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全增
- 作品数:33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全程护理干预对提高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应用体会被引量:1
- 2014年
- 近年来,冠心病发病率迅速上升,受累人群呈年轻化趋势,已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重要疾病。如果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降低冠心病病死率。目前,64排(128层)螺旋CT已经成为冠状动脉病变有效且经济的无创筛查工具[1]。冠状动脉图像易受心理、呼吸、心率等因素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为胸壁软组织及冠状动脉均呈明显阶梯状错层,通过计算机软件处理后也无法修复,此种图像不具有诊断价值。
- 汪令生郑全增吴磊陈义加付传明
- 关键词:全程护理干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 DSA造影技术在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 郑全增周选民
- 右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并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1例并文献复习
- 2014年
- 起源异常属于冠状动脉先天畸形的主要表现形式[1],多数仅在尸检或冠状动脉造影时才被诊断,临床造影检查报告其发生率为1.3%[2]。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增加介入操作难度和降低手术成功率。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增加,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并发冠心病的报道逐年增多,本文报道1例右冠起源异常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成功介入治疗,复习国内文献,总结如何选择合适的导管完成对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患者的介入操作。
- 周明谭利程飞党书毅郑全增
- 关键词:冠状动脉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
- 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腹腔动脉介入治疗的对照研究
- <正>目的分析比较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腹腔动脉介入治疗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比较其手术操作时间、X线照射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依存性并进行统计学处理。材料与方法对本院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临床拟行腹...
- 郑全增徐霖周选民李小力刘梅讯
- 关键词:动脉介入治疗股动脉途径经桡动脉
- 文献传递
-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优化CT检查流程及防控助力“复工复产”稳步推进的实践与探索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索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影像科如何结合院感防控,做好"复工复产"批量CT检查流程的应急优化调整。方法:回顾性总结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复工复产"期间,面对复工复产体检人员众多,筛查医院相对集中的情况,我院影像科结合院感防控,优化CT检查流程所获得的实践经验。结果:优化流程后,疫情期间CT日均检查量为694例,人均检查时间由4 min降为2.5 min,效率提高了37.5%。胸部CT报告出具时间由2 h降为30 min,效率提高了75%。我科102名医务人员均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情况。结论:通过分工定责的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严密高效地检查流程的制定,科学地院感防控及消毒管理方案的执行、员工的后勤保障工作的开展等优化措施,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复杂形势下大批量的体检CT检查,为助力"复工复产"的稳步推进贡献力量。
- 何理付传明徐霖陈文周选民刘超郑克华郑全增
- 关键词:CT扫描
- 64层螺旋CT对左心室功能评价的应用研究
- 周选民刘超郑全增李小力
- 移动DR在床旁重症应用中的一点建议
- 移动DR的成像速度快,影像质量高,拍摄剂量低,可网络化等优点,这在急危重病人的检查中显得非常重要,医生能很快得到影像信息,快速诊断,制定合理的急救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急危重病人的救治成功率,降低了
- 郑全增仇俊华
- 关键词:急危重病人
- 文献传递
- 双能量减影技术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的技术细节
- 双能量(Dual Energy)减影是用高低两种不同的管电压快速连续采集图像的成像技术,对采集图像进行减影处理,除提供标准的(高KV)图像外,还可创建只有软组织或只有骨组织的影像。
- 郑全增仇俊华周选民
- 关键词:双能量减影技术
- 文献传递
- 旋转DSA应用于头颈血管成像中的技术探讨
- 周选民刘梅讯郑全增
- 个性化低剂量对比剂在CTU应用中的探讨
- 目的:探讨个性化剂量对比剂在64排螺旋CT泌尿系造影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搜集我院拟诊为泌尿系统疾病患者60例行CTU检查.均经临床检查排除心、肝、肾功能异常并经其它检查排除尿路梗阻,体质指数(BMI)≥30或体重≥90...
- 郑全增仇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