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青山
- 作品数:4 被引量:92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退变椎间盘中NF-κB、MMP-13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2
- 2009年
- 目的探讨退变椎间盘组织中的核转录因子-κB(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表达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为研究椎间盘退变的病因和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退变椎间盘组织(退变椎间盘组)中NF-κB、MMP-13表达,并与8例(创伤椎间盘组)正常椎间盘组织比较。结果病变椎间盘组椎间盘组织NF-κB、MMP-13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创伤椎间盘组(均P<0.01);MMP-13与NF-κB表达呈正相关(r=0.733 0,P<0.01)。结论NF-κB、MMP-13可能在椎间盘组织退变中起重要作用。MMP-13产生与NF-κB的活化呈一定的相关性。
- 吴庆能雷刚刚钟青山李世平
- 关键词:核转录因子-ΚB基质金属蛋白酶13退变椎间盘
- 羧甲基纤维素凝胶敷料治疗浅二度皮肤损伤创面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羧甲基纤维素凝胶敷料治疗浅二度皮肤损伤创面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4月就诊于创伤骨科96例的骨折伴浅二度皮肤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用羧甲基纤维素凝胶敷料治疗,对照组患者用传统纱布敷料包扎,所有患者均在创面愈合后(3~5)d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时患者疼痛程度、骨科术后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7.3±2.0)d,对照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9.3±1.9)d,两组的疼痛评分分别为(1.7±0.7)分和(2.6±1.0)分,术后两组患者均无感染。结论羧甲基纤维素凝胶敷料治疗能缩短浅二度皮肤损伤创面愈合时间,使手术时皮肤条件达到或接近Ⅰ类切口,避免了术后感染;减轻患者换药时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对换药的依从性。
- 闵燕钟青山吁芬李莎
- 关键词:损伤创面疼痛评分
- 微创跗骨窦小切口手法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被引量:78
- 2017年
- 目的 探讨微创跗骨窦小切口结合多种复位手法联合接骨板及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21例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龄25 ~ 63岁,平均39.3岁.Sanders分型:Ⅱ型16例,Ⅲ型5例.采用微创跗骨窦小切口结合多种复位手法复位关节面,以接骨板及经皮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采用方差分析对术前、术后3d、术后3个月的跟骨宽度、B(o)hler角、Gissane角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的踝-后足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21例患者术后获6~24个月随访,平均13.4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皮缘坏死和感染、腓骨长短肌腱鞘炎,未出现骨折移位或内固定失败等情况.骨折愈合时间9~11周,平均10.5周,未发生畸形愈合.与术前相比,术后3 d和末次随访时跟骨宽度(F=25.62、38.90)明显降低,B(o)hler角(F=440.24、272.42)和Gissane角(F=91.86、43.74)明显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术后3 d相比,末次随访时跟骨宽度、B(o)hler角和Gissane角的变化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6、1.35、2.60;P值均>0.05).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学会踝-后足评分:优10例,良7例,可4例.结论 微创跗骨窦小切口手法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复位固定可靠、无切口并发症等优点,尤其适宜老年患者及局部软组织损伤严重者.
- 陈明邓葵曾晚辉曾敬军钟青山韩智敏
- 关键词: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微创
- 骨搬移的围手术期护理
- 目的 探讨骨搬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5年1月~12月我院行骨搬移术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和信息支持,术中给予手术协助,术后给予细致护理,预防感染,根据患肢感觉和活动情况进行适当骨搬移和功...
- 钟青山
- 关键词:骨搬移护理围手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