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丹懿
- 作品数:30 被引量:174H指数:7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槐耳清膏单药及联合rh-Endostatin、DDP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 目的:探讨槐耳清膏及其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rh-Endostatin)、顺铂(DDP)联合用药时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的抑制作用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人肺腺癌A549细胞用不同浓度的槐耳清膏及槐耳...
- 周梅香孙秀华赵丹懿刘芳孙婧华张阳
-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经TACE治疗不可切除肝癌患者的疗效评价被引量:39
- 2016年
- 目的探讨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不可切除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经病理检查证实或临床诊断的不可手术切除原发性肝癌患者53例,分为观察组(n=18,2013年3月—2014年4月),予雷替曲塞(3 mg/m2)联合奥沙利铂(85 mg/m2)、表柔比星10 mg行TACE治疗;对照组(n=35,2012年1月—2014年4月),予5-FU(600 mg/m2)联合DDP(40 mg/m2)、表柔比星10 mg行TACE治疗。末次随访时间为2015年4月30日。主要研究终点是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 PFS),次要终点是:1术后1个月的疗效评价;2不良反应的评价。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m PFS分别为10.3个月、7.2个月(P=0.047),疾病有效率(RR)分别为77.8%、77.1%(P>0.05),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94.4%、97.1%(P>0.05);两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恶心呕吐、肝区疼痛、骨髓抑制及转氨酶升高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应用到TACE治疗中可显著延长不可切除肝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值得进一步研究。
- 贺红杰宋磊赵丹懿吴杰夏佩
- 关键词:雷替曲塞
- 白藜芦醇对肝癌细胞Bel-7402的抑制作用及其效应机制分析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通过体内体外实验,观察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肝癌细胞Bel-7402的增殖抑制作用,并对其抑癌的可能效应机制进行分析。方法实验中设4个Res药物组,终浓度分别为12.5、25、50、100μmol/L,同时设置不含Res药物的对照组,采用MTT法测试Res对体外培养肝癌Bel-740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CR,RT-PCR)检测Bcl-2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cl-2蛋白的表达,ELISA测定Res对荷瘤小鼠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es可以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方式抑制肝癌Bel-7402细胞的增殖和Bcl-2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P<0.05)。同时Res能明显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并能明显升高荷瘤小鼠体内细胞因子IL-2、IL-6、IL-12和TNF-α的水平(P<0.05)。结论 Res体内与体外对肝癌细胞Bel-7402均有明显的增殖抑制活性,其抗肿瘤的效应机制可能与其下调Bcl-2的表达和提高细胞因子IL-2、IL-6、IL-12及TNF-α的水平有关。
- 赵丹懿戴朝霞陈骏李丹高文涛
- 关键词:白藜芦醇肝癌细胞BEL-7402
- 胃癌腹腔冲洗液多巴脱羧酶mRNA的检测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通过检测胃癌腹腔冲洗液中DDC mRNA的表达,探讨多巴胶羟酶(DDC)与胃癌腹膜转移的关系,并为胃癌腹膜转移预测和亚临床转移的筛检提供新的方法。方法:用RNA提取和RT-PCR方法检测92例胃癌腹腔冲洗液中DDC mRNA的表达,同时做腹腔冲洗细胞学(PLC)检查;10例良性疾病的腹腔冲洗液作为阴性对照。结果:92例胃癌腹腔冲洗液中有57例检测到DDC mRNA的表达(62.0%),其表达阳性率与胃癌腹膜转移的PS因素密切相关(P<0.05);且胃癌腹腔冲洗液中DDC mRNA的表达水平还与胃癌浸润深度、浆膜类型、PLC检查结果以及是否存在肉眼腹膜转移有关,浸润深度深、浆膜受侵程度重、PLC检查结果阳性及存在肉眼腹膜转移病灶者的DDC mRNA表达相对值明显升高(P<0.05);而10例良性疾病腹腔冲洗液均未检测到DDC mRNA的表达。结论:胃癌腹腔液中DDC mRNA的表达与胃癌腹膜转移密切相关,通过RT-PCR来检测DDC mRNA适用于胃癌腹膜转移的预测和亚临床转移的筛检。
- 赵丹懿徐惠绵关一夫安丽文
- 关键词:胃癌腹膜转移
- 胃癌腹膜转移相关标志物的初步筛选及其功能研究
- 胃癌发病率在我国很高,死亡率居恶性肿瘤之首。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是胃癌根治术,术后5年生存率为大概为32%~40%,其中约30%~50%的患者发生腹膜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胃癌腹膜转移的过程为:癌细胞浸透胃浆膜,...
- 赵丹懿
- 关键词:胃癌肝素酶细胞角蛋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腹膜转移
- 胃癌组织VEGF-C和CXCR4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VEGF-C和CXCR4的表达与淋巴道转移的关系以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50例胃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VEGF-C和CXCR4的表达水平.结果:在淋巴结转移阴性组(pN_0)胃癌组织(n =12)中VEGF-C的表达指数为0.28±0.09,与pN_1组(0.34±0.08,n=35)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VEGF-C和CXCR4在pN_1组中的表达指数(0.34±0.08,0.3 1±0.08)与pN_2+pN_3组(0.40±0.10,0.43±0.14)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意义(P<0.05、P<0.01);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的胃癌组织(n=38)中VEGF-C和CXCR4的表达指数(0.36±0.10,0.35±0.12)高于无淋巴结转pN。组(0.28±0.09,0.26±0.09,n=12),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P<0.05).VEGF-C和CXCR4在pN_0组中的表达指数(0.28±0.09,0.26±0.09)与相应癌旁组织比较(0.21±0.12,0.20±0.11)差别均无显著意义.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VEGF-C和CXCR4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_s=0.34l,P<0.05).结论:VEGF-C和CXCR4的表达指数随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增加而增加,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对预测淋巴结转移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安丽文刘永军赵丹懿徐惠绵关一夫
- 关键词:胃癌淋巴结转移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CXC趋化因子受体4
- 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胰腺癌梗阻性黄疸后的姑息治疗疗效分析
- :探讨分析采用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胰腺癌梗阻性黄疸后的姑息治疗疗效。方法:从2005年9月至2012年12月,共有47名确诊为胰腺癌并出现梗阻性黄疸的患者行PTCD治疗,按照术后治疗方案分为最佳支持治疗(B...
- 吴杰宋磊赵丹懿郭冰刘静
- 关键词:胰腺癌梗阻性黄疸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姑息治疗疗效评价
- 恶性肿瘤患者感染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通过对恶性肿瘤患者感染状况的调查,了解恶性肿瘤感染的特点,为临床上对于肿瘤患者感染的及时防治,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各种平板对采集的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按ATB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并以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检验。结果1124例恶性肿瘤患者中,共有68例(6.0%)出现了细菌感染,进一步分析发现性别、年龄、吸烟状态均与恶性肿瘤患者感染具有一定相关性。结论对于老年、男性、吸烟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特别在中性粒细胞下降后,应高度注意其感染的发生。
- 陈骏李曼赵丹懿李丹李英华杨慧
- 关键词:恶性肿瘤
- 沉默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可变易位1基因提高胃癌细胞对阿霉素的化疗敏感性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可变易位1 (PVT1)基因调控胃癌细胞对阿霉素化疗敏感性的作用。方法 RNA干扰靶向沉默SGC7901/ADR细胞中PVT1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沉默效果。增强CCK8法检测SGC7901/ADR细胞的增殖活力和化疗药物敏感性;碘化丙啶单染流式细胞术检测SGC7901/ADR细胞的细胞周期;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SGC7901/ADR细胞的凋亡。结果 PVT1沉默能够显著降低阿霉素在SGC7901/ADR细胞中的半数抑制浓度。在0.5μg/mL阿霉素的作用下,PVT1沉默能够抑制SGC7901/ADR细胞的增殖活力,阻滞细胞于G1期,并促进细胞凋亡。PVT1沉默能够提高SGC7901/ADR细胞对阿霉素的化疗敏感性,并提高阿霉素诱导的细胞毒性作用。结论长链非编码RNA PVT1基因与胃癌的化疗耐药相关,PVT1沉默能够提高胃癌耐药细胞对阿霉素的化疗敏感性。
- 王冰黄宝俊解大龙赵丹懿
-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胃癌化学治疗
- 沉默牛磺酸上调基因1通过Wnt/CTNNB1信号通路提高胃癌细胞对顺铂和5-氟尿嘧啶的敏感性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调控胃癌细胞对顺铂(CDDP)和5-氟尿嘧啶(5-FU)敏感性的作用效果及机制。方法实时定量PCR法检测TUG1在CDDP和5-FU耐药的胃癌组织和细胞系(SGC7901/R)中的表达。应用增强型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并计算CDDP和5-FU的半抑制浓度(IC50)。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Wnt/CTNNB1信号通路活性。Western boltting检测CTNNB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胃癌组织和细胞系(SGC7901)相比,TUG1在CDDP和5-FU耐药的胃癌组织和细胞系(SGC7901/R)中高表达。TUG1沉默上调了SGC7901/R细胞中CDDP和5-FU的IC50,提高了化疗敏感性。TUG1沉默降低了SGC7901/R细胞中Wnt/CTNNB1信号通路的活性,并抑制了CTNNB1蛋白的表达。CTNNB1过表达激活了SGC7901/R细胞中Wnt/CTNNB1信号通路,逆转了TUG1沉默对CDDP和5-FU化疗敏感性的促进作用。结论TUG1与胃癌的化疗不敏感相关,沉默TUG1通过Wnt/CTNNB1信号通路提高胃癌细胞对CDDP和5-FU的敏感性。
- 关国欣王冰黄宝俊赵丹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