著改善I/R引起的心功能改变,且14μmol/kg体重NaHS较2.8μmol/kg体重NaHS作用强;14μmol/kg体重NaHS明显减轻心肌形态学及超微结构损伤,同时降低大鼠I/R心肌组织中c-Fos蛋白表达(0.20±0.06vs0.32±0.10,P<0.05)。以上结果提示,H2S对大鼠心肌的I/R损伤有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降低c-Fos蛋白表达有关。
- 祝晓莹严晓红陈世健
- 关键词:H2SC-FOS蛋白心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