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周达

作品数:68 被引量:351H指数:9
供职机构:福建省漳州市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卫生厅科研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7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7篇前列腺
  • 15篇腹腔
  • 15篇腹腔镜
  • 12篇取石
  • 11篇手术
  • 11篇输尿管
  • 11篇尿管
  • 11篇结石
  • 10篇切除
  • 10篇切除术
  • 10篇取石术
  • 9篇肿瘤
  • 9篇后腹腔
  • 9篇后腹腔镜
  • 8篇尿道
  • 7篇前列腺癌
  • 6篇电切
  • 6篇肾镜
  • 6篇肾上腺
  • 5篇增生

机构

  • 38篇福建医科大学
  • 17篇福建省漳州市...
  • 13篇漳州市医院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作者

  • 68篇郑周达
  • 49篇庄志明
  • 45篇林海利
  • 44篇许振强
  • 39篇张朝贤
  • 27篇陈森期
  • 26篇林天旗
  • 16篇杨明根
  • 13篇林建贵
  • 9篇刘洪杰
  • 5篇王毅文
  • 5篇沈在雄
  • 3篇周四维
  • 3篇马旭东
  • 2篇黄宇珞
  • 2篇邹宗楷
  • 2篇庄乾元
  • 2篇郑亚才
  • 2篇沈洪武
  • 2篇郑艺淑

传媒

  • 10篇现代泌尿外科...
  • 6篇临床泌尿外科...
  • 4篇中国内镜杂志
  • 3篇福建医药杂志
  • 3篇中国男科学杂...
  • 3篇中国微创外科...
  • 3篇中国循证医学...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中华男科学杂...
  • 2篇河南医药信息
  • 2篇中华泌尿外科...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中国医学工程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医学综述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5
  • 7篇2004
  • 6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2篇1998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腹直肌外侧缘直切口在输尿管取石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1998年
为评估经腹直肌外测缘直切口在输尿管上、中段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报告经腹直肌外测缘直切口取石56例,结果除2例分离过程中出现腹膜损伤外,其余手术顺利,与同期经腰或腹部斜切口取石术进行比较,其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天数、术后切口痛,两者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经腹直肌外测缘直切口具有组织损伤小、术后恢复决、无后遗切口痛等优点,是一种新的治疗输尿管上、中段结石的手术径路。
林海利陈森期郑周达许振强周四维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直切口外科手术
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目标肾盏的选择原则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目标肾盏的选择原则,以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结石清除率。方法 B超引导下以选择最近皮肾距离、穿刺方向指向肾盂、最大可视操作角度等原则行PCNL治疗肾、输尿管结石358例。结果均成功建立皮肾通道,一次穿刺成功331例(92.5%),2次穿刺成功27例(7.5%)。单通道取石324例(90.5%),多通道取石34例(9.5%)。手术时间35~156 min,平均75 min。结石一期取净295例(82.4%),二期取净33例(9.2%),联合ESWL排净30例(8.4%)。出血19例(5.3%),感染14例(3.9%),集合系统损伤10例(2.8%),经积极治疗后痊愈。304例随访3个月~6年(中位时间3.2年),11例结石复发,行ESWL后排出,其余恢复良好。结论选择正确的目标肾盏,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损伤和出血,提高结石清除率。
林海利郑周达刘宏杰沈在雄张朝贤杨明根
关键词:肾结石经皮肾镜
长期导尿致膀胱颈部、精囊、阴囊瘘1例报告
2003年
1病例报告患者,男,42岁,因车祸致T11~T12压缩性骨折并截瘫,大小便失禁,伤后一直保留导尿,10个月前出现右阴囊溢尿,偶有溢脓,在外院曾行阴囊手术,术后症状再发,伤口迁延不愈转诊我院,考虑:导尿管之气囊长期压迫引起尿瘘可能,拔除导尿管,行耻骨上膀胱造瘘引流尿液,创口仍不愈合,经膀胱造影证实膀胱颈部阴囊瘘,在愕麻下行瘘管切除术,术中见右侧阴囊有一瘘口,约0.2 cm×0.2 cm大小,瘘管长条状,与附睾粘连相通,由膀胱造瘘管灌注盐水经输精管、附睾由阴囊瘘口流出,予切除阴囊瘘管及附睾,并向上分离输精管至内环处,切断后双道结扎.术后切口愈合良好.随访1 a无复发.
林海利陈森期郑周达
关键词:膀胱颈部精囊阴囊瘘
新型金属导尿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2001年
林海利陈森期郑周达阮敏慧
关键词:适应证
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2例报告
2003年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腹腔镜下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治疗无功能性腺瘤及醛固酮瘤各 1例。结果 本组无并发症 ,效果良好。术中出血约 70 ml,均未输血。术后住院 7~ 11天 ,手术时间约 1.5小时 ,术后 3天开始下地行走。醛固酮瘤的高血压及低钾症状逐渐消失。结论 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手术创伤小 ,术后恢复快 ,住院时间短 。
庄志明郑周达许振强张朝贤陈森期林海利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腹腔镜手术生活质量
靶向沉默Notch1基因对肾透明细胞癌增殖、凋亡及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 探讨RNA靶向沉默Notch1基因对肾透明细胞癌的增殖、凋亡及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rotein kinase B/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设计针对Notch1基因小干扰RNA(siRNA)片段,经脂质体转染入786-0细胞,RT-PCR及蛋白印迹法检测其干扰效果;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TUNEL法分析细胞凋亡,蛋白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procaspase-3及Akt/mTOR信号途径相关蛋白Akt、磷酸化Akt(p-Akt)、磷酸化mTOR(p-mTOR)、磷酸化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Phosphorylation P70 ribosomal protein S6 kinase,p-P70S6K)的表达.结果 Notch1 siRNA转染786-O细胞后,Notch1基因的mRNA、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Notch1 siRNA 0、40、60、80、100、120 nmol/L作用24 h后,786-0细胞的增殖率分别为(98.51±1.33)%、(87.34±2.26)%、(64.72±3.24%)%、(57.68±3.32%)%、(31.91±1.85)%、(19.27 ±2.73)%,随Notch1 siRNA浓度的增加细胞增殖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65,P<0.01).0、40、80、120 nmol/L Notch1 siRNA处理786-O细胞24 h后,凋亡率分别为(7.6±3.8)%、(21.5±4.8)%、(32.3±3.5)%、(46.3±4.7%)%,随着Notch1 siRNA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凋亡相关蛋白Bcl-2、pro-caspase 3的表达下降;干扰Notch1基因后Akt总蛋白未见明显变化,而p-Akt、p-mTOR、p-P70S6K的表达下降.结论 靶向沉默Notch1基因后,可抑制786-O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沉默Notch1基因可通过去磷酸化抑制该Akt/mTOR信号通路.
庄志明林天旗林建贵杨明根刘洪杰郑周达马旭东
关键词:NOTCH1基因小干扰RNA信号通路
他汀类药物与前列腺癌发生风险:一项基于人群的纵向队列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与前列腺癌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符合纳入标准的50~75岁的男性作为研究对象,随访5年。通过比较非他汀类药物组和他汀类药物组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前列腺穿刺活检率、前列腺癌发生率、Gleason评分和5年生存率,探讨他汀类药物与前列腺癌发生风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1391例老年男性符合研究对象选择标准。其中,非他汀类药物组717例,平均年龄为(60.1±4.1)岁;他汀类药物组674例,平均年龄为(60.4±4.2)岁。2组的年龄、合并疾病、前列腺癌家族史和基线期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非他汀类药物组有15例(2.1%)失访,他汀类药物组有13例(1.9%)失访。5年随访期间,非他汀类药物组和他汀类药物组血清总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前列腺穿刺率和前列腺癌发生率均逐渐升高,且非他汀类药物组总的升高趋势较他汀类药物组更明显(P〈0.05)。他汀类药物组中,不同药物亚组之间上述观察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他汀类药物组中确诊为前列腺癌患者的比例低于非他汀类药物组(P〈0.001),患者年龄高于非他汀类药物组(P〈0.001),高组织学分级(Gleason评分≥7)前列腺癌的比例低于非他汀类药物组(P〈0.001)。结论:他汀类药物可能降低前列腺癌发生风险,长期用药的效果更为显著。
杨明根郑周达许振强郑艺淑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他汀类
经脐单孔腹腔镜保留睾丸动脉的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附26例报告)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总结经脐单孔腹腔镜Ivanissevich手术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6例经脐单孔腹腔镜Ivanissevich手术的临床资料。术中应用hamlock夹闭并切断精索静脉11例(hamlock组),应用超声刀凝闭并切断精索静脉15例(UAS组)。结果 26例手术均获成功,睾丸动脉均得以保留。手术时间(23.5±9.8)min,出血量(6.7±4.6)mL,无腹腔脏器损伤或术后大出血等并发症,术后住院(1.69±0.92)d。hamlock组比UAS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P<0.01)。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保留睾丸动脉的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安全可行,随着技术的娴熟、更为高位的分离精索静脉、单孔套管及操作器械的改进和超声刀的应用,使得手术操作更为简单,完全可以取代传统腹腔镜手术成为首选术式。
庄志明许振强郑周达江一心林天旗林建贵沈在雄刘洪杰杨明根
关键词:腹腔镜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睾丸动脉超声刀
后腹腔镜与开放手术行肾上腺醛固酮瘤切除术的疗效比较(附56例报告)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与开放手术行肾上腺醛固酮瘤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腔镜组31例)及开放手术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开放组25例)的临床资料,就两组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开放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住院总费用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具有术中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效果优于开放手术,已经成为肾上腺醛固酮瘤手术的金标准。
庄志明郑周达许振强林天旗王毅文林建贵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腹腔镜术肾上腺肿瘤切除术醛固酮瘤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并发顽固性低血压7例报道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术后顽固性低血压的发生原因及其处理措施,以期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我院于2002年3月-2006年3月有686例前列腺增生行TURP,发生7例顽固性低血压,通过动态检测生命体征、血红蛋白、电解质、血浆胶体渗透压和中心静脉压,给予积极纠正。结果术中出血量400-650 ml,平均510 ml。手术时间140-185 min,平均155.6 min。切除前列腺组织73-114 g,平均91 g。3例前列腺被膜穿孔,另4例静脉窦出血。7例治疗2-6天血压平稳,无一例死亡。结论前列腺腺体太大、手术时间过长、出血过多、水吸收过量导致顽固性低血压,应该是全血性稀释,而不应该只是单纯的低"电解质"血症。
林海利郑周达陈森期许振强庄志明张朝贤
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低血压病因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