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龙
- 作品数:36 被引量:139H指数:7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98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与退变性椎管狭窄症采用单开门椎板成形术临床及影像学比较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比较退变性颈椎管狭窄症(CDS)和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结合ARCH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的节段性OPLL(OPLL组)及多节段CDS(CDS组)共78例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手术失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颈椎活动度的变化等。结果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及Cobb角(C2-7)丢失值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神经功能改善率及手术并发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PLL及CDS患者采用该术式均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OPLL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以及颈椎活动度丢失均大于CDS患者。
- 于凤宾陈德玉王新伟陈宇郭龙陶德刚黄飞
- 关键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椎板成形
- 早期清创闭合负压引流治疗颈椎后路术后切口感染的疗效观察
- 2014年
- 目的观察早期清创闭合负压引流术治疗颈椎后路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06年5月至2012年5月,共收治的9例颈椎后路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早期行清创术,术中使用闭合负压引流术保持切口密闭状态,接负压引流冲洗6~8天,拆除装置后予切口缝合,切口内留置真空负压引流管,外接真空负压引流瓶,2~3天后拔除,9~12天后拆线。结果 9例患者切口均完全愈合,随访6~18个月,颈部切口愈合,无窦道形成。结论早期清创闭合负压引流术治疗颈椎后路术后切口感染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郭龙陶德刚王佳孜黄飞朱新宏赖爱宁
- 关键词:切口感染颈椎后路手术早期清创
- 胸腰椎骨折手术时机与椎体高度丢失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不同手术时机对术后椎体高度丢失的影响。方法选择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椎骨折98例(TLICS系统评分≥4分),按伤后手术时间分为A、B 2个实验组进行比较。结果 98例获随访13-36个月,观察2组术前、术后1周内椎体高度的恢复情况,观察到2组术后椎体高度较术前均显著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相比较,1年以上拆除内固定,B组术后椎体高度丢失程度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严重的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有显著的疗效;48 h内手术的患者术后椎体高度的丢失程度明显少于48 h后手术者。
- 佘建华黄飞赖爱宁郭龙陶德刚于凤宾
-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手术时机
- 骨保护素基因多肽性与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相关性研究
- 目的寻评估骨保护素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绝经后女性338例骨质疏松的患者及367例骨量正常对照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L2~L4)、髋部(股骨粗隆及股骨颈)的骨密度,对基因组DN...
- 于凤宾黄晓星缪绵浩郭龙陶德刚
-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密度骨保护素基因变异绝经后女性
- 文献传递
- 后踝骨折复位固定对踝关节骨折伴脱位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8年
- 目的比较踝关节骨折治疗中后踝骨折内固定与否的疗效,探讨后踝骨折固定对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手术治疗56例累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患者,36例进行后踝复位内固定(后踝内固定组),20例未进行后踝内固定(后踝非固定组)。术后按Olenud-Molander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进行评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5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两组各有1例开放伤患者因术前皮肤软组织条件差,术后伤口浅表感染,经抗感染、换药后完全愈合。踝关节骨折均愈合。后踝非固定组5例胫距关节未完全复位,二次行后踝复位固定后获得完全复位。术后1年Olenud-Molander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分:后踝内固定组优24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94. 44%(34/36);后踝非固定组优8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90. 00%(18/20);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后踝骨折复位固定对稳定踝关节有影响,应重视后踝骨折的处理。
- 朱新红陶德刚黄飞于凤宾赖爱宁郭龙
- 关键词:后踝骨折稳定性
- 股骨中下段骨折合并同侧隐匿性股骨近端骨折的漏诊分析和治疗被引量:5
- 2013年
- 股骨中、下段骨折伴同侧股骨近端骨折(股骨颈、粗隆间和粗隆下骨折)是临床较少见的节段性股骨骨折,属于复杂股骨骨折,其发生率占股骨干骨折的2.3%~9%,漏诊率也较高,因多为高能量损伤,常常合并有多发伤,病情危重,临床医生往往重视主要病情的抢救,特别是急诊开放伤时,往往忽略隐性没有移位或很小移位的、在X线片不易发现的股骨近端骨折,现随着高能量损伤病例的不断增加,本组病例也在渐多,目前在诊治方面也还存在许多仍在探讨的问题。我院自2008年7月至2012年12月收治20例股骨中下段骨折合并同侧隐匿性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现对这类损伤诊治进行探讨。
- 朱新红黄飞陶德刚赖爱宁郭龙王佳孜陈冰
- 关键词:股骨中下段骨折股骨近端骨折隐匿性漏诊分析同侧复杂股骨骨折
- 选择性利用游离皮瓣修复手、腕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
- :探讨多种游离皮瓣精细修复手、腕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针对手腕部的缺损面积及形状等特点,对比分析皮瓣部位的质地、纹地,选取与手腕部相近似5种游离皮瓣进行精细修复187例.缺损部位:单纯手掌部软组织42例;...
- 黄飞于凤宾赖爱宁朱新宏郭龙
- 关键词:游离皮瓣移植临床疗效
- 切开复位斜T形桡骨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移位的锁骨外侧端骨折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斜T形桡骨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移位的锁骨外侧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9例移位的锁骨外侧端骨折采用切开复位斜T形桡骨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29例获得随访6~18个月,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0—24周。疗效评定根据Hardegger等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25例,良4例。结论移位的锁骨外侧端骨折采用切开复位斜T形桡骨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可获得良好的l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郭龙陶德刚王佳孜黄飞朱新宏赖爱宁
- 关键词:锁骨外侧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 微型钢板治疗铲土者骨折1例
- 2014年
- 笔者于2013-08-05诊治铲土者骨折1例,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报道如下。1病例报道患者,男,22岁,因抛重物时扭伤致颈部疼痛、活动受限4 d入院。查体:表情痛苦,颈部呈僵直状,C7棘突压痛明显,颈椎前屈、后伸、侧屈、旋转活动明显受限,双肩关节活动时亦感颈部牵拉痛。颈椎X线片及CT提示:C7棘突体部骨折,后方骨块向下移位明显,骨折线未累及椎板;
- 陶德刚于凤宾郭龙
- 关键词:微型钢板内固定颈部疼痛颈椎管骨折线颈椎稳定性
- 胸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指背侧缺损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应用胸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指背侧缺损的疗效观察。方法局部麻醉下按皮肤血管走行方向切取胸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并留取血管蒂,修复指背侧缺损。结果本组18例患者,仅1例出现皮瓣远端部分坏死,术后经4—6周随访,临床疗效好。结论采用胸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指背侧缺损,皮瓣成活率高,外形美观,手术操作简单易行,临床疗效好。
- 董德胜朱亚中周嵘于凤宾郭龙
- 关键词:胸部皮瓣缺损手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