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太彬
- 作品数:11 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FNA与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
- 目的 比较PFNA(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术和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07/2009-12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骨科收治的37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21例,女16例...
- 宋卫东彭岳文李德邱太彬陈皓
-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人工关节置换
- Charcot关节的外科治疗
- 概述Charcot关节(CN)多发生在合并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患者,以足踝关节多发.以骨折、骨碎裂等骨破坏,继发关节半脱位,中后足、踝关节甚至前足的不稳定为特点.首先由Charcot于1868年报导,出现在梅毒及脊髓痨患者....
- 宋卫东陈皓刘文宙陈炳豪侯念宗邱太彬
- 瘦素在骨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
- 2009年
- 骨关节炎(OA)是一组多病因的关节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为关节软骨破坏和骨赘增生。我们通过检测OA患者与正常人的血清瘦素水平,探讨瘦素在OA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 宋卫东李德彭岳文邱太彬沈慧勇刘尚礼
- 关键词:血清瘦素水平关节炎患者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破坏退行性疾病病理特征
- 瘦素在骨关节炎患者血清及关节液中的差异性表达
- 目的 分析骨关节炎(OA)患者与正常人群的血清及关节液瘦素(Leptin)水平的差异,探讨关节病变程度与血清及关节液瘦素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60例OA患者及27例正常健康人的血清及关节...
- 李德宋卫东彭岳文邱太彬刘尚礼
- 关键词:瘦素骨关节炎酶联免疫吸附法
- 距骨骨折后缺血性坏死与功能预后的关系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分析距骨骨折后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及功能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2009年11月收治12例13足得到随访的距骨骨折的坏死发生率、足踝功能及致残率.按Hawkins分型:Ⅰ型2足,Ⅱ型4足,Ⅲ型5足,Ⅳ型2足.结果 12例随访11~52个月,平均19.6个月.8足出现距骨坏死,3足需处理,其中1足行踝关节融合,1足行距下关节融合,1足行减压植骨;另5足踝关节、距下关节功能良好,无距骨塌陷、骨关节炎表现.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优8足,良2足,可1足,差2足,优良率为77%.结论 距骨骨折脱位后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与骨折的部位及创伤能量相关,但其功能预后与缺血坏死并不相关.
- 宋卫东洪劲松邱太彬王光耀刘尚礼彭岳文沈慧勇
- 关键词:距骨踝损伤骨坏死
- 高糖培养对雪旺细胞增殖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分泌的影响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通过检测高糖培养下雪旺细胞增殖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分泌量的改变,探讨高糖对雪旺细胞的影响。方法:在葡萄糖浓度分别为10、30、60mm/L的培养基中培养雪旺细胞,分别于24、48、72h,用CCK-8检测雪旺细胞增殖,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液VEGF浓度。结果:高糖培养后,雪旺细胞比正常葡萄糖培养,增殖速度减慢,VEGF分泌减少。结论:高糖抑制雪旺细胞增殖,VEGF分泌减少,对周围神经修复过程有损害。
- 宋卫东邱太彬王光耀陈皓侯念宗沈慧勇刘尚礼
- 关键词:雪旺细胞周围神经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高糖
-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糖尿病足创面疗效研究被引量:14
- 2012年
-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糖尿病足清创后创面的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11月,对21例拒绝截肢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作清创、Ⅰ期VSD覆盖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符合要求后进行Ⅱ期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对照组21例糖尿病足患者接受传统清创、换药、皮瓣修复治疗。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溃疡复发、截肢率、住院费用等进行比较。结果随访6~30个月,平均17个月。试验组21例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生严重感染或形成新的溃疡。3例皮瓣皮缘坏死,给予清创后皮片修复;1例出现静脉回流障碍,处理后皮瓣均成活,未形成新的溃疡,足部功能良好。在住院时间、溃疡复发、截肢率、住院费用等方面,试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VSD可保持创面清洁、促进肉芽组织生长,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能为创面提供良好覆盖,两者联合应用可减少糖尿病足溃疡复发、保留足部结构功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安全有效方法。
- 侯念宗宋卫东陈皓刘文宙陈炳豪邱太彬
- 关键词:糖尿病足溃疡清创术负压封闭引流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 股骨骨折合并颅脑损伤48例治疗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股骨骨折合并颅脑损伤治疗的时机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8例股骨骨折合并颅脑损伤病例,比较死亡率、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住院时间、骨不连例数、骨折愈合时间,观察急诊行内固定手术(≤48小时)、早期外固定延期内固定(>48小时)对股骨骨折合并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结果早期外固定延期内固定手术时间更短、手术失血量更少(P<0.05),而在死亡率、住院时间、骨不连例数、骨折愈合时间两组无明显区别。结论股骨骨折合并颅脑损伤行早期外固定延期内固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宋卫东邱太彬潘晓华李德陈皓
- 关键词:股骨骨折颅脑损伤复合伤
- 距骨骨折后缺血性坏死的结果与预后
- 目的 分析距骨骨折后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及功能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2009年11月收治12例13足得到随访的距骨骨折的坏死发生率、足踝功能及致残率.按Hawkins分型:Ⅰ型2足,Ⅱ型4足,Ⅲ型5足,Ⅳ型...
- 宋卫东洪劲松邱太彬王光耀刘尚礼彭岳文沈慧勇
- 关键词:距骨骨折缺血性坏死预后
- 踝关节后内侧撞击综合征
- 尚未见踝关节后内侧撞击综合征的文献报导。本文介绍踝关节后内侧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观察临床诊治的3例4足,发现其常表现为踝关节内后侧不适,跖屈活动受限,CT检查示踝关节后内侧跟骨骨赘增生,向后内侧撞击内踝后侧,...
- 宋卫东陈炳豪刘文宙侯念宗邱太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