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早产
  • 3篇早产儿
  • 3篇产儿
  • 2篇体位
  • 2篇鼻饲
  • 2篇鼻饲喂养
  • 2篇不同体位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单核细胞增多
  • 1篇低出生体重
  • 1篇低出生体重儿
  • 1篇血培养
  • 1篇血培养阳性
  • 1篇血性
  • 1篇血症
  • 1篇阳性
  • 1篇药物敏感
  • 1篇生长发育
  • 1篇生长发育影响

机构

  • 5篇同济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5篇钱宇荫
  • 4篇曹洁
  • 2篇刘江勤
  • 2篇黄丽萍
  • 2篇金嘉鋆
  • 1篇曹云
  • 1篇陆春梅
  • 1篇汪吉梅
  • 1篇孟永勤
  • 1篇姚明珠
  • 1篇王素娟
  • 1篇虞乐萍
  • 1篇丁红
  • 1篇邵肖梅
  • 1篇陆国强

传媒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护理研究(上...
  • 1篇中国循证儿科...
  • 1篇中国新生儿科...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体位对鼻饲喂养早产儿生命体征的影响
目的了解不同护理体位对早产儿生命体征的影响。设计:前瞻性随机化实验,自身对照。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1.10.1至2012.3.31住院早产儿,纳入标准:生后第二周、出生胎龄小于34周、体重小于2kg、胃肠营养达到10...
金嘉鋆黄丽萍曹洁钱宇荫刘江勤
关键词:早产儿鼻饲喂养不同体位生命体征
文献传递
透明敷料在光疗护理中的巧用被引量:4
2008年
钱宇荫曹洁
关键词:透明敷料光疗护理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和足月儿配方粉对住院早产儿生长发育影响的多中心对照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研究不同组成成分的配方粉对胎龄<34周和(或)出生体重<2000g的住院早产儿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对早产儿的喂养提出建议。方法受试对象为上海市3家医院住院的胎龄<34周或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分为两组,分别应用Ⅰ号(早产Ⅰ组)和Ⅱ号(早产Ⅱ组)配方粉进行喂养。研究采用严格的盲法,试验设计者不参与试验实施,数据整理者为独立的第3方人员,参与试验的医生和患儿家长对两种配方粉的具体组成成分均不知情。Ⅰ号为适于早产儿的优博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配方粉,Ⅱ号为足月儿或胎龄>34周早产儿的优博标准婴儿配方粉。结果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早产Ⅰ组117例,早产Ⅱ组106例进入分析。早产Ⅰ组体重、身长和头围的生长速度均显著快于早产Ⅱ组。试验期间早产Ⅰ组和早产Ⅱ组的平均体重增加速度分别为12.6g·kg-1·d-1和10.6g·kg-1·d-1(P<0.001),头围每周增长分别为0.86cm和0.80cm(P<0.05),身长每周增长分别为0.73cm和0.67cm(P<0.05);按生理性体重下降恢复后计算,早产Ⅰ组和早产Ⅱ组的平均体重增加速度分别为16.2g·kg-1·d-1和14.1g·kg-1·d-1(P<0.001),头围每周增长分别为0.96cm和0.87cm(P<0.05),身长增长分别为1.08cm和0.99cm(P<0.05)。早产Ⅰ组的宫外发育迟缓(EUGR)发生率(57.3%)低于早产Ⅱ组(72.5%)(P<0.05)。结论在胎龄<34周或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中,应用优博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配方粉喂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明显优于优博标准婴儿配方粉,其体重、身长和头围的生长速度都能够达到理想的宫内生长速度,也可明显降低EUGR的发生率。
王素娟邵肖梅姚明珠虞乐萍曹云陆国强汪吉梅丁红钱宇荫孟永勤陆春梅
关键词: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
6例李斯特菌败血症患儿的观察及护理
2008年
钱宇荫曹洁
关键词:单核细胞增多充血性皮疹血培养阳性产前发热药物敏感
不同体位鼻饲喂养早产儿的安全性比较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评估不同护理体位对鼻饲喂养早产儿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自身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胎龄〈34周、体重〈2000 g、胃肠营养达到100 ml/kg以上、需鼻饲喂养的早产儿。根据住院号随机确定护理体位的顺序,分别给予仰卧、俯卧、左侧卧和右侧卧位护理。每个体位持续观察2 h,监测患儿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经皮氧饱和度和呼吸暂停次数,并测量胃内潴留量,观察早产儿的状态(入睡、清醒或哭闹)。结果共有26例早产儿完成研究,胎龄(31.2±1.7)周,出生体重(1461±250)g,进行研究时平均日龄(22.3±9.1)天。早产儿在4种体位护理时多数保持安静入睡或清醒,偶有哭闹但易于安抚,护理过程中心率、经皮氧饱和度和血压均无显著变化。婴儿在仰卧、左侧卧和右侧卧时呼吸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波动在50~55次/min,而俯卧位时呼吸由开始的(54.1±6.1)次/min逐步下降至2 h的(49.1±7.2)次/min(P〈0.001),低于其他体位(P〈0.05)。在2 h的体位护理期间,仰卧位体温平均37℃,其余3个体位体温平均上升0.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产儿喂养1 h后仰卧、俯卧、左侧卧和右侧卧的胃内潴留量分别为(3.2±2.9)、(1.8±2.4)、(5.3±3.4)和(2.9±2.2)ml/kg,左侧卧位显著高于其他体位(P〈0.001);2 h后胃内潴留量分别为(1.1±1.8)、(0.1±0.2)、(1.7±2.2)和(0.8±1.4)ml/kg,左侧卧位也显著高于其他体位(P〈0.001)。4种体位中仅仰卧位有1例发生呼吸暂停。结论鼻饲喂养早产儿均能较为安全地采用仰卧、俯卧、左侧卧和右侧卧进行体位护理,俯卧位有利于呼吸平稳、维持体温和促进胃排空,且不会增加呼吸暂停的危险性,左侧卧位不利于胃排空。
金嘉鋆黄丽萍曹洁钱宇荫刘江勤
关键词:体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