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刚

作品数:3 被引量:37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油气
  • 2篇盆地
  • 2篇沉积相
  • 1篇断陷
  • 1篇延吉盆地
  • 1篇页岩
  • 1篇伊通盆地
  • 1篇油气成藏
  • 1篇油气成藏特征
  • 1篇油页岩
  • 1篇识别技术
  • 1篇孔隙
  • 1篇孔隙结构
  • 1篇含油率
  • 1篇测井
  • 1篇测井识别
  • 1篇测井资料
  • 1篇岔路河断陷
  • 1篇成藏
  • 1篇成藏特征

机构

  • 3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3篇赵刚
  • 3篇朱建伟
  • 3篇成俊
  • 2篇麻旭刚
  • 1篇钟延秋
  • 1篇杜怀旭
  • 1篇董清水
  • 1篇王世辉
  • 1篇王菲
  • 1篇郭巍
  • 1篇黎革全
  • 1篇邓超

传媒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世界地质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延吉盆地大砬子组沉积相及储层特征被引量:1
2012年
延吉盆地为一中生代断陷型盆地,自西向东划分为西部斜坡、中央坳陷、太平隆起、东部坳陷4个构造单元。沉积盖层主要发育白垩系的屯田营组、头道组、铜佛寺组、大砬子组和龙井组,其中大砬子组已发现良好的油气显示和工业油气流,是重要的勘探目的层。利用大量的野外露头、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对大砬子组开展了沉积特征和沉积相研究,结果表明:其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相和湖泊相沉积,局部发育冲积扇相,其中,扇三角洲识别出扇三角洲平原和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湖泊相识别出滨浅湖和半深湖亚相;盆地在大砬子组沉积时期物源供给充足,物源方向主要为西部和北部;该盆地大砬子组储层多为扇三角洲沉积砂体,砂岩层具有一定的沉积厚度,砂体也具有一定的连续性。综合储层物性分析、压汞分析等资料对储层宏观物性和微观孔隙结构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大砬子组储层物性变化较大,整体表现为中孔低渗;储层孔隙结构主要为Ⅱ—Ⅲ型,孔隙喉道半径整体相对较小。
朱建伟王菲赵刚董清水钟延秋王世辉麻旭刚成俊
关键词:延吉盆地孔隙结构储层油气
油页岩测井识别技术及应用被引量:33
2012年
传统的油页岩资源勘查与识别主要依靠野外地质调查、钻井取心及测试分析。在对松辽盆地野外地质勘查、岩心描述、测井和测试资料分析及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油页岩定性和定量测井识别技术,并在松辽盆地进行了应用。在测井响应上,油页岩表现为高电阻率、高自然伽马、高声波时差和低密度特征;油页岩含油率与测井响应的一元线性回归关系好于二元线性回归关系和三元线性回归关系;油页岩的含油率与电阻率的相关性最好。利用ΔlgR技术不但可以求得油页岩的含油率,还可以求得总有机碳含量。试算结果表明,利用油页岩含油率与电阻率的线性关系和ΔlgR技术计算出的油页岩含油率与实测含油率误差相对较小。
朱建伟赵刚刘博郭巍成俊
关键词:测井资料油页岩识别技术含油率
岔路河断陷万昌—梁家构造带万昌组沉积相和油气成藏特征被引量:3
2011年
万昌构造带和梁家构造带是岔路河断陷的两个重要油气聚集带,在形成演化过程中,万昌构造带受到东南缘控盆断裂的控制,而梁家构造带受Ⅱ号断层的控制,导致了砂体的沉积相差异。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研究表明,浅层万昌组地层中,万昌构造带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砂体,梁家构造带主要发育水下扇砂体,砂体的连续性和储集物性较好,尤其是离物源较近的分流河道和辫状沟道砂体的孔渗较高,深层双阳组、奢岭组、永吉组发育较好的烃源岩,控盆断裂及其衍生的一系列断层有助于油气的运移和封闭,油气成藏条件较好。
成俊朱建伟杜怀旭黎革全麻旭刚赵刚邓超
关键词:沉积相油气成藏岔路河断陷伊通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