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烨钤
- 作品数:7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浅谈乳腺肿物麦默通旋切术的操作经验
- 2014年
- 目的总结麦默通手术病例,探讨乳腺肿物麦默通旋切术的操作经验。方法使用美国强生公司的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在西门子彩超X150引导下对600例乳腺肿物患者行麦默通微创切除术,肿物切除后均送病理检查,并对患者进行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随访。结果600例患者中,包括良性纤维腺瘤的508例,纤维囊性增生症22例,乳腺腺病5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6例,浸润性乳腺癌8例,积乳5例。8例确诊为乳腺癌患者中,6例接受改良根治术,2例行保乳根治术。术中2例发现活动性出血,切开止血后痊愈;5例术后发生局部血肿,1例切开清除血肿,另外4例经抽吸血肿后加压包扎;皮下淤血9例,切破皮肤1例。510例得到随访,其中502例良性病变中,发现新发良性肿物5例,1例复发;8例诊断为乳腺癌患者,经规范治疗后随诊未见复发转移。结论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对于良性乳腺肿物的切除是安全可行的,对于恶性肿物的活检提供了足量的病理标本,有助于明确诊断及进一步治疗。
- 徐泰李顺荣赖烨钤黄杰文丘冬琴范苑林李璐
- 关键词:乳腺肿瘤麦默通活组织检查
- 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v600E)基因突变探究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分析BRAF^(v600E)基因突变能否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预后判断。方法从各大知名数据库中筛选2014年3月前的有关检测是否发生BRAF^(v600E)基因突变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文献,参照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对文献质量进行评分,本研究选择文献质量3~5星的文献(满分9星),并提取文献中的可靠数据,采用Rev Man5.1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筛选出23篇文献,共有277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均进行过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纳入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和BRAF^(v600E)基因突变的关系的分析。发生BRAF^(v600E)基因突变率为25%~84%,平均发生BRAF^(v600E)基因突变的比例为54.7%。经过Meta分析还显示BRAF^(v600E)基因突变与患者性别、年龄>45周岁或是平均年龄、远处转移无显著联系(P>0.05);BRAF^(v600E)基因突变与甲状腺外浸润、淋巴结转移、高TNM分期有关(OR=2.17、1.96、2.42,P<0.01)。结论根据对BRAF^(v600E)基因突变与中国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病例特征进行Meta分析发现,BRAF^(v600E)基因突变可以在淋巴结转移、甲状腺外浸润、高TNM分期等方面对中国患者做出预后评估。但需要说明的是,远处转移检测技术尚不成熟,没有比较简单的方法可以检测出患者是否发生远处转移,所以本研究关于BRAF^(v600E)基因突变与远处转移的观点仍然有待商榷,希望可以有更多类似的研究或更多的相关数据可以进一步验证。
- 赖烨钤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META基因突变
- 对比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与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物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比较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与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良性乳腺肿瘤手术患者128例,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将两组手术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术中指标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乳房美观效果相比:观察组术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方法应用于良性乳腺肿物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患者术中出血量少、对机体损伤程度轻等优点,术后乳房美观效果佳,更符合现代女性患者对审美的需求,值得临床推广。
- 赖烨钤
- 关键词:麦默通微创旋切术
- 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与细针抽吸活检对甲状腺结节诊断价值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究甲状腺结节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组织学(CNB)联合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FNA)的成功率和诊断符合率。方法选择本院甲状腺外科就诊的12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粗针活检穿刺检查、超声引导下细针吸取检查及手术标本病理检查,对比粗针与细针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穿刺成功率、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128例穿刺患者,粗针穿刺活检对甲状腺结节穿刺成功率(94.53%)、细针抽吸(81.25%)分别与粗针穿刺活检联合细针抽吸(98.43)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粗针穿刺活检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符合率(93.38%)、细针抽吸(93.26%)分别与粗针穿刺活检联合细针抽吸(96.82%)对比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组织学对比细针抽吸细胞学对甲状腺结节穿刺的成功率较高,粗针穿刺活检组织学联合细针抽吸细胞学对比单独粗针穿刺或单独细针抽吸对甲状腺结节穿刺成功率及诊断符合率更高,且能有效区分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因此,两种方法结合的诊断结果可作为甲状腺结节患者后续治疗的重要依据。
- 李雄蓝思荣赖烨钤许建辉
-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细针抽吸细胞学
- 超声引导甲状腺结节粗针与细针穿刺活检对比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粗针穿刺活检(US-CNB)和细针抽吸(US-FNAB)活检,比较两种方法取材良好率、诊断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方法选取住院手术的甲状腺结节病例219例。术前同时行甲状腺结节US-CNB及US-FNAB,共227个结节,所有结节均≥5 mm。统计两种方法取材良好率,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对甲状腺恶性结节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USCNB标本报告取材不良无法诊断18例,取材满意率为92.07%,US-FNAB标本报告取材不良无法诊断59例,取材满意率为74.01%(P<0.001)。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US-CNB准确诊断197例,准确率为86.78%,US-FNAB准确诊断153例,准确率为67.40%(P<0.001)。患者术后病理甲状腺恶性肿瘤124例,良性病变103例,US-CNB对甲状腺恶性肿瘤诊断敏感度为86.29%,US-FNAB对甲状腺恶性肿瘤诊断敏感度为76.61%(P=0.05)。US-CNB特异度为87.38%,US-FNAB特异度为56.31%(P<0.001)。结论甲状腺结节US-CNB有较高的取材满意率、诊断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在甲状腺穿刺活检开展的起步阶段,US-CNB亦为一种良好的活检方法。
- 曾庆欣赖烨钤陈会林王悦冬卢善明曾宪浩
- 关键词:超声引导粗针穿刺细针抽吸病理检查
- 35岁以下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分析并比较35岁以下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的疗效、预后和生存情况。方法选择本院经手术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11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接受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保乳术组61例和改良根治术组49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外观疗效、长期疗效和生存质量情况。结果保乳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较改良根治术组显著性减少(P<0.001),且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也较改良根治术组明显改善(P<0.05);保乳术组患者术后外观优良率较改良根治术组有显著性提高(P<0.05);两组患者3年无复发生存率和生存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保乳术组患者3年后SF-36生存质量各项评分显著性高于改良根治术组(P<0.05)。结论对于35岁以下早期乳腺癌患者而言,保乳手术具有美容佳、创伤小、并发症少和生存质量好等优点,且能保持与传统方式相似的生存率,为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但尚待多中心、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
- 徐泰赖烨钤黄杰文范苑林李璐
-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改良根治术
- 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IGF-1的改变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与分析乳腺癌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在新辅助化疗前后的改变情况。方法将2010年10月到2013年10月于我院接受新辅助化疗的4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新辅助化疗,持续4周期左右,并在间隔2周后施行乳腺改良根治手术,测定化疗前后患者血清中IGF-1表达水平。结果施行新辅助化疗前40例患者的IGF-1表达水平为(53.09±3.99)ng/ml,施行新辅助化疗3个周期后为(33.67±3.73)ng/ml,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年龄、TMN分期与IGF-1的浓度有关,无论化疗前后,年龄<45岁者的IGF-1浓度高于≥45岁者,TMN分期Ⅲ期的IGF-1浓度高于Ⅱ期者。同时,化疗后IGF-1浓度均显著下降;化疗1、3、4个周期后,IGF-1浓度逐渐下降,且小于<45岁者更为明显。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清IGF-1浓度与肿瘤的进展有关,可能有评估新辅助化疗疗效与预后的潜能。
- 赖烨钤赵健
- 关键词:乳腺肿瘤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