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昌新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青海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大队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环境
  • 1篇遥感
  • 1篇遥感技术
  • 1篇生态作用
  • 1篇青藏
  • 1篇青藏高原
  • 1篇青藏高原北部
  • 1篇资源储量
  • 1篇空间结构
  • 1篇矿产
  • 1篇矿产资源
  • 1篇矿产资源储量
  • 1篇计算软件
  • 1篇储量

机构

  • 1篇青海省地质调...
  • 1篇青海省第一地...

作者

  • 2篇赵昌新
  • 1篇李萍萍
  • 1篇张延林
  • 1篇李永祥
  • 1篇李冬玲

传媒

  • 2篇青海国土经略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矿产资源储量计算软件KANTAN 3D应用方法的探讨被引量:1
2009年
KANTAN 3D是澳大利亚Micromine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三维矿产资源储量计算软件,该软件设计有封闭多面体法、距离幂次反比法、普通/泛克里格金、多重指示克里格法等四种资源/储量估算的方法。通过应用KANTAN3D软件系统的距离幂次反比法计算储量的方法进行探讨,总结矿产储量计算的具体方法流程及注意事项、软件的主要参数的设置。对推广使用该系统软件进行矿产资源储量计算具有比较好的作用。
赵昌新马永久李永祥张延林
秦昆造山带在青藏高原北部的生态作用
2005年
利用遥感技术对青藏高原北部生态环境的调查结果显示,东昆仑-西秦岭造山带的生态作用主要是通过对其南北两侧区域生态系统非生物组成中地质环境的物质组成和空间结构(包括地表形态等)的制约而实现的。该造山带把青藏高原北部分割成南北两个特证截然不同的自然环境大区和14个地质环境小区,它们现今的主要特征应是该造山带长期作用的综合结果:造山带早期的形成与演化使南北物质组成和空间结构出现明显的差异,给现今生态环境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后期在青藏高原南北向挤压隆升及其东西向伸展的动力学过程联合作用下,经盆山、高原台原的空间结构构筑和地质环境空间结构的东西分化,最终完成了青藏高原北部生态环境的现今面貌。
李萍萍李冬玲赵昌新
关键词:青藏高原生态作用地质环境遥感技术空间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