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阳永东

作品数:56 被引量:132H指数:6
供职机构: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桂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手术
  • 19篇外科
  • 16篇显微外科
  • 13篇入路
  • 9篇肿瘤
  • 9篇外科手术
  • 8篇出血
  • 7篇血管
  • 7篇切除
  • 7篇外科治疗
  • 7篇显微外科治疗
  • 7篇垂体
  • 5篇髓内
  • 5篇髓内肿瘤
  • 5篇外伤
  • 5篇腺瘤
  • 5篇颅内
  • 5篇垂体腺瘤
  • 4篇动脉
  • 4篇乙状窦

机构

  • 49篇桂林医学院附...
  • 7篇桂林医学院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柳州市中医院
  • 1篇解放军第18...
  • 1篇解放军181...
  • 1篇汉中市中心医...

作者

  • 54篇阳永东
  • 44篇杜贻庆
  • 40篇莫万彬
  • 29篇周晓坤
  • 29篇唐景峰
  • 27篇王文波
  • 15篇唐乐剑
  • 11篇夏学巍
  • 9篇黄永旺
  • 6篇夏学魏
  • 6篇杨保华
  • 4篇杜怡庆
  • 4篇孙帅奇
  • 3篇唐乐建
  • 3篇耿宛平
  • 3篇李普阳
  • 3篇严峻
  • 3篇陈前
  • 3篇李深誉
  • 2篇何晓松

传媒

  • 9篇华夏医学
  • 8篇广西医科大学...
  • 4篇广西医学
  • 3篇中国现代医药...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2篇微创医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华中医学杂志
  • 1篇湖南医学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9篇2013
  • 8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7篇2007
  • 2篇2006
  • 6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垂体腺瘤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白细胞分化抗原147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关系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检测垂体腺瘤中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和白细胞分化抗原(CD)147的表达,关注二者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相关性。方法经病理确诊的垂体腺瘤手术患者48例为观察组,6例尸检中留取的垂体(腺垂体)为对照组,均留取术后石蜡包埋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HIF-1α、CD147和VEGF的表达。结果观察组HIF-1α、CD147和VEGF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HIF-1α、CD147和VEGF的表达与是否为侵袭性垂体腺瘤、Ki67的表达密切相关(均P<0.05),而三者均与是否为功能性的腺瘤无关(均P>0.05)。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HIF-1α、CD147和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垂体腺瘤中HIF-1α、CD147和VEGF表达升高可能与肿瘤侵袭性生长有关。HIF-1α、CD147均与VEGF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李深誉阳永东黄蕃俊陈前罗朗昭严峻
关键词:垂体腺瘤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阿霉素控缓释局部化疗在颅内恶性肿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探讨广谱抗肿瘤药阿霉素对颅内恶性肿瘤术中术灶控缓释化疗及术后局部化疗的效果。方法:术中、术后术灶局部应用阿霉素治疗颅内恶性肿瘤19例,其中胶质瘤17例,转移瘤2例。将肿瘤于显微镜下切除后在术灶垫以含有2~10mg阿霉素的明胶海绵3~6块,留置Ommaya泵的导管开端置于瘤腔内。术后6~8周开始由Ommaya泵应用阿霉素,每次5mg,间隔6~8周重复使用。结果:术中均行控缓释化疗。术后局部化疗一次者1例,2次者6例,3次者5例,4次以上者7例。随访7~36月。死亡4例,全部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及毒性反应。结论:术中残腔阿霉素控缓释化疗及术后局部化疗,可延长颅内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时间,并发症及毒副作用少。
莫万彬杜贻庆罗毅阳永东唐景峰周晓坤
关键词:脑恶性肿瘤局部化疗
眶颧额颞下入路切除鞍旁、鞍上脑膜瘤11例被引量:3
2002年
随着神经放射学的发展,颅底肿瘤的定位诊断更加精确[1].对于累及中颅窝底、海绵窦的鞍旁脑膜瘤和累及眶、视神经管的鞍上脑膜瘤,由于其位置深,解剖关系复杂,侵蚀颅底并向颅底外生长等,传统手术入路切除肿瘤多因显露病灶不佳,脑牵拉严重及不便于清除被侵犯之颅底而受限制.近3年来,作者采用经眶颧额颞下联合入路对鞍旁脑膜瘤、部分鞍上脑膜瘤行手术治疗,结果如下.
莫万彬杜贻庆唐景峰阳永东
关键词:脑膜瘤眼眶颧骨颞骨蝶鞍
脊髓髓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 探讨脊髓髓内肿瘤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2 5例脊髓髓内肿瘤显微手术治疗方法、疗效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肿瘤 2 1例达到全切除 ,4例次全切除 ,术后好转 2 0例 ,加重 5例。结论 脊髓髓内肿瘤大部分可以在显微镜下全切除 ,但应注意方法及手术时机的选择和术中血供。
唐景峰杜贻庆莫万彬阳永东
关键词:脊髓肿瘤显微手术
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50例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颈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对50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给予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观察其疗效与并发症。结果:本组50例患者术中无出血,术后12个月随访过程中,未发现死亡病例,无再发出血,一般情况良好。2例动脉血栓形成,2例支架内狭窄,1例动脉瘤于术后12个月复发。结论: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
唐景峰黄永旺杨保华杜贻庆阳永东周晓坤王文波莫万彬唐乐剑
头孢曲松钠与地塞米松鞘内应用治疗重症颅内化脓性感染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重症颅内化脓性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观察头孢曲松钠与地塞米松鞘内用药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6例经静脉抗炎治疗无效的重症颅内化脓性感染患者予头孢曲松钠鞘内注入,50~200mg/次,1~2次/d.同时子地塞米松2.5~5mg鞘内注入.结果:鞘内注药后病情明显好转,经治疗颅内化脓性感染均治愈.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鞘内应用头孢曲松钠与地塞米松治疗重症颅内化脓性感染疗效显著,实用安全.
莫万彬杜贻庆唐景峰阳永东周晓坤王文波
关键词:头孢曲松钠地塞米松鞘内注药
外伤标准大骨瓣开颅术结合冬眠疗法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
2007年
目的探讨外伤性标准大骨瓣开颅术结合冬眠疗法对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6例具有手术指征的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3~5分),采用外伤性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术后即给予冬眠治疗并控制体温3~7d。结果本组56例患者术后存活39例(69.6%),死亡17例(30.4%)。对39例存活病例根据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分为I级18例(32.1%),Ⅱ级10例(17.8%),Ⅲ级17例(30.4%),Ⅳ级11例(19.7%)。结论对具有手术指征的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尽早行外伤性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术后尽早给予冬眠治疗,可降低伤者的病死率、致残率及提高生活质量。
莫万彬杜贻庆周晓坤王文波阳永东唐乐剑夏学魏
关键词:特重型颅脑损伤冬眠疗法
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43例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可脱性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患者共50个动脉瘤栓塞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50个动脉瘤中完全闭塞38个,闭塞95%以上7个,闭塞90%以上4个,栓塞失败1个,术中动脉瘤破裂2例,死亡1例,23例随访3~8个月无复发。结论:对破裂颅内动脉瘤采用可脱性弹簧圈进行血管内栓塞疗效可靠,具有微创、安全等优点,早期栓塞及有效的术后处理有助于改善治疗效果。
唐景峰黄永旺杜贻庆莫万彬阳永东夏学巍唐乐剑周晓坤王文波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可脱性弹簧圈
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持续腰池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tSA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0年9月~2016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44例外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对照组患者则给予反复腰穿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与预后。结果临床恢复情况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脑积水、继发癫痫与再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G0s评分比较,观察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大大避免了反复腰穿的繁琐,可有效缓解患者头痛、快速清除血性脑脊液、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且病情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李深誉严峻黄蕃俊陈前吴修富韦开亮阳永东
关键词:腰大池持续外引流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治疗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型垂体腺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s activated receptor,PPAR)γ激动剂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分泌型垂体腺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在体外实验中应用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作用分泌ACTH的垂体ATt20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及PI染色分析ATt20细胞的增殖情况,Annexin V、PI双标法检测ATt20细胞的凋亡,并通过透射电镜予以形态学验证。在体内实验中,应用罗格列酮口服给药治疗ATt20裸小鼠载瘤动物模型6周,定期测量肿瘤体积和小鼠血浆ACTH激素水平。结果在体外细胞实验中,应用PPARγ激动剂后ATt20细胞出现增殖抑制,G0~G1期占85%±4%,高于对照组的7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7,P<0.05);Annexin V、PI双标法凋亡检测并经电镜证实ATt20垂体腺瘤细胞在PPARγ激动剂作用后出现凋亡。动物实验结果显示经罗格列酮口服给药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载瘤小鼠模型肿瘤体积分别为(751.72±80.48)mm3和(1058.82±173.33)mm3,血浆ACTH水平分别为(219.30±127.58)pg/ml和(2099.63±484.3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95,P<0.05;t=15.266,P<0.01)。结论 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ATt20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并可以诱导其凋亡;在体内实验中罗格列酮可降低实验动物的血浆中ACTH水平,提示PPARγ激动剂有可能为药物治疗ACTH型垂体腺瘤提供一个新的有效途径。
李勇孙帅奇李普阳王文波阳永东夏学巍
关键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凋亡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