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刚

作品数:19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胰腺
  • 6篇胰腺炎
  • 6篇腺炎
  • 4篇急性胰腺炎
  • 3篇重症
  • 3篇重症急性
  • 3篇重症急性胰腺
  • 3篇重症急性胰腺...
  • 3篇外科
  • 3篇坏死
  • 2篇胰腺癌
  • 2篇手术
  • 2篇腺癌
  • 2篇囊肿
  • 2篇病人
  • 2篇创伤
  • 1篇等距
  • 1篇底板
  • 1篇电机
  • 1篇胸部

机构

  • 19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9篇赵刚
  • 6篇王春友
  • 5篇熊炯炘
  • 4篇赵勇
  • 4篇杨智勇
  • 4篇黄燕
  • 3篇吴河水
  • 3篇陶京
  • 3篇刘涛
  • 3篇周峰
  • 2篇程平
  • 2篇汪洋
  • 1篇郑传胜
  • 1篇梁惠民
  • 1篇周静
  • 1篇刘莉
  • 1篇王继亮
  • 1篇王国斌
  • 1篇丁洪琼
  • 1篇杜俊凯

传媒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5
  • 3篇200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晚期结肠癌病人姑息性支架置入的应用效果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评价自膨式金属支架在晚期结直肠癌所致完全性肠梗阻中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方法我院2016~2018年间收治晚期结直肠癌所致完全性肠梗阻病人55例,支架组37例,采用自膨式金属支架治疗;手术组18例,采用肠造口术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术后的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住院时间、早期和晚期不良事件和总生存率。结果支架组获得技术成功35例,技术成功率为94.6%(35/37),手术组技术成功18例,技术成功率为100%(18/18)。89.2%的结肠支架置入术病人和100%的手术病人获得了临床缓解(P>0.05)。支架组和手术组早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0.8%和27.8%,住院期间死亡率分别为0和5.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8.6分钟,手术组为123.9分钟,支架组平均住院时间为5天,手术组为16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晚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3.5%和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0周时,支架组病人生存率为29.7%,手术组为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膨式肠道支架在晚期结直肠癌所致完全性肠梗阻治疗中应用效果良好,可缩短病人住院时间,不增加术后并发症,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病人远期生存与肠造口相当。
曹英豪吴轲古俊楠刘兴华赵刚刘红利杨佳曹恒邓胜和王继亮陶凯雄王国斌刘莉缪小平李疆蔡开琳
关键词:完全性肠梗阻自膨式金属支架肠造口术
坏死性胰腺炎外科干预模式的变迁及其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近14年坏死性胰腺炎外科干预策略、治疗理念的变迁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胰腺外科进行外科干预的1080例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678例,女性402例;中位年龄45岁(范围:20~76岁);按病因分类,胆源性335例(31.02%)、高脂血症性302例(27.96%)、酒精性226例(20.93%)、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后28例(2.59%)、妊娠50例(4.63%)、特发性72例(6.67%)、其他67例(6.20%)。按治疗时间将患者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1475例,第二阶段(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1539例。两个阶段患者所接受的外科干预方式及临床预后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080例患者中,因不合并感染的假性囊肿而行单纯内、外引流的患者266例。第一阶段共实施假性囊肿引流术175例,占所有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11.87%(175/1475);第二阶段共实施假性囊肿引流术91例,占所有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5.91%(91/1539)。814例患者因坏死感染而进行外科干预,其中行腹膜后经皮穿刺置管引流410例,行坏死组织清除术的756例,行腹膜后小切口(包括视频辅助)坏死组织清除术32例,经胃镜坏死组织清除术4例,腹腔镜辅助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21例,开放坏死组织清除术709例。第一阶段接受坏死组织清除术者365例,第二阶段接受坏死组织清除术者391例。第一阶段均采用经腹腔开放手术的方式清除坏死组织,第二阶段采用开放、微创等多种方式清除坏死组织。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人均手术次数分别为1.27次和1.34次,局部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8.22%(103/365)和29.92%(117/346),病死率分别为6.03%(23/365)和6.91%(27/346),两阶段的局部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微创和开放的方式治疗坏死性胰腺炎的效果相当。恰当的干预时机与正确选择坏�
勾善淼吴河水张宇舜熊炯炘周峰赵刚殷涛杨明彭涛崔静周伟郭尧王博刘志强周笑笑王春友
关键词:坏死组织清除术坏死性胰腺炎外科干预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假性囊肿病因分类
应重视创伤性胰腺炎的治疗被引量:3
2021年
创伤性胰腺炎(TP)是继发于胰腺损伤的一种急性非感染性炎症。TP在胰腺损伤后可因镇痛剂或其他器官损伤掩盖症状,早期诊断困难,易漏诊或误诊,后期易继发感染性胰腺坏死(IPN)。目前,TP治疗提倡阶梯式治疗策略,以微创外科为指导,兼顾多发伤救治、炎症控制、感染坏死清除等原则,贯穿胰腺损伤及IPN处理这两个重要环节。
徐之超赵刚杜俊凯
关键词:胰腺炎创伤性胰腺炎
胰腺癌诊断评估与综合治疗抉择体系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王春友赵刚吴河水熊炯炘陶京周峰刘涛杨明杨智勇殷涛勾善淼周静彭涛崔静郭尧
胰腺癌诊断和治疗是当今临床医学的难点之一,由于病变的隐匿性及周围解剖关系的复杂性,使得大多数患者在就诊时肿瘤已属进展期,临床外科医师往往对病变程度尤其是血管浸润的情况未能作出准确判断与评估。对于胰腺癌这种特殊类型的恶性肿...
关键词:
关键词:胰腺癌肿瘤诊断
重症急性胰腺炎坏死感染外科治疗策略的若干思考被引量:6
2019年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存在两个死亡高峰。SAP早期的细胞因子过度释放和白细胞瀑链样反应会导致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如未能有效控制则进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构成SAP的第1个死亡高峰。SAP病程中后期由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损伤和肠道菌群移位,易导致胰周感染及其相关并发症如出血、胰瘘的发生,导致SAP出现第2个死亡高峰。
邓世昌赵刚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胰周感染外科治疗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肠黏膜屏障功能坏死
腹腔镜胰肠吻合术式的个体化选择被引量:4
2018年
自1987年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开展以来,腹腔镜手术以创伤小、视野清晰、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逐渐受到外科医生及广大患者的青睐。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肝脏、胆囊、胃、结直肠等疾病的治疗,并成为主流。一直以来,由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具有创伤大、操作复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特点,微创技术在胰腺外科,尤其开展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LPD)方面明显滞后于其他外科领域[1]。直至1994年,美国学者Gagner及Pomp[2]首次为1例慢性胰腺炎患者成功完成保留幽门的LPD,胰腺外科的微创化发展才逐渐被外科医师重视。
邓世昌赵刚
关键词:结直肠个体化选择吻合术式LAPAROSCOPIC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腺外科
一种用于患者急救止血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患者急救止血装置,包括急救床,所述急救床的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调节架,两个所述调节架的内侧均螺纹连接有活动丝杆,两个所述活动丝杆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两个所述第一轴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活动夹板,两...
曾珠赵刚卓文峰黄燕赵勇韩胜博胡宇航王帆王德才王杰吕国政王泓达李洋
一种培养皿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培养皿,所述培养皿盖位于培养盒上侧,所述培养皿盖通过卡接组件与培养盒卡接固定,所述卡接组件为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以及第三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以及第三定位块呈环形等距排布在培养盒外壁上部...
徐逢雨赵刚
文献传递
TGFβ1基因修饰树突状细胞诱导异种胰岛移植耐受
目的:研究TGFβ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对异种胰岛移植的免疫耐受诱导作用。方法:分别从BALB/C小鼠骨髓培养未成熟DC及成熟DC,将TGFβ-pcDNA3质粒转染未成熟DC。分别将成...
赵刚王春友
文献传递
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假性胰腺囊肿手术时机探讨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后假性胰腺囊肿的手术时机。方法:27例胰腺炎后4~8周出现的假性胰腺囊肿,行囊肿内引流术(早期手术组),其中10例采用吻合器行囊肿空肠吻合术。30例患者囊肿形成后,等待24周再施行手术的(晚期手术...
吴河水熊炯炘万赤丹杨智勇赵刚李晓辉王春友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