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怡文
- 作品数:41 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新型外用避孕药南德士对SD大鼠出生前后子代的生长发育毒性
- 目的研究SD孕鼠在致畸敏感期接触新型外用避孕药顶体酶抑制剂南德士后,对胎鼠有无致畸性以及对子代的发育、行为及生殖功能的影响。方法南德士的临床拟用途径为经阴道给药,考虑到这种非常规给药途径的特殊性以及避孕药应用的特殊时效性...
- 郑怡文毕洁马玺里田逸君张天宝袁伯俊
- 关键词:避孕药发育毒性围产期
- 文献传递
- 红景天苷注射液遗传毒性的研究被引量:12
- 2009年
- 目的:检测红景天苷注射液的遗传毒性。方法:应用微生物回复突变实验(Ames实验,5 000、500、50、5.0、0.5μg/皿)、体外培养CHO细胞染色体畸变实验(2 0001、000、500μg/mL)和小鼠骨髓微核实验法(1 500、750、375μg/kg)检测红景天苷注射液的遗传毒性。结果:红景天苷注射液对鼠伤寒沙门菌无致突变性,对体外培养CHO细胞染色体无致畸变作用,对ICR小鼠无诱发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效应,三个实验结果均呈阴性。结论:红景天苷注射液不具有遗传毒性。
- 朱玉平张天宝万旭英马玺里田逸君郑怡文朱江波
- 关键词:遗传毒性试验AMES实验微核实验
- 复脑苏对孕鼠致畸性的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背景与目的:评价复脑苏在妊娠期的毒性。材料与方法:用82只SD大鼠孕鼠,分为3个不同剂量的复脑苏(7.5mg/kg、15.0mg/kg、30.0mg/kg)实验组,同时设阴性对照组(0.85%NS),每组19~21只孕鼠,实验组和对照组给药容量为10ml/kg体重。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均采用尾静脉给药,给药时间为妊娠期第6d^15d。于妊娠第20d处死孕鼠,检查妊娠母体与胎鼠畸形情况。结果:复脑苏在各剂量组的活胎率、死胎率和吸收胎率及致畸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胎鼠体重、身长、尾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平均胎盘重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各实验组除尾椎数和远端趾骨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它骨骼发育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均未观察到母鼠和胎鼠明显的外观、脏器以及骨骼的畸形。结论:复脑苏在本实验剂量(≤30.0mg/kg)下无明显的母鼠毒性和致畸作用,也无明显的胚胎毒性和胎鼠毒性。
- 朱玉平马玺里张天宝万旭英郑怡文毕洁郭美丽朱江波
- 关键词:母体毒性致畸作用胚胎毒性
- 自噬调控是多种疾病的潜在治疗策略
- 细胞自噬主要有三种形式:微自噬、巨自噬和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各种病理生理状态如饥饿也会激发细胞自噬。此外,饥饿诱导的自噬还能通过阻断线粒体诱导的细胞凋亡而对细胞起到保护作用。自噬作用在分化和发育过程中也必不可少。有些疾病...
- 胡金莲谷晓蕾郑怡文宗英袁伯俊陆国才
- 关键词:免疫疗法细胞自噬分子调控机制药物作用
- 文献传递
- NLRP3炎症小体在热应激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 目的:探讨NLRP3炎症小体在热应激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利用野生型及NLRP3炎症小体相关的三种基因敲除小鼠,即NLRP3-/-小鼠、Caspase-1-/-小鼠和ASC-/-小鼠(均为C57BI/6小鼠),分别建立热应...
- 胡金莲陈基快宗英张晓芳郑怡文陆国才
- 关键词:热应激炎症因子基因敲除小鼠
- 文献传递
- HDZ-137的遗传毒性评价(摘要)
- 目的:采用多遗传终点的方法 ,对HDZ-137的遗传毒性进行较系统的研究,揭示其遗传毒性特征,为HDZ-137的临床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鼠伤寒沙门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选用组氨酸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T...
- 田逸君郑怡文朱玉平宗英张晓芳陆国才
- 关键词:遗传毒性AMES试验染色体畸变试验微核试验
- 文献传递
- SMMU1001灌胃对SD大鼠胚胎-胎仔发育毒性的研究
- 目的:参考《药物生殖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要求,应用胚胎-胎仔发育毒性试验的方法 ,检测受孕SD大鼠在妊娠阶段的器官发生期(妊娠第6~15天)给予SMMU1001对妊娠动物、胚胎及胎仔发育的影响。方法:在SD孕鼠妊娠第...
- 郑怡文张青娟胡金莲宗英张晓芳任丽君袁伯俊陆国才
- 关键词:发育程度
- 文献传递
- 甲苯对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的亚慢性毒作用
- 2010年
- [目的]拟通过病理学和生物化学方法研究甲苯对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赋形剂组、低剂量组(75mg/kg体重)、中剂量组(150mg/kg体重)和高剂量组(300mg/kg体重)。采用腹腔注射的方法染毒,注射量为0.01mL/g体重,隔日染毒1次;赋形剂组给予等体积橄榄油,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染毒时间为30d。染毒期满后,断头处死大鼠,取大脑皮层和海马,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超微结构检查;并取海马组织测定谷氨酸转运体的功能。[结果]HE染色发现高剂量组皮层局部神经元及胶质细胞周围轻度空泡变性,部分血管间隙(VR腔)扩张增宽,高剂量组海马也可见部分神经元的空泡变性。神经元排列不规则,未见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本身变性坏死。超微结构检查发现甲苯染毒组海马组织中神经元细胞膜不完整,细胞器(核糖体、高尔基体和线粒体)减少,线粒体脊萎缩,核固缩,核膜不完整,电子致密度增高,染色质呈凝聚团块状分布。皮层组织中部分血管内皮细胞核固缩,核膜不完整,呈凋亡样变化,对照组未发现有上述变化。高剂量组神经细胞谷氨酸转运体功能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下降(P<0.01),下降幅度达49%;其余染毒组与对照组相比,谷氨酸转运体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苯可导致染毒大鼠的脑组织发生病理变化,谷氨酸转运体转运功能受抑制。
- 颜士勇印木泉张天宝陈蓉芳郑怡文
- 关键词:甲苯病理谷氨酸转运体
- 草苔虫内酯对大鼠发育毒性的评价
- 目的 应用标准致畸试验方法,评价草苔虫内酯对SD大鼠的母体毒性、胚胎毒性、胎儿毒性及致畸性.方法 采用SD孕鼠,实验设低、中、高3个受试物剂量组,即0.004 mg·kg-1、0.008 mg· kg...
- 田逸君朱江波毕洁郑怡文马玺里朱玉平张天宝
- 关键词:草苔虫内酯发育毒性致畸
- 雷公藤内酯醇的遗传毒性评价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 观察雷公藤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雷公藤内酯醇的遗传毒性。方法 采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体外培养CHO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检测雷公藤内酯醇的遗传毒性。结果 Ames试验提示在每皿1.6~1 000μg受试剂量下,在加或不加S9代谢活化系统时,受试物对组氨酸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TA97、TA98、TA100、TA102及TA1535所诱发的回复突变菌落数均与溶媒对照的突变菌落数相近。体外培养CHO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 显示0.01、0.02和0.04μg/ml 3个剂量的受试物,对加与不加S9代谢活化系统培养的CHO细胞的染色体畸变率无明显影响。小鼠骨髓微核试验设180、360、720μg/kg 3个剂量,在720μg/kg剂量时,雷公藤内酯醇有诱发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增高的效应。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雷公藤内酯醇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无致突变性,对哺乳动物培养细胞染色体无致畸变作用,720μg/kg剂量下对ICR小鼠有诱发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增高的效应。提示雷公藤内酯醇对人体可能具有潜在的遗传毒性。
- 田逸君郑怡文朱玉平张晓芳宗英陆国才
- 关键词:雷公藤内酯醇致突变试验染色体畸变试验微核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