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驰轩
- 作品数:23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苏州服务业人才需求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关系研究被引量:7
- 2011年
- 服务业是苏州未来发展的主导和支柱产业,苏州服务业人才需求比较紧缺,这为苏州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各高职院校由于在专业设置方面存在理念落后、同质化倾向严重、结构性矛盾突出、行业企业参与不够、经费投入偏少等问题,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必须通过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加强校企合作、打造重点专业、强化专业特色等途径加以解决,以培养适应苏州服务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促进苏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 赵驰轩
- 我国开放式投资基金发展研究
- 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开放式投资基金在我国都只是刚刚起步。我国在加入WTO以后,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应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大力发展开放式投资基金,以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本文从制度分析出发,强调开...
- 赵驰轩
- 关键词:投资基金
- 文献传递
- 滥用“一把手工程”之弊害及治理对策
- 2011年
- 滥用"一把手工程"不仅不利于工作,还带来很多弊害,其根源在于违反了唯物辩证法原理、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和层级责任制原则。治理滥用"一把手工程"的对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合理确定、精心实施"一把手工程",培养法治视野和法制精神,切实履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使"一把手工程"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民心工程"。
- 赵驰轩
- 关键词:一把手工程
- 略论当代大学生批判性思维之培养被引量:1
- 2014年
- 我国高校难以培养杰出人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普遍性地缺失批判性思维,这也是我国教育体制存在的严重缺陷之一。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策略有:切实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积极培养学生善于阅读的习惯和勤于思考的能力,大力促进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和增强社会责任感。
- 赵驰轩
- 关键词:大学生批判性思维
- 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章程建设研究综述
- 2016年
- 从文献研究看,当前对高职院校章程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价值与定位、建设内容及特色与创新等四个方面的研究较为集中,但从教育学、法学、管理学等多学科角度进行定性研究的较少,以实践调查研究为依据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实证分析还较少。未来随着高职院校章程的不断完善,在中西方高职教育比较研究基础上,对我国高职章程的研究还有很大空间。
- 赵驰轩苏菡丽
- 关键词:高职章程
- 建设执政为民的法治政府
- 2014年
- 建设法治政府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趋势,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在新时期深入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建设执政为民的法治政府,必须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坚决惩治贪腐行为,切实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 赵驰轩
- 关键词:执政为民法治政府
-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困境与对策被引量:5
- 2012年
- 社会转型时期,高职毕业生面临就业难题和创业困境,主要表现在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毕业生职业期望偏高、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和创业诸多困惑等方面,解决就业创业困境应通过转变就业观念、调整专业结构、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就业竞争力和加强创业培训等途径。
- 赵驰轩朱伟方
-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 美国高校培养学生领导能力的启示被引量:1
- 2011年
- 美国高校注重对学生领导能力培养的做法,使我们更切实地体会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我们应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自我服务的能力和参与学校事务的水平,提高综合素养;进一步推进学分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服务。
- 赵驰轩
- 关键词:美国高校
- 青少年互联网应用现状分析——以苏州高职院校大学生为例被引量:1
- 2012年
- 互联网的广泛运用已成为当代青少年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组成部分。互联网是"双刃剑",极大地影响着当代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改变着青少年的行为方式,其影响力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
- 陆建洪赵驰轩
- 关键词:青少年互联网
- 论批判性思维人才之培养
- 2013年
- “为什么我们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并非空穴来风,足以发人深思。我国要在本世纪中叶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最紧迫的应当是培养一大批创新型拔尖人才,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的“着力培养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方面人才,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那么,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呢?
- 赵驰轩
-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拔尖创新人才胡锦涛同志空穴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