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邬丽丽

作品数:8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电纺
  • 5篇乙烯
  • 5篇乙烯醇
  • 5篇烯醇
  • 5篇聚乙烯
  • 5篇聚乙烯醇
  • 4篇电纺丝
  • 4篇静电纺
  • 4篇静电纺丝
  • 4篇纺丝
  • 4篇超细纤维
  • 3篇细纤维
  • 3篇纤维
  • 3篇纤维膜
  • 3篇超细
  • 3篇超细纤维膜
  • 2篇生物酶活性
  • 2篇纤维素
  • 2篇纤维素酶
  • 2篇相对分子质量

机构

  • 8篇天津大学

作者

  • 8篇邬丽丽
  • 7篇袁晓燕
  • 5篇盛京
  • 3篇张春雪
  • 1篇许鑫华
  • 1篇任光雷
  • 1篇姚康德
  • 1篇刘强

传媒

  • 1篇高分子学报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2004全国...
  • 1篇2004年全...

年份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固定化纤维素酶的聚乙烯醇纳米超细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定化纤维素酶的聚乙烯醇纳米超细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酶的固定化技术。该膜材料为由质量百分比为80~99%的聚乙烯醇和质量百分比为1~20%的纤维素酶组成的、平均直径为200nm纤维形成的厚度为10μm...
袁晓燕邬丽丽张春雪盛京
文献传递
电纺聚乙烯醇超细纤维膜的性能研究被引量:20
2006年
由电纺制备聚乙烯醇(PVA)超细纤维膜,以扫描电镜观察纤维的微观形貌,用X射线衍射研究超细纤维膜的结晶行为,并测定了PVA超细纤维膜的力学性能和吸水性.结果表明,PVA超细纤维的平均直径为(184±26)nm,超细纤维中PVA的结晶度和晶体有序程度较浇铸膜低.超细纤维膜的拉伸强度、模量和断裂伸长率均较浇铸膜差,吸水率在300%以上,高于浇铸膜.
张春雪袁晓燕邬丽丽盛京
关键词:聚乙烯醇电纺超细纤维膜
血管组织工程相关生长因子的控制释放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6年
生长因子在细胞的黏附、增殖和组织的再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生长因子负载于高分子材料支架上,可以实现对生长因子的控制释放。其释放机制随负载方法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本文总结了共混、凝胶、微球包埋以及化学键合法在血管组织工程中相关生长因子控制释放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超细纤维包埋法的应用前景。
邬丽丽袁晓燕姚康德
关键词:血管组织工程静电纺丝
静电纺丝制备PVA固定化纤维素酶的研究
PVA超细纤维固定化纤维素酶的活性受固定化条件、反应条件、储存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本文研究了载有纤维素酶的PVA超细纤维的形貌变化以及载酶率、交联度和重复使用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邬丽丽袁晓燕盛京
关键词:静电纺丝聚乙烯醇超细纤维
文献传递
固定化纤维素酶的聚乙烯醇纳米超细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定化纤维素酶的聚乙烯醇纳米超细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酶的固定化技术。该膜材料为由质量百分比为80~99%的聚乙烯醇和质量百分比为1~20%的纤维素酶组成的、平均直径为200nm纤维形成的厚度为10μm...
袁晓燕邬丽丽张春雪盛京
文献传递
PLGA/壳聚糖电纺复合膜用于人工皮肤的研究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可以制备直径为5-nm-1μm的超细纤维,由超细纤维膜所构成的支架材料具有很高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用作人工皮肤时不仅能为伤口提供保护,而且其结构与天然细胞外基质(ECMs)相似,可以模拟ECMs为细胞提供...
邬丽丽
关键词:人工皮肤
文献传递
静电纺丝制备PVA固定化纤维素酶的研究
<正> 静电纺丝是聚合物溶液或熔体借助于高压静电作用进行喷射拉伸而形成超细纤维的纺丝工艺。得到的纤维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的特点。将静电纺丝超细纤维作为固定化酶的载体,有利于酶与底物充分接触,减小空间位阻的作用,因而有...
邬丽丽袁晓燕盛京
关键词:ELECTROSPINNINGIMMOBILIZATION
文献传递
聚乙烯醇静电纺丝法固定葡萄糖氧化酶被引量:14
2006年
利用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多孔疏松结构的优势固定葡萄糖氧化酶,以提高酶电极的性能.通过聚乙烯醇(PVA)和葡萄糖氧化酶(GOD)共同静电纺丝的方法在金电极表面获得了固定化酶膜,用于构筑安培型葡萄糖生物传感器.膜的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扫描电镜的分析均表明酶成功固定在静电纺丝形成的纳米纤维膜中.循环伏安测试表明固定化酶在静电纺丝纳米纤维中保持了活性,采用PVA静电纺丝法固定COD比利用浇铸膜法所得到的酶修饰电极对葡萄糖有更好的电流响应特性.通过在静电纺丝溶液中加入纳米金进一步提高了酶电极的电化学响应特性.
许鑫华任光雷刘强袁晓燕邬丽丽
关键词:静电纺丝固定化酶生物传感葡萄糖氧化酶聚乙烯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