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志祥

作品数:23 被引量:72H指数:6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高等学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8篇手术
  • 6篇动脉
  • 5篇心脏
  • 4篇心肌
  • 4篇心肌缺血
  • 4篇缺血
  • 4篇房颤
  • 3篇心肌缺血再灌
  • 3篇心肌缺血再灌...
  • 3篇心肌缺血再灌...
  • 3篇再灌注
  • 3篇再灌注损伤
  • 3篇置入
  • 3篇缺损
  • 3篇缺血再灌注
  • 3篇缺血再灌注损...
  • 3篇间隔缺损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3篇灌注损伤

机构

  • 2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阜阳市第二人...

作者

  • 22篇郭志祥
  • 17篇葛圣林
  • 13篇张成鑫
  • 5篇李峰
  • 5篇张士兵
  • 4篇车轰
  • 4篇龚文辉
  • 4篇冯俊波
  • 4篇何维来
  • 4篇周汝元
  • 3篇汪欢
  • 2篇林敏
  • 2篇葛建军
  • 2篇林先和
  • 2篇张硕
  • 1篇高晴云
  • 1篇胡运涛
  • 1篇韦德宇
  • 1篇丁永兴
  • 1篇张飞

传媒

  • 3篇安徽医药
  • 2篇山东医药
  • 2篇安徽医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中华解剖与临...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 1篇中国心脏大会...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07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及炎症因子的表达变化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观察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及炎症因子的表达变化。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A、B组各15只,A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进行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B组仅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下穿线。于缺血前即刻、缺血30 min及再灌注30、60、120 min时记录心率(HR)和平均血压(MAP),并计算心肌氧耗指数(RPP);分别于以上时点采血,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IL-1、IL-6、TNF-α;最后处死取心肌组织,观察其病理变化。结果与B组比较,A组同时点MAP和RPP降低,心肌组织及缺血再灌注各时点血清IL-1、IL-6、TNF-α水平均升高(P均<0.05);HE染色示,A组大鼠心肌组织结构紊乱,细胞核不规则,可见炎性细胞浸润。结论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血流动力学即产生变化,全身和心肌组织局部的炎症因子表达明显升高。
郭志祥汪欢张成鑫葛圣林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血流动力学炎症因子
“一站式”杂交手术及单纯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分析总结“一站式”杂交手术及单纯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经验。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手术治疗Stanford B型夹层30例,其中28例患者于发病后2周施行腔内隔绝术。其中近端锚定区不足(锚定区<15 mm)的患者2例,1例夹层累及左锁骨下动脉,另1例夹层第1破口距离锁骨下动脉开口处距离5 mm。施行“一站式”杂交手术者,先进行“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转流术”,然后进行腔内隔绝术,封闭夹层破口及左锁骨下动脉。结果术中放置血管支架30个,所有患者手术成功,术后进入ICU监护12 h,无严重并发症,痊愈出院。术后1个月复查主动脉CTA,显示支架位置良好,转流血管通畅,夹层大部分血栓化。结论腔内隔绝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创伤小,效果良好,并发症少;对于近端锚定区不足的Stan-ford B型夹层患者,“一站式”杂交手术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冯俊波葛圣林周汝元李峰张士兵何维来张成鑫车轰郭志祥胡运涛
关键词: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
右室双腔心的外科治疗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总结右室双腔心的解剖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9月-2014年6月手术治疗76例右室双腔心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低温、浅低温体外循环下施行根治手术.58例采用三尖瓣径路+右室流出道径路(A组),18例采用单纯三尖瓣径路或合并肺动脉径路(B组).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7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停机困难、大出血等情况发生.A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术后24 h平均多巴胺用量、辅助通气时间、术后24 h引流量和右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而疏通术后收缩压差、主动脉阻断时间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全组无一例死亡.术后并发低心排血量综合征5例,严重心律失常6例,呼吸功能衰竭1例,经对症处理后均治愈.7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13年,平均4.26年.所有患者无死亡,心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熟练掌握右室双腔心的病理解剖、正确有效地疏通右心室腔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通过三尖瓣或右心室流出道均可解除右室双腔心梗阻,但三尖瓣径路可获得更好的近远期效果.
葛圣林车轰周汝元何维来张士兵李峰张成鑫冯俊波郭志祥
关键词:右室双腔心室间隔缺损异常肌束手术径路
瓣膜置换同期改良迷宫射频消融术治疗瓣膜性心脏疾病合并房颤的临床效果评价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同期改良迷宫射频消融术治疗瓣膜性心脏疾病合并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的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6例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的病人接受了心脏瓣膜置换联合双极射频消融术。术前心电图确诊房颤心律,超声心动图确诊为心脏瓣膜疾病。比较病人术前及术后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资料。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人。窦性心律术后即时为100%(66/66),出院时为90.9%(60/66),术后六个月时为84.8%(56/66)。术后病人左房内径(45.3±4.8)mm、左室内径(47.3±3.5)mm减小明显(P<0.05),射血分数明显升高(60.8±3.1)(P<0.05),心功能明显改善(45/21)(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改良迷宫射频消融术治疗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安全简便且近期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郭志祥张成鑫葛圣林
关键词:心脏瓣膜假体植入心脏瓣膜成形术
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右心耳CD11b、IL-6和TNF-α基因的表达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观察慢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右心耳中性粒细胞黏附因子11b(CD11b)、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表达的改变。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测定心房组织中CD11b、IL-6和TNF-α的mRNA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评价IL-6和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窦性心律组相比,慢性房颤组CD11b、IL-6和TNF-α的mRNA表达显著增加。心房肌细胞IL-6和TNF-α的表达强度也显著大于窦性心律组。结论慢性房颤患者心房组织CD11b、IL-6和TNF-α的mRNA表达显著增加,炎症反应可能是房颤发生和维持的因素之一。
郭志祥葛圣林周汝元林敏葛建军高晴云张士兵张飞李峰
'一站式'Hybrid手术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初步体会--附5例报道
目的:初步探讨'一站式'Hybrid技术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应用价值及临床近中期疗效。方法:自2013-05至2014-03,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血管外科一病区共计5例接受'一站式'Hybrid手术...
葛圣林张成鑫林先和张士兵何维来李峰郭志祥冯俊波车轰
曲美他嗪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目前关于曲美他嗪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VR)的干预作用研究较少,且机制尚不明确。文中旨在探讨曲美他嗪对大鼠MI/R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文中旨在建立MI/R大鼠模型,通过Tunel染色及免疫印迹法观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通路蛋白表达量的变化。方法40只大鼠中随机抽取10只仅做假手术作为对照组,其余30只建立MI/R模型,随机分为MI/R组(同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等体积葡萄糖溶液,腹腔注射等体积DMSO溶液)、曲美他嗪组(在缺血30min时尾静脉注射曲美他嗪葡萄糖溶液)、曲美他嗪+AC490组(在缺血30min时尾静脉注射曲美他嗪葡萄糖溶液,并腹腔注射AG490 DMSO溶液),每组10只。检测各组氧化应激指标;Tunel染色法检测心肌组织细胞凋亡率;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子3(JAK2)、p-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子3(STAT3)、p-STAT3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曲美他嗪组比较,MI/R组心肌组织丙二醛含量升高,SOD含量降低(P<0.05);与曲美他嗪组比较,曲美他嗪+AG490组心肌组织丙二醛含量升高,SOD含量降低(P<0.05)。与对照组、曲美他嗪组心肌组织细胞凋亡率[(6.87±0.82)%、(12.07±2.30)%]比较,MI/R组[(23.10±4.77)%]明显升高(P<0.05);与曲美他嗪组比较,曲美他嗪+AG490组心肌组织细胞凋亡率[(16.61±3.12)%]明显升高(P<0.05)。与MI/R组比较,曲美他嗪组心肌组织p-JAK2/JAK2、p-STAT3/STAT3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与曲美他嗪组比较,曲美他嗪+AC490组p-JAK2/JAK2、p-STAT3/STAT3明显降低,(P<0.05)。结论曲美他嗪可减轻MI/R大鼠氧化应激反应,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有关。
鲁成昊张成鑫郭志祥葛圣林
关键词:曲美他嗪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改良迷宫消融术后早期房颤复发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2024年
探究瓣膜置换同期改良迷宫消融术(CMP-Ⅳ)后房颤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我科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同期行瓣膜置换与CMP-Ⅳ手术的患者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潜在危险因素后,使用后向消除法进行逻辑回归构建预测模型,再将模型可视化。对模型进行区分度、校准度评价,并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年龄越大、术前持续性AF、术前心功能差需口服地高辛等强心药物以及同期双瓣置换是瓣膜置换同期CMP-Ⅳ术后早期AF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由后向消除法构建出的模型AIC为69.34。模型的AUC为0.911(0.847~0.976),Hosmer–Lemeshow检验后的χ2=4.570,p=0.206,三折交叉验证后,得出平均的AUC为0.844,灵敏度为0.815,特异度为0.676,提示模型具有优秀的区分度、高校准度以及具有可外推性。结论 年龄、术前房颤类型、术前口服地高辛和手术类型是预测瓣膜置换同期CMP-Ⅳ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出的列线图可以为临床上高危复发的患者提供更可靠的治疗方案。
王哲郭志祥杨平黄露张硕
关键词:房颤复发影响因素
双侧肺动脉切开取栓术在急性肺栓塞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9年
通过回顾性分析13例体外循环下双侧肺动脉切开取栓术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体外循环下双侧肺动脉切开取栓术是一种治疗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的有效治疗方法,对于合并有下肢深静脉血栓者可同期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手术效果良好,无再发血栓。
龚文辉张成鑫许金国郭志祥刘状葛圣林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急性肺动脉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腔静脉滤器置入体外循环
三尖瓣成形术后三尖瓣反流进展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测模型探索
2024年
旨在探讨二尖瓣手术同期修复三尖瓣后三尖瓣反流进展的危险因素,并基于这些因素开发预测模型。方法 本回顾性研究涵盖了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间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诊断为二尖瓣瓣膜病变的患者。根据术后三尖瓣反流进展情况,将患者分为WTR(反流进展)组(41例)和NWTR(无反流进展)组(121例)。通过对这两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识别术后三尖瓣反流进展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性别、多项血液生化指标、术前心脏状况与三尖瓣反流进展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揭示性别(OR=3.808),术前房颤(OR=4.429),术前左房内径(OR=5.921),术前中度及以上三尖瓣反流(OR=7.173),以及术前肺动脉收缩压(OR=1.075)是主要危险因素。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9266(95% CI:0.8870-0.9662),模型的敏感度为72.1%,特异度为84.3%。结论 女性、术前房颤、术前中度及以上三尖瓣反流、术前肺动脉收缩压、术前左房内径是二尖瓣手术后三尖瓣反流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该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效果良好,可用于指导临床上对这些高风险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和干预,以降低二尖瓣手术后三尖瓣反流的风险。
杨平郭志祥王哲黄露张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