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诉案件被害人权利保护的再思考被引量:4
- 2005年
- 公诉案件被害人权利保护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我国确立被害人当事人地位也日益显示出非现实性,本文就国家控诉权与被害人权利保护之间平衡的问题,从被害人参与刑事诉讼的目的出发就如何平复被害人的复仇情绪和满足其获得赔偿的愿望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犯罪活动具有社会危害性和私人侵权性的双重属性,并进一步从人权保障的理念角度提出私人侵权性先于社会危害性的理论。为被害人权利保障提供理论依据。进而就如何保障被害人充分的参与到刑事诉讼中来提出若干建议,并论证了建立国家补偿制度的必要性,以期对推进我国被害人权利保障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 门金玲
- 关键词:公诉案件被害人权利保护
- “依法严打”的制度基础
- 2010年
- 按照公安部的部署,从今年6月开始,全国公安机关集中开展了为期七个月的"2010严打整治行动"。如今,年终将至,各地纷纷盘点自己"严打"整治的"成果"。其中"打黑除恶"和"扫黄打非"无疑是重点,各地破获了不少大案要案,打击了一些犯罪团伙。一些地方的治安也有所好转。回顾历史,从1 983年第一次"严打"算起至今,全国共组织开展了四次大规模的"严打"。每次"严打",均取得一些"成果",但程序制约废弛、权利保障虚化等问题,也引发很多争议和反思。这些反思无疑促进了中国刑事司法的进步。对于此轮"严打",舆论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且评价不一。有人认为仍然存在不少固有问题,例如"打黑"扩大化倾向、刑事辩护环境恶化等;也有人认为这一轮"严打"与先前的"严打"有很多不同,已经摒弃了过去的一些违反法治原则的做法,更多地体现为一种专项整治行动。新一轮"严打"和过往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依法严打"如何进行?打击犯罪的正途何在?在"2010严打"即将收尾之际,我们特刊发一组学者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探讨。
- 门金玲
- 关键词:公安工作犯罪行为被告人知情权
- 略谈公诉案件被害人权利的保护被引量:1
- 2005年
- 从公诉案件被害人权利保护存在的问题出发,解释了我国确立被害人当事人地位的非现实性、国家控诉权与被害人权利保护之间的平衡、从被害人参与刑事诉讼的目的出发就如何满足被害人的复仇情绪和获得赔偿的愿望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犯罪活动具有社会危害性和私人侵权性的双重属性,并进一步从人权保障的理念角度提出私人侵权性先于社会危害性的理论。进而就如何保障被害人充分参与到刑事诉讼中来提出若干建议,并论证了建立国家补偿制度的必要性。
- 门金玲
- 关键词:公诉案件被害人权利保护刑事诉讼法
- 侦审关系研究
- 本文提出并将论证的基本命题:侦审关系是一个具有自身特殊规律和内在机制的研究领域,是决定刑事诉讼运行样态的中轴要素,是现代刑事诉讼审判中心主义实现的关键性一环。从这一基本命题出发,本文将从侦审之间的权能结构关系、侦审关系的...
- 门金玲
- 刑事辩护律师阅卷权利体系的合理架构与立法规制被引量:5
- 2008年
- 阅卷是加强律师辩护权的重要手段,是控辩平衡的必然要求,是被告人程序主体地位的现实体现,特别在我国国情下,阅卷权利体系的完善更是必须。我国刑事辩护律师阅卷难已为公认的司法顽疾,针对其在司法实践中的种种表现,结合新《律师法》的相关规定,立法的总体设计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建构完善的权力体系;一是与之配套的权利救济机制。
- 张玉镶门金玲
- 关键词:新《律师法》阅卷权权利体系
- 我国检察官不起诉裁量权怠惰行使的成因解读
- 2006年
- 纵观我国的司法实践,检察官不起诉栽量权在适用中与立法初衷产生严重的偏离,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检察官不起诉裁量权怠情行使内在动机在于对犯罪控制的过分强调、对有罪必罚的极度迷信,外在因素在于我国诉讼体制,直接原因是立法规定中适用条件过于严格,适用程度过于繁琐,制约程序过于严苛。
- 门金玲
- 关键词:不起诉裁量权
- 控方卷宗笔录运行之审思——兼及比较法视野的考察被引量:6
- 2010年
- 卷宗笔录是中国刑事法官主要的裁判依据,是法庭审判流于形式的主要原因。比较研究发现在欧洲大陆国家,卷宗笔录的使用并没有阻碍现代刑事诉讼审判中心主义的实现,卷宗笔录已然成为整个诉讼运行机制的一环。比较研究的结果为我国卷宗笔录正当化提供了进路——侦查行为合法化的司法审查,辩护律师及时全面的阅卷权利保障,包括证据规则在内的直接、言词原则的法庭审判,卷宗笔录便仅仅是用于记载侦查过程,固定依法形成的证据信息,辅助法庭审判的材料。
- 门金玲
- 关键词:审判中心正当化
- 对我国取保候审适用的实证研究——以某市基层侦查机关为视角被引量:10
- 2008年
- 中国取保候审制度作为刑事诉讼中强制措施的一种,在司法实践中是否实现了该制度设计的初衷?其具体运行情况究竟如何?我们对一个普通中型城市中三个基层侦查机关取保候审制度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了实证调查,发现其实践运行与制度功能存在较大差异,在事实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点反思。
- 门金玲
- 关键词:取保候审制度司法改革
- 司法鉴定制度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被引量:1
- 2006年
- 和谐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社会,事实上也是利益、矛盾多样化的社会,建立多元兼容,活动有序、彼此和谐的社会,既是实践的需要也是理论的呼唤。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给司法公正提出了新的要求,司法鉴定作为诉讼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活动,通过对司法公正的影响而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影响,并在其与和谐社会的契合与背离、和谐与不和谐的矛盾运动中寻求完善。
- 张玉镶门金玲
- 关键词:和合文化和谐社会司法鉴定
- 论命案强制鉴定制度的建构——以预防侦查错误为视角被引量:2
- 2011年
- 在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刑事冤案中,侦查错误可谓错案之源,而在一系列侦查错误中侦查鉴定无不扮演着帮凶的角色,囿于我国刑事司法体制纠错功能的有限性,建立命案强制鉴定制度是十分必要的。按照制度规范的一般原理,命案强制鉴定制度的基本构成包括实体要素和程序要素。实体性要素主要包括鉴定主体、鉴定范围、鉴定标准、鉴定效力等内容;程序性要素主要包括鉴定的启动、告知、异议、救济等内容。诚然,命案强制鉴定制度不能完全杜绝侦查错误的发生,但是可以减少侦查错误发生的概率。
- 门金玲
- 关键词:命案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