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立宏
- 作品数:22 被引量:69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胸膜结核球的诊断和治疗(附31例临床分析)
- 2000年
- 目的 探讨胸膜结核球临床及X线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970 ̄1998年收治的31例胸膜结核球。结果 ①19例既往有明确的渗出性胸腔积液史(61.3%),以治疗胸水吸收,数月至数年后发现球形病灶;②24例正侧位胸片有不同程度的胸膜增厚、钙化及肋隔角改变(77.4%);③误诊为肺癌、胸膜间皮细胞瘤及错构瘤等占45.2%(14/31)。结论 胸膜结核球结合完整的病史;依靠切线位片、CT及胸部透视即可诊断。经积极的抗结构治疗可避免手术。
- 邓立宏田希忠
- 关键词:胸膜结核球疗效
- 恶性肿瘤病例随访浅谈
- <正>我院是以结核病及胸部肿瘤为特色的专科性医院。做好出病人的随访工作,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和促进医学科学事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特
- 邓立宏李宝霞吴艳敏
- 文献传递
- 胸膜结核球的诊断和治疗(附3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0年
- 目的 探讨胸膜结核球临床及X线特点。方法 分析 1 970~ 1 998年收治的 3 1例胸膜结核球。结果 1 1 9例既往有明确的渗出性胸腔积液史 ( 61 3 % ) ,经治疗胸水吸收 ,数月至数年后发现球形病灶。2 2 4例正侧位胸片有不同程度的胸膜增厚、钙化及肋膈角改变 ( 77 4 % )。 3 本组误诊为肺癌、胸膜间皮细胞瘤及错构瘤等占 4 5 2 % ( 1 4 / 3 1 )。结论 胸膜结核球结合完整的病史 ;依靠切线位片、CT及胸部透视即可诊断。经积极的抗结核治疗可避免手术。
- 邓立宏田希忠张海清马屿
- 关键词:X线诊断
- 浅谈病案信息与医院经营管理
- <正>病案是医院信息管理最基础的资料,也是医院中的宝贵财富。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医疗信息高科技的发展,病案信息的开发利用正逐渐被重视。笔者在近几年的病案管理工作中,深
- 邓立宏张莹
- 文献传递
- p53、p21^(WAF1)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00年
- 目的 探讨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中p5 3、p2 1WAF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法 )方法。共检测非小细胞肺癌 147例 ,其中腺癌 6 6例 ,鳞癌 6 3例 ,腺鳞癌 14例 ,大细胞癌 4例。结果 p5 3蛋白总阳性率为 6 1.2 % (90 / 147) ,腺癌为 5 7.6 % (38/ 6 6 ) ,鳞癌阳性率为 6 3.5 % (4 0 / 6 3) ,腺鳞癌为 71.4% (10 / 14) ,大细胞癌 2例阳性。p2 1WAF1蛋白总阳性率为40 1% (5 9/ 147) ,腺癌为 42 .4% (2 8/ 6 6 ) ,鳞癌为 41.3% (2 6 / 6 3) ,腺鳞癌 2 8.6 % (4 / 14) ,大细胞癌 1例阳性。肺腺癌p5 3蛋白阳性表达与其预后相关 ,6 6例腺癌中 ,生存率低于 3年组和高于 3年组的p5 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 75 % (2 1/ 2 8)和 44 .7% (17/ 38)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2 5 )。p2 1WAF1阳性表达与肺癌预后有关 ,p2 1WAF1阳性表达者 3年生存率 (6 4.4% )高于阴性表达者 (4 6 .6 % ) (P <0 .0 5 )。p5 3阳性而p2 1WAF1阴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比p5 3阴性而p2 1WAF1阳性者差 (P <0 .0 1)。结论 检测p5 3蛋白表达可作为判断肺腺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检测p2 1WAF1蛋白表达有利于对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判断 ;联合检测p5 3、p2 1WAF1蛋白对判断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
- 张海青吕福东岳文涛严红邓立宏王术增
- 关键词:P^53蛋白非小细胞肺癌基因表达
- 双环醇片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被引量:24
- 2005年
-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4年12月-2005年7月对129例由抗结核药物引发的肝损害患者应用双环醇片与甘草酸二铵胶囊对药物性肝损害进行治疗,选择年龄在18岁~64岁之在肝细胞修复过程中,肝脏炎症活动减轻,从而减轻或防止肝纤维化的进一步形成,并且可能通过肝细胞直接影响胶原的生成或促进其降解和吸收.有研究表明,经RNA治疗后,肝功能组织机理学变化明显好转,肝细胞变性坏死程度和胶原纤维化定量都明显减轻[2].
- 陈燕琴高同军迟俭邓立宏
- 关键词: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双环醇片临床疗效肝细胞变性坏死甘草酸二铵胶囊肝纤维化
- 肺结核慢性传源分析
- 马伟路蔡翠邓立宏
- 关键词:肺结核结核杆菌抗结核药抗药性传染媒介微生物敏感试验
- 肺结核并发肾结核临床特点(附40例分析)(摘要)
- 目的:探讨肾结核并发肺结核的症状特点,诊断方法及延误诊断的原因。方法:对1972——2001年间于我院住院治疗的40例痰集结核菌阳性肺结核并发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肺部病变均较广泛,但尿集结核...
- 李雪冰李宝兰邓立宏
- 文献传递
- 140例死亡病案质量分析
- 1998年
- 目的 对北京胸部肿瘤结核病医院140例死亡病案分析,反馈该院病案质量及医疗质量现状,为不断提高病案内涵质量,提高医疗质量和危重病人抢救质量提供信息依据。方法 采用三级甲等专科医院病案评审标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甲级病案92.9%,三级查房100%,诊断符合率92.1%,术后十日内死亡0.8%,术后并发症死亡0.6%,结论 加强病案环节质量监控,是不断提高病案内涵质量,提高医疗质量的主要环节。
- 邓立宏张凤英
- 关键词:病案
- 508例小细胞肺癌不同治疗方式的综合评价
- 2004年
- 目的回顾性总结508例原发性小细胞肺癌(SCLC)治疗情况,评价不同治疗方式对SCLC生存率的影响。方法按照1997年国际TNM分期标准,对294例接受过手术治疗(其中全肺切除122例,肺叶切除128例,袖式肺叶切除16例,开胸探查22例,病灶楔形切除6例)和214例未行手术治疗的SCLC患者(常用化疗方案为VPCO、COM、EP和CE;放疗剂量一般为40-60Gy)进行综合回顾分析。结果全组总的1、3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65.9%、21.6%及11.8%。本组手术切除率为92.5%。手术术式对远期生存率影响不大;首选手术或化放疗后的综合治疗明显好于单一治疗,而两者之间则无明显差异。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在远处转移率上无明显差别。结论手术仍是SCLC治疗的重要手段,且不会增加远处转移的机率。综合治疗仍是目前治疗SCLC的趋势。
- 张毅顾艳斐邓立宏杨声李世业
- 关键词:SCLC小细胞肺癌肺叶切除远处转移开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