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红继

作品数:18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波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儿童
  • 5篇小儿
  • 5篇腹腔
  • 5篇腹腔镜
  • 4篇治疗儿童
  • 4篇手术
  • 4篇尿道
  • 4篇尿道下裂
  • 4篇腹股沟
  • 3篇原发性
  • 3篇鞘状突
  • 3篇腹股沟疝
  • 2篇阴茎
  • 2篇隐匿
  • 2篇治疗小儿
  • 2篇乳膏
  • 2篇输尿管
  • 2篇术后
  • 2篇尿道成形
  • 2篇尿道成形术

机构

  • 15篇宁波市妇女儿...
  • 3篇浙江省宁波市...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8篇钟红继
  • 10篇王复然
  • 10篇陈易
  • 8篇赵军锋
  • 7篇金志昌
  • 6篇李炎
  • 2篇诸建明
  • 2篇施展
  • 1篇何建华
  • 1篇黄柳明
  • 1篇金惠铭
  • 1篇樊彩斌
  • 1篇俞承忠
  • 1篇李龙
  • 1篇刘宝富
  • 1篇林杰
  • 1篇杨洪涛

传媒

  • 4篇中华小儿外科...
  • 3篇中华男科学杂...
  • 2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浙江医学
  • 1篇温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2005年浙...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 2篇200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阴囊切口且不结扎鞘状突在可触及型隐睾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通过对可触及型隐睾采用单阴囊切口且离断不结扎鞘状突行睾丸下降固定的手术方法的应用,探讨此方法的可行性及近期效果观察。方法:通过一项回顾性研究,纳入从2015年1~12月间因隐睾入院手术的病例:可触及型隐睾109例(125侧)(A+B组);未触及型隐睾15例(C组)。前者采用单阴囊切口+近内环口高位离断鞘状突(未结扎)睾丸下降固定(A组,53例,61侧)或标准腹股沟阴囊双切口睾丸下降固定(B组,56例,64侧),后者腹腔镜探查(C组)。分析单阴囊切口睾丸固定术在可触及型隐睾中的治疗成功率、术后近远期并发症、斜疝或鞘膜积液的发生(复发),以及单、双切口(A、B组)治疗可触及型隐睾中相关参数的比较。结果:可触及型隐睾患儿中位年龄1.4(0.6~11.0)岁。A组:中位年龄1.5(0.6~7.0)岁。隐睾侧别:左24例,2例伴有鞘膜积液;右20例,1例伴有鞘膜积液,2例术中增加腹股沟切口;双侧9例,1例右侧术中增加腹股沟切口。治疗成功率为95.1%(58/61)。B组:中位年龄1.4(0.8~11)岁。隐睾侧别:左27例;右22例,3例伴有腹股沟斜疝;双侧7例,1例术后右侧睾丸回缩。两组中鞘状突未闭合率80.8%(101/125)。未触及型隐睾C组15例全部腹腔镜探查:2例睾丸先天缺如;6例睾丸发育不良且切除;3例在内环口呈"窥视",改普通双切口术;4例腹腔镜手术固定。切口愈合良好,无睾丸萎缩,无斜疝或鞘膜积液发生(复发)。结论:单阴囊切口且不结扎鞘状突治疗可触及型隐睾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法,且不结扎鞘状突未增加发生斜疝或鞘膜积液的风险。
陈易赵军锋王复然李炎施展钟红继诸建明
关键词:隐睾鞘状突睾丸固定术鞘膜积液结扎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在尿道下裂手术中的应用
2007年
目的总结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Snodgrasss术)治疗尿道下裂的经验。方法23例尿道下裂患儿(阴茎体型19例,阴茎阴囊型4例)行Snodgrass尿道成形术,其中5例阴茎下弯明显者先行阴茎背侧折叠;术后尿道置管10~14d;拔管后常规行前尿道扩张。结果23例随访3~8个月,阴茎外观满意,无下弯;尿道开口于阴茎头顶,呈纵行裂隙状,排尿通畅,无尿道狭窄。术后发生尿瘘3例。结论Snodgrass尿道成形术可应用于近远端型及部分有阴茎下弯的尿道下裂患儿。
金志昌钟红继
关键词:尿道下裂SNODGRASS术
尿道下裂术后尿瘘的处理
目的总结尿道下裂术后尿瘘的处理经验,介绍实用可行的方法和相关处理。方法收集2001年3月-2005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38例尿瘘病例,年龄14 月-13岁,平均4.6岁,其中普通型尿瘘33例,复杂型尿瘘5例,分别采用结扎覆...
钟红继金志昌樊彩斌
关键词:尿道下裂术
文献传递
应用腹腔镜治疗小儿对侧未闭隐匿性鞘状突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通过对小儿单侧腹股沟斜疝经腹腔镜与开放手术诊治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腹腔镜技术对对侧未闭隐匿鞘状突病例的诊治及其与异时性腹股沟斜疝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在两个医疗中心分别经腹腔镜和普通开放手术治疗的单侧腹股沟斜疝的患儿病例,分别为2855例和2538例。统计分析患儿性别、年龄、单侧斜疝发病部位;腹腔镜发现对侧未闭的隐匿鞘状突(contralateral patent processus vaginalis,CPPV)病例数;普通开放术后对侧异时性腹股沟斜疝(metachronous inguinal hernia,MIH)病例数及间隔时间;两组术后斜疝的复发率。分别统计分析相关参数进行比较。结果开放组共2538例,男83.6%,女16.4%;平均年龄(2.45±2.18)岁;右侧66.0%,左侧34.0%。MIH组共62例,男51例,右侧MIH26例,左侧MIH25例,MIH发生率2.4%;女11例,右侧MIH4例,左侧MIH7例,MIH发生率2.6%。隐匿平均时间间隔为(18.71±13.80)个月。术后复发率1.02%,复发平均时间(9.93±8.58)个月。腹腔镜组共2855例,男82.5%,女17.5%;平均年龄(2.44±2.15)岁;右侧60.4%,左侧39.6%。CPPV共1469例(51.5%),右侧CPPV603例(41.0%),左侧CPPV866例(59.0%)。侧别和性别在CPPV发病率上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3.4%比50.2%;50.7%比55.1%,P〉0.05)。术后复发率0.25%,相比开放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x^2=13.42,P〈0.01)。复发平均时间(6.43±3.99)个月,相比开放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4,P〉0.05)。腹腔镜组发生MIH3例。MIH/CPPV的风险率比(RR)为0.05(95%CI:0.03~0.06)。结论腹腔镜下治疗小儿单侧腹股沟斜疝相比普通开放手术,斜疝复发率及MIH的发生率明显减少。腹腔镜技术在治疗单侧腹股沟斜�
陈易赵军锋林杰杨洪涛王复然钟红继
关键词:腹股沟疝腹腔镜检查鞘状突
应用梯状手术策略治疗儿童先天性隐匿阴茎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梯状手术策略治疗儿童先天性隐匿阴茎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手术的患儿(年龄18个月至12岁,平均5.7岁)为研究对象,其中轻度9例,中度32例,重度11例。该梯状手术策略包括5个基本步骤:切开狭窄环、脱套阴茎皮肤、固定阴茎根部皮肤、覆盖阴茎体和整形缝合包皮。前瞻性收集患儿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2例患儿接受了梯状策略的手术治疗。其中20例需修剪并重塑包皮系带;27例增加了阴茎阴囊连接部切口;分别有8例和11例运用了“渐进性阴囊转移皮瓣”和“转移性带蒂包皮皮瓣”;44例重塑了阴茎阴囊角。手术时间40~100min;出血量5~30ml;术后住院3~6d。术后早期1例切口出血,5例切口感染;3~6个月复查,2例阴茎体回缩,2例腹侧包皮冗余,1例阴茎下弯,其余总体阴茎外形美观。结论:应用梯状手术策略治疗儿童先天性隐匿阴茎,操作简单,创伤较小,术后外形美观。
王复然钟红继陈易赵军锋李炎
关键词:阴茎疾病泌尿外科手术儿童隐匿阴茎
改良Lich-Gregoir手术治疗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效果观察(附29例报告)
2008年
目的探讨改良Lich-Gregoir手术在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改良Lich-Gregoir手术治疗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29例(42侧输尿管)。改良主要采取输尿管入口处膀胱肌层做倒"Y"形切口,使之更好地覆盖入膀胱处的输尿管。结果术后住院时间5 ̄7 d,术后4 ̄6个月时查VCUG,显示40侧反流完全消失,2例术后仍有反流的患儿中,1例术后1年反流消失,另1例术后18个月再次手术成功。1例双侧手术的患儿术后出现尿潴留,留置导尿管1周后恢复。所有病例均未出现梗阻。手术治愈率为97.6%。结论改良Lich-Gregoir术式治疗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简单、安全、可靠。
金志昌钟红继樊彩斌
关键词:输尿管膀胱输尿管反流
尿瘘手术83例治疗回顾被引量:2
2012年
我院2000年1月1日至2011年10月1日共收治尿瘘患儿83例,现报告如下。
王复然钟红继陈易
关键词:疗效
0.1%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儿童原发性包茎的疗效分析
<正>目的:评价0.1%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儿童原发性包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在笔者门诊就诊的148例原发性包茎患儿为研究对象,年龄为3月~12岁。治疗前的包皮可回缩性(Kikiros分级)...
王复然钟红继陈易赵军锋李炎
关键词:糠酸莫米松乳膏原发性疗效分析
文献传递
小儿睾丸肿瘤25例临床分析
2008年
目的总结小儿睾丸肿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5例小儿睾丸肿瘤的临床资料,多以睾丸无痛性肿块(92%)就诊:卵黄囊瘤16例(64%),畸胎瘤8例(32%),精原细胞瘤1例(4%)。结果25例采用睾丸肿瘤根治术。4例睾丸卵黄囊瘤接受淋巴清扫术。16例卵黄囊瘤病例术后化疗1 a,2例死于肿瘤转移。结论小儿睾丸卵黄囊瘤为Ⅰ期时,经腹股沟高位精索睾丸切除可望治愈。对2岁以上病例应化疗1 a,以提高治愈率。
金惠铭俞承忠钟红继金志昌
关键词:睾丸肿瘤小儿
儿童腹股沟疝和鞘膜积液术后继发性隐睾原因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儿童腹股沟疝和鞘膜积液术后继发性隐睾的形成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手术的男性腹股沟疝和鞘膜积液患儿,鉴别出因隐睾再次手术的患者。误诊和手术操作不当导致的医源性隐睾及回缩睾丸排除在外。结果:近15年,我院共手术治疗男性腹股沟疝和鞘膜积液患儿12 849例,17 295侧。其中,8例患儿共9个继发性隐睾(占0.052%)符合标准并纳入研究。初次手术年龄1~8岁;出生体质量1.6~3.7 kg;术后发现隐睾的时间间隔为5.5~75个月;早产儿2例,足月儿6例;左侧4例,右侧3例,双侧1例;8个睾丸位于腹股沟下方,1个位于阴囊上极。亚组分析显示,腹腔镜和开放手术(分别占0.067%和0.029%)、腹股沟疝和鞘膜积液(分别占0.062%和0.022%)以及左右侧(分别占0.074%和0.038%)之间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腹股沟疝和鞘膜积液术后继发性隐睾是一种少见并发症,其发生机制还不完全明确,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陈易王复然钟红继赵军锋李炎施展
关键词:腹股沟疝鞘膜积液腹腔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