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农
- 作品数:62 被引量:125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安美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先秦器具设计文化的研究
- 2013年
- 先秦时期的艺术设计思想,是建立在诸多器具的使用功能之上。设计意识的形成,是富民强国的政治经济政策的结果。设计文化的形成,是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和设计家的设计观念的论述,在器物设计和使用中,其设计思想得以充分地阐述,构成了设计文化的精彩篇章。
- 赵农
- 关键词:先秦富民强国
- 上穷碧落下黄泉——中国艺术设计史研究中的考古与神话问题
- 2010年
- 本文以艺术设计史的学术资源为背景展开,提出考古学与神话学作为构建中国艺术设计史的基础材料,指出中国艺术设计史论的开创阶段,需要形成自身的学术知识系统,并对考古学与神话学的观念得失进行了探讨。传说又是一种文化氛围的营造,凝聚着一个民族的生发心理,影响着世世代代的历程。考古学是考"古物",是科学实证主义的论据;而神话学是人类精神的心声,想象是人类的天赋。
- 赵农
- 关键词:艺术设计史神话学器物
- 论民间手工技艺的创作与传承被引量:2
- 2011年
- 中国的民间艺术与民间文化有密切联系,并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在传统社会环境下,民间的手工技艺在家庭成员、师徒之间传承有序,在相关行会组织交流发展,并伴随着艺人的游走而得到传播。
- 赵农
- 关键词:民间艺术家传师承
- 艺术设计史研究的史学意识被引量:2
- 2008年
- 本文在对艺术设计史论长期研究思考的基础之上,提出史学意识是艺术设计史的研究基础,并通过对历史情怀、历史真实、历史研究等环节的深入探讨,指出历史是一幅绵长而昏暗的画卷,研究者的历史情怀是寻找历史真实的切入点,从而提升了艺术设计历史研究的学术观念,以及作为复古鼎新的学科建构所需要的一种精神意识。
- 赵农
- 关键词:艺术设计史情怀
- 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转型和确立
- <正>一、从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高等教育专业的目录,其中"艺术设计"替代了"工艺美术"。作为一种学科,工艺美术在新世纪来临的时候,被隐匿到历史帷幕的背后,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工艺美术的经验和价值,仍然...
- 赵农
- 文献传递
- 中国美术史上的吴道子崇拜
- 2016年
- 唐代社会民众对于佛像的崇拜,导致对画佛像的吴道子崇拜。吴道子的画风被后世称为"吴带当风"。大唐文化的丰厚与开放,才是吴道子成长及成功的基础。至于"画圣"更是后人的敬意与崇拜,也是盛唐之后古代中国开始降滞的社会文化需要。
- 赵农
- 关键词:中国美术史吴道子画圣《历代名画记》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生产性保护被引量:29
- 2009年
- 还是在笔者少年时,上学走过一条条小街,就会看到路旁的鞋铺、染坊、裁缝铺、修锁铺、瓷器店、裱画店、刺绣坊,还有木匠、游街的、修伞的、锔碗的、磨刀的、剃头的、弹棉花的、编竹帘的等等。后来渐渐长大了,发现这些人都不见了。
- 赵农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手工艺
- 中国传统塑作玩具的工艺之美
- 2014年
- 中国传统民间塑作玩具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现了深刻的民族内涵,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体现。本文从其发展历程、特点、反映的民俗等几个方面对传统塑作玩具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 李然赵农
- 关键词:民俗信仰
- 刻意追求“独特”,可能导致南辕北辙被引量:1
- 2007年
- 美术作品的价值之一在于独特。独特是一种内心的异样所昭示于行业的风范意义。而历史上不断消失的画家,往往在于其作品形象的雷同,以及表现手法的低劣模仿,又被轻易地淹没在芸芸众生的尘埃之中。
- 赵农
- 关键词:美术作品表现手法画家社会形态
- 在非物质和物质之间——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 2023年
- 目前,国内学术界逐渐地认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这种在原先民间文化艺术的基础上,包含了民间故事、民间歌舞、民间节日及风俗活动、民间信仰知识,以及传统手工艺文化在内的多种民族文化存在的形式,具有重新的学术定位意义。民间艺术存在最主要的因素应该是一种生存状态,“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之所以引人注目,根本目的还是关注如何在现代化背景中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问题,并随着国民经济力量的增强,生发出新的文化意义。
- 赵农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