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世印 作品数:10 被引量:51 H指数:5 供职机构: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肝康Ⅱ号对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患者硫化氢浓度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肝康Ⅱ号对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硫化氢(H2S)浓度的影响。方法:106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阿德福韦酯联合肝康Ⅱ号,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周期48周。另设健康对照组。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变化,综合评价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后HBV DNA、乙肝标志物、肝纤维化指标、H2S水平。结果:(1)综合评价:治疗组治愈41例(治愈率77.36%),好转12例(好转率22.64%);对照组治愈40例(治愈率75.47%),好转13例(好转率24.53%);治疗组、对照组均无无效病例;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乙肝病毒载量、乙肝血清标志物:治疗48周,治疗组HBV DNA阴转率92.45%(49/53),对照组HBV DNA阴转率90.56%(48/53),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E抗原阴转率15.09%(8/53);对照组E抗原阴转率16.98%(9/53),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3)肝纤维化指标: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HA、LN、PCⅢ、cⅣ低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4)H2S变化: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H2S浓度上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5)肝功能变化:两组治疗后肝功能(ALT、AST、GGT、TBil、DBIL)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肝康Ⅱ号对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H2S浓度下降具有抑制作用。 赵世印 贺琴 李金科 杜卫星 李刚 谭华炳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硫化氢 枸杞多糖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观察枸杞多糖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7只,NAFLD模型组33只。空白组喂饲普通饲料,NAFLD模型组喂饲高脂饲料,建立NAFLD模型。造模后8周,将30只造模成功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治疗组、辛伐他汀组各10只。治疗组灌胃枸杞多糖60 mg/(kg?d),辛伐他汀组灌胃辛伐他汀溶液5 mg/(kg?d),空白组与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1 d/次,连续给药8周后取材。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脂联素(ADP)、瘦素(L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检测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γ-谷氨酰半胱氨酸甘氨酸(GSH)、丙二醛(MDA)水平;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给药后,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血清 TG[(0.94±0.09)mmol/L 比(1.19±0.13)mmol/L]、TC[(2.15±0.20)mmol/L 比(3.52±0.29)mmol/L]、ALT[(41.75±4.14)U/L 比(55.34±5.38)U/L]、AST[(129.61±12.07)U/L 比(164.96±15.49)U/L]、LP[(235.69±23.52) pg/ml比(284.01±29.43)pg/ml]水平降低,ADP[(35.47±3.09)μg/L比(26.31±2.58)μg/L]水平升高( P<0.05或 P<0.01);肝组织 SOD[(92.40±8.89)U/mg 比(61.60±5.89)U/mg]、GSH[(22.25±2.21)mg/g 比(15.50±1.36)mg/g]水平升高、MDA[(0.84±0.08)nmol/mg 比(1.07±0.09)nmol/mg]水平下降(P<0.05或 P<0.01);HE 染色结果显示,枸杞多糖可明显改善肝组织细胞损伤。结论枸杞多糖通过调节血脂代谢,抑制脂质过氧化,发挥肝保护作用。 赵世印 雷飞飞 谭华炳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枸杞多糖 脂联素 瘦素 慢性乙型肝炎妊娠全程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母婴随访1年报道 被引量:6 2013年 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血源传播性疾病,主要经血、母婴及性接触传播。母婴阻断技术——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母婴传播。但母亲患有高病毒血症时,仍有10%~30%的婴儿免疫失败。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妊娠、分娩结局均有不良影响,并且在肝功能异常的情况下影响更为显著。 赵世印 李儒贵 谭华炳关键词:乙型肝炎 妊娠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围生期替比夫定抗病毒对肌酸激酶的影响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围生期(perinatal)替比夫定(Telbivudine,LdT)抗病毒治疗对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和乙肝病毒栽量(HBV DNA)的影响。方法12例围生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从乙肝标志物的角度分为HBsAg、HBeAg、HbcAb阳性(乙肝大三阳)8例,HBsAg、HBeAb、HbcAb阳性(乙肝小三阳)4例;从围生期的角度分为妊娠前2例、妊娠早期4例、妊娠中期2例、妊娠晚期4例。对LdT治疗前和分娩前CK和乙肝病毒载量(HBVDNA)进行监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12例患者治疗后CK值未见异常;妊娠前和妊娠早期、妊娠中期的8例患者分娩前HBV DNA转阴性,妊娠晚期4例患者HBV DNA降至10^3~10^4。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围生期使用LdT抗病毒治疗对CK无影响,而且降低HBV DNA效果确切。 赵世印 谭华炳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围生期 肌酸激酶 HBV 苦参素胶囊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高甲胎蛋白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苦参素胶囊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LC)患者高甲胎蛋白(AFP)的影响。方法:选择54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高AFP患者,临床排除原发性肝癌(HCC),数字法随机分为苦参素胶囊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对照组常规给予恩替卡韦、安络化纤丸、阿托莫兰治疗,治疗组加用苦参素胶囊。治疗观察周期10个月,或以确诊原发性肝癌(HCC)为治疗终点。观察2组发生HCC的例数和症状变化,以及AFP、HA、LN、HBV-DNA变化。结果:①发生HCC的例数和症状体征变化:治疗组HCC发生率、肝区疼痛、肝脏肿大、肝区不适、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②AFP、ALT、LN、HA、HBV-DNA变化:治疗组AFP、LN、HA、HBVDNA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慢性乙肝LC高AFP患者动态监测AFP,对HCC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苦参素对慢性乙肝后肝硬化高AFP患者发生HCC具有一定作用。 赵世印 李芳 谭华炳关键词:乙肝肝硬化 甲胎蛋白 苦参素 银杏叶提取物神经系统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1 2006年 赵世印 谭华炳 贺琴 肖学云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 药理作用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妊娠期应用替比夫定联合母婴阻断10例分析 被引量:4 2013年 2006年全国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1~59岁一般人群HBsAg携带率为7.18%[1]。我国处于生育期的女性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人群较大。孕期肝功能异常与妊娠并发症及围生儿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损害程度越重,对母婴生命造成的威胁越大。加强孕期肝功能的检测并积极治疗可以有效减少妊娠并发症的发生及对围生儿的影响[2]。近年来,本科室根据病情需要针对10例CHB患者在妊娠不同时期使用了替比夫定(telbivudine, LdT),并对母婴进行了1~4年的观察,现报告如下。 赵世印 李儒贵 谭华炳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母婴阻断 妊娠期 TELBIVUDINE 妊娠并发症 肝功能异常 HBV感染抗病毒治疗中发生肝细胞癌2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HBV感染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发生肝细胞癌(HCC)的原因和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HBV感染(肝炎后肝硬化者18例、CHB者6例)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发生HCC的病例,分析其发生原因及诊断方法。结果 HBV感染抗病毒过程中发生HCC常见。患肝病时间、男性、抗病毒治疗效果不佳(或发生病原学突破)、吸烟、饮酒、糖尿病是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发生HCC常见原因。肝硬化发展至肝癌常无症状,慢性肝炎发展至肝癌常有肝区不适、生物化学检测结果异常、HBV载量变化。AFP、彩色多普勒超声、CT联合检查基本可以完成HCC的临床诊断,必要时辅以肝脏病理学检查。结论 HBV感染抗病毒过程中发生HCC常见,提高认识有利于早期发现HCC。 赵世印 雷旭 李芳 李金科 谭华炳关键词:抗病毒治疗 肝肿瘤 基于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抗病毒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13年 母婴传播途径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新生儿约90%~95%会发展为慢性肝炎,其中20%~25%患者将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1]。乙肝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e globulin,HBIG)联合乙肝疫苗实施乙肝病毒母婴阻断技术已经得到公认,但仍有10%~30%阻断失败,国内外学者均认为这与胎儿的宫内感染相关[2-3]。HBV宫内感染。 赵世印 谭华炳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宫内感染 抗病毒治疗 绞股蓝皂苷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大鼠肝纤维化影响 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观察绞股蓝皂苷(GPS)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通过高脂饲养联合链脲佐菌素注射建立T2DM并发NAFLD模型(M组)、NAFLD模型(NM组),T2DM并发NAFLD模型给予GPS(1 g·kg-1·d-1)(JH组),GPS(0.5 g·kg-1·d-1)干预(JL组)。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检测血糖(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透明质酸(HA)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肝组织层粘连蛋白(LN)表达。结果肝组织α-SMA表达:以空白对照组(N组)扩增倍数为1计算,M组为3.17,与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M组为2.37,与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JH组为2.26,与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JL组为2.63,与J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LN免疫组织化学检测:M组LN沉积最严重,JL与NM组程度相似;JH组LN沉积最轻。HA变化:M组、NM组、JH组、JL组明显上升,与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JH组、JL组与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糖水平:JH组(10.86±3.46)mmol·L-1、JL组(14.78±3.39)mmol·L-1,与M组(18.84±4.24)mmol·L-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TG水平:JH组(1.83±0.56)mmol·L-1、JL组(2.82±0.66)mmol·L-1,与M组(3.97±0.64)mmol·L-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TC水平:JH组(1.41±0.10)mmol·L-1,JL组(1.49±0.20)mmol·L-1,与M组(1.85±0.12)mmol·L-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PS能降低T2DM合并NAFLD大鼠肝纤维化程度。 赵世印 邱华 贺琴 李德梅 谭华炳关键词:绞股蓝皂苷 肝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