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增容
  • 4篇共混
  • 4篇PE/PET
  • 3篇对苯二甲酸
  • 3篇对苯二甲酸乙...
  • 3篇乙二醇酯
  • 3篇乙烯
  • 3篇聚对苯
  • 3篇聚对苯二甲酸
  • 3篇聚对苯二甲酸...
  • 3篇聚对苯二甲酸...
  • 3篇聚乙烯
  • 3篇共混物
  • 3篇二醇
  • 3篇反应增容
  • 3篇LLD
  • 2篇低密度聚乙烯
  • 1篇性能研究
  • 1篇热老化
  • 1篇阻燃

机构

  • 6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作者

  • 6篇赵均乐
  • 5篇黄兆阁
  • 2篇葛国杰
  • 2篇张亚丽
  • 1篇祁志勋
  • 1篇张兰海
  • 1篇方立翠
  • 1篇张雅丽

传媒

  • 2篇现代塑料加工...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塑料工业
  • 1篇弹性体

年份

  • 4篇2012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LLDPE-g-GMA增容LLDPE/PET共混物的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LLDPE-g-GMA)反应增容LLD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共混物,用拉力试验机、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LLDPE-g-GMA对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结晶性能及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LDPE-g-GMA有效地提高了LLDPE/PET共混物的拉伸和冲击性能,同时也提高了LLDPE的结晶速率;流变性能测试证明LLDPE-g-GMA提高了共混物熔体的表现黏度,表明LLDPE-g-GMA有效地改善了不相容共混物两相之间的相容性。
赵均乐黄兆阁
关键词: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反应增容
Mg(OH)_2/Al(OH)_3/包覆红磷阻燃SEBS/PS共混物被引量:4
2011年
研究了Al(OH)_3,Mg(OH)_2包覆红磷(10份)对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聚苯乙烯(PS)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OH)_2用量为80份时阻燃级别达V-2,氧指数达到29%,但力学性能较差;Al(OH)_3用量为80份时阻燃效果不很理想,但对力学性能影响较小;Mg(OH)_2/Al(OH)_3/包覆红磷体系中Mg(OH)_2用量大于Al(OH)_3时综合阻燃效果最好。阻燃体系的热释放速率降低,有效燃烧热出现峰值延后。
方立翠赵均乐张雅丽黄兆阁
关键词:红磷无卤阻燃
EPDM/POE共混橡胶耐热老化性能研究
2012年
以三元乙丙橡胶(EPDM)和热塑性弹性体(POE)并用为主体材料,采用不同配方设计和硫化工艺制得了耐热老化性能优良的共混胶。探讨了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烯丙基异氰脲酸酯(TAIC)和硫磺(S)不同用量对EPDM/POE共混胶的力学性能、热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并用POE改性来提高EPDM耐热方面考虑,以过氧化物DCP硫化为主,加入部分TAIC和少量硫磺有助于两者的共硫化,得到的共混胶具有良好的耐热老化性能。
张亚丽黄兆阁葛国杰赵均乐
关键词:EPDMPOE耐热老化
原位微纤化LLDPE/PET共混物的反应增容
采用“熔融挤出-冷拉伸-退火”工艺制备了线形低密度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LLDPE/PET)增容共混物。通过傅利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证明了接枝聚合物LLDPE-g-GMA的形成。分别考察了LLDPE/PET...
赵均乐
关键词:线形低密度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增容对LLDPE/PET微纤增强复合材料形态和结晶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熔融挤出、拉伸和退火制备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质量比为80/20的增容和未增容微纤增强复合材料(MFC)。利用扫描电镜(SEM)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别研究了增容剂LLDPE-g-MAH对微纤复合材料中LLDPE的结晶、熔融以及分散相PET形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容剂LLDPE-g-MAH的加入,影响了PET粒子成纤的连续性,减小了分散相尺寸,当增容剂用量为10份时影响最为明显;PET微纤对基体LLDPE的结晶有异相成核作用,这种作用受增容剂用量的影响,增容剂用量为10份时,对LLDPE结晶有促进作用,而PET的熔点却随增容剂增加而降低。
赵均乐黄兆阁葛国杰张兰海祁志勋
关键词:增容
回收PE/PET共混物的原位微纤化和反应增容研究
2011年
通过原位微纤化技术和反应增容,制备了含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以及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原位微纤化共混物(MRB)。探讨了原位成纤作用下,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PE-g-MAH)用量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含4份PE-g-MAH共混物的非等温结晶特性和共混物形态。结果表明,成纤和增容双重作用对共混物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弯曲模量和弯曲强度都有提高,而冲击强度有所下降;微纤对基体聚乙烯结晶有促进作用且注塑共混物比拉伸共混物更明显。HDPE与LLDPE发生了共结晶;拉伸共混物中的微纤比注塑共混物中的微纤长。
赵均乐张亚丽黄兆阁
关键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反应增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