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士林
-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ILS诊断男性乳腺疾病
- 1996年
- ILS诊断男性乳腺疾病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黄雁萍,邹士林镇江市第二人民医院邵亚娟,汤亚文电脑近红外线扫描(ILS)诊断男性乳腺疾病报道较少。现将我室应用ILS诊断31例男性乳腺疾病的体会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1例均为乳腺专科门诊病人...
- 黄雁萍邹士林邵亚娟汤亚文
- 关键词:乳腺疾病ILS
- p53 PCNA C-erbB-2和nm23在乳腺增生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研究p5 3、PCNA、C erbB 2和nm2 3在乳腺增生症中的表达 ,探讨乳腺增生症癌变趋势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5 6例乳腺增生症中 p5 3、PCNA、C erbB 2和nm2 3的表达。 结果 :p5 3阳性表达率为3 6 % (2 / 5 6 ,2例 p5 3阳性者病理伴有乳腺上皮不典型增生 )。PCNA阳性表达率为 80 3% (4 5 / 5 6 )。C erbB 2阳性表达率为 4 7 8% (2 2 / 5 6 )。nm2 3阳性表达率为 0 % (0 / 5 6 )。p5 3阳性者PCNA、C erbB 2阳性表达率为 10 0 % ,C erbB 2阳性者PCNA阳性表达率为 10 0 %。结论 :(1) p5 3阳性表达可能是乳腺上皮不典型增生的重要特征 ;(2 )PC NA、C erbB 2阳性表达的乳腺上皮细胞可能具有更高的增殖活性。
- 肖秀娣邹士林陆莉
- 关键词:P53PCNAC-ERBB-2NM23乳腺增生症免疫组化方法
- 纤维乳管内视镜在乳头溢液的乳腺疾病中的应用体会(附2653例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乳腺疾病乳管内视镜的诊断价值。方法用纤维乳管镜FVY780纤维乳管镜系统对2653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检查,对可疑病例用活检针取组织活检或定位切除送病检确诊。结果共检出乳头状瘤992例,占37.4%;导管内癌66例,占2.5%;乳管扩张症和乳管炎共1205,占53.8%。结论乳管内视镜检查可以明确乳头溢液的病因,确定病变部位,引导活检或定位切除,提高早期乳腺癌的发现率,是乳头溢液的乳管内疾患诊断的首选方法。
- 吴昕漪高学平张志明佘宏强邹士林陈双龙
- 关键词:乳头溢液活检
- 乳腺癌组织中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探讨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1(TIMP 1)在乳腺癌患者病程进展中的意义。方法对 4 8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癌组织石蜡标本 ,采用标准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 过氧化物酶亲合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TIMP 1的表达情况 ,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4 8例乳腺癌中TIMP 1阳性表达率为 2 9% ;本组患者无腋淋巴结转移者、高分化者、无远处转移者及 5年生存者TIMP 1表达水平低于有腋淋结转移者、低分化者、远处转移者及死亡者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TIMP
- 严志新邹士林肖秀娣
- 关键词:乳腺癌乳腺肿瘤金属蛋白酶类组织抑制剂肿瘤转移免疫组织化学法
- 纤维乳管内视镜检查对乳管内乳头状病变的诊断意义探讨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乳管内乳头状病变行乳管内视镜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乳头溢液患者行乳管内视镜检查,对其中乳管内乳头状病变患者的乳管内视镜下的特点予以分析。结果72例乳管内乳头状病变患者中,单发性乳头状瘤55例,多发性乳头状瘤12例,乳头状瘤病5例。共发现98个病灶,其中30.5%的病灶位于总乳管,44.4%位于乳管的Ⅰ级分支,13.9%位于Ⅱ级分支,位于Ⅲ级和Ⅳ级分支的病灶仅占6.9%和1.4%。病灶距乳头开口的平均距离为2.9 cm。2例患者乳管内视镜检查未见新生物。结论乳管内视镜可以对乳管内乳头状病变作出明确的诊断和定位,乳管内视镜是乳头溢液患者病因诊断的首选方法。
- 吴昕漪邹士林方因佘宏强黄于凡陈双龙
- 电脑近红外扫描诊断乳腺癌207例分析
- 1998年
- 黄雁萍邹士林
- 关键词:乳腺癌近红外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