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林刚

作品数:22 被引量:129H指数:7
供职机构: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矿业工程
  • 2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沉陷
  • 5篇充填
  • 5篇充填开采
  • 4篇地表移动
  • 4篇公路
  • 4篇高速公路
  • 3篇留设
  • 3篇煤柱
  • 3篇开采沉陷
  • 3篇建筑
  • 3篇覆岩
  • 3篇覆岩破坏
  • 2篇地表变形
  • 2篇地表移动变形
  • 2篇地基
  • 2篇压煤
  • 2篇应力
  • 2篇影响因素
  • 2篇神经网
  • 2篇神经网络

机构

  • 13篇天地科技股份...
  • 10篇煤炭科学研究...
  • 5篇煤炭科学技术...
  • 2篇华神东煤炭集...
  • 1篇吉林建筑工程...
  • 1篇山西省交通科...
  • 1篇沈阳地质矿产...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国煤炭科工...
  • 1篇中煤科工生态...
  • 1篇中煤科工集团...

作者

  • 21篇贾林刚
  • 5篇张华兴
  • 3篇邓伟男
  • 2篇孙岐发
  • 1篇田辉
  • 1篇李建文
  • 1篇杨汉臣
  • 1篇赵华
  • 1篇徐艳生
  • 1篇章海明
  • 1篇杨俊哲
  • 1篇郜玉兰
  • 1篇李智荣
  • 1篇王晓光
  • 1篇籍延青
  • 1篇郭晓东
  • 1篇徐法奎
  • 1篇韩科明
  • 1篇寇林田
  • 1篇张普纲

传媒

  • 6篇煤矿开采
  • 2篇煤炭工程
  • 2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煤炭技术
  • 1篇金属矿山
  • 1篇地质与资源
  • 1篇矿山测量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采矿与安全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膏体充填开采围岩变形及地表移动实验模拟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以某煤矿2307充填开采工作面为原型,采用相似模拟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地质力学模型,模拟分析了开采充填过程中围岩、地表的力学演化规律和移动变形过程。研究表明:充填开采可有效控制覆岩破坏和地表变形,顶板出现离层裂隙,但未垮落,最大下沉滞后工作面约58.5m;开采过程中围岩应力释放,顶板出现拉伸,采空区前后端及底板出现应力集中,为开采前的1.47-1.78倍,充填工作面周期来压不明显;开挖后地面下沉值为212.7mm,下沉系数为0.06,地面水平变形和倾斜变形形态与垮落法管理顶板曲线形态相似,量值较小。
贾林刚孙万明张华兴
关键词:充填开采围岩应力地表移动
预计法留设建筑物保护煤柱被引量:2
2016年
留设建筑物保护煤柱是保护建筑物安全使用的重要手段,在分析常规煤柱留设方法局限性的基础上,为了解决传统留设建筑物保护煤柱方法的不足,给出了采用预计法留设保护煤柱的具体操作方法,通过地表移动变形与建筑物强度特性相结合,以具体计算变形指标值的影响距离来划定保护煤柱范围,既能有效保护建筑物,又能综合考虑采厚、多煤层开采的影响。同时,结合留设保护煤柱实例,分析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贾林刚冯焱
关键词:保护煤柱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地表沉降预测模型被引量:14
2008年
简述了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通过实例建立了时间序列BP网络模型,并利用已有观测数据对网络进行了训练和测试,经过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回归分析,证明了该网络的有效性和精确性,可作为一种预测方法对地表沉降做出预测。
贾林刚
关键词:地表沉降BP神经网络
充填开采充填率与地表移动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为研究充填开采重要参数充填率与地表移动变形之间的关系,结合某煤矿工作面,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对充填开采不同充填率条件下地表沉降规律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充填率与下沉系数呈指数关系,与水平变形和倾斜变形呈二次函数关系,与曲率变形为指数关系;当充填率增加时,地表变形快速减小,当充填率增加到80%以上时,地表下沉及变形值减小幅度趋缓;充填开采有效改善了围岩力学环境,不同的充填率影响了覆岩"三带"的岩体力学性质,使得下沉系数及地表变形与充填率呈非线性关系.本文结论对充填开采控制地表变形,保护地面建筑物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贾林刚刘卓然
关键词:充填开采充填率数值模拟地表变形围岩应力
补连塔煤矿综采大采高覆岩破坏“两带”高度实测研究被引量:18
2018年
为了获取补连塔煤矿综采一次采全高"两带"高度,在一次采高7. 4m厚煤层的12511工作面布置采后钻孔,采用钻孔钻进过程中冲洗液漏失量和钻孔彩色电视观测相结合的方法,综合探测分析确定了"两带"高度。研究结果表明:该条件下,垮落带高度35. 08m,为采厚的4. 74倍;导水裂缝带高度为105. 96m,为采厚的14. 32倍。实测结果与采用分层开采经验公式计算结果对比差距较大,因此,厚煤层分层开采预计公式不适用于一次采全高"两带"高度计算,该实测研究成果可作为补连塔矿和其他相类似条件下煤矿开采计算导水裂缝带和垮落带高度的依据。
杨俊哲贾林刚贾林刚宋桂军
开采沉陷影响下高速公路变形破坏的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通过相似模型试验模拟,研究了煤矿开采沉陷影响下高速公路路基与路面的变形破坏规律,试验表明:路基随地表发生连续、渐变、有规律的变形,其内部发育的裂缝随工作面的推进逐渐闭合压实;路面破坏前与路基之间存在空区,路面内部有竖向裂缝发育。得出了路面与路基且与地表沉陷变形不一致的结论。并提出路面基层出现断裂是高速公路受开采沉陷影响发生破坏的标志,利用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推导出高速公路发生断裂破坏判据的力学计算式,解释了开采沉陷影响下高速公路变形破坏的机理。
邓伟男张华兴贾林刚
关键词:高速公路煤矿开采沉陷相似模型试验判据
采动区框架结构建筑物变形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为了量化采动区建筑物受煤矿开采的影响程度,优化抗采动影响加固设计,需分析采动区建筑物的受力和变形特征。结合工程实例,分析计算了采动区某框架结构建筑物所在区域的地表变形量,根据建筑物自身的变形损坏情况运用建筑力学基本原理分析鉴定建筑物受损的原因,再采用拟合试算的方法计算建筑物变形量,对经计算的2个变形量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采动区的地表下沉值为65 mm,而建筑物基础的位移为30 mm,地表变形值和建筑物的实际变形量不一致,为量化采动区建筑物的附加荷载并进行相应的加固设计提供新的方法,使建筑加固的成本降低约30%。
孙凯华贾林刚刘鹏亮
关键词:开采沉陷预计建筑加固
公路路基下保安煤柱留设及压煤开采技术研究
郜玉兰张普纲寇林田李贵顺徐艳生都魏龙武军李智荣李彦青贾林刚赵建忠张华兴赵华刘少炜黄广忻郝姝珍崔元龙李建文籍延青李志军侍毅斌杨宝山党利民刘培栋于艳梅邓伟男杨玉东韩元生武宏飞霍云岗杨汉臣许乃忠陈佩佩章海明刘伟
该项目是在山西省高速路网逐渐覆盖到煤炭资源分布区、高速公路压覆煤炭资源量逐渐增加的背景下开始立题研究的,主要是针对山西煤炭大省的特点,解决高速公路下煤柱留设和压煤开采问题,以达到路况安全,资源损失减少之目的,同时为最大限...
关键词:
关键词:高速公路煤柱留设
长壁充填开采充填体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3
2019年
为了研究长壁充填开采初凝充填体在采空区中的稳定性,按照初凝充填体呈现塑性区和弹性区共同承载的受力特性,采用威尔逊约束理论和SMP应力屈服准则,推导得出了充填体保持稳定所需的最小柱体宽度的理论计算公式,分析了充填体稳定宽度的影响因素。通过榆阳煤矿充填开采实例,实验测得充填体凝固试块的力学强度及其与时间之间的数学关系式,采用理论推导公式计算得到了充填体稳定最小宽度为3.5m。在理论计算值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充填体宽度,既可增加充填体的整体稳定性,保证充填开采控制覆岩破坏的效果,又能有效减少充填体多次充填的凝固等待时间,提高开采充填效率。
贾林刚张华兴
关键词:充填体稳定性影响因素充填体强度
边坡岩体变形机理分析
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繁多,既可能是单一因素起主导作用又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为影响源。主要影响因素有:边坡岩体的岩性、组成结构及其力学性能、地质构造、边坡坡角、水、地应力、温度、震动、地下开采扰动等。对这些因素的影响逐一进...
贾林刚
关键词:边坡稳定岩体变形影响因素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