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乐蓉

作品数:28 被引量:4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9篇新闻
  • 6篇媒体
  • 5篇中俄
  • 4篇传媒
  • 3篇大众
  • 3篇大众传媒
  • 3篇新闻传播
  • 2篇大众传媒影响
  • 2篇电视
  • 2篇新闻生产
  • 2篇通讯社
  • 2篇频道
  • 2篇主义
  • 2篇报刊
  • 2篇传播学
  • 1篇第四权力
  • 1篇电视频道
  • 1篇电视新闻
  • 1篇电视新闻频道
  • 1篇新闻传播学

机构

  • 16篇中国传媒大学
  • 3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保定学院
  • 1篇河北大学

作者

  • 18篇贾乐蓉
  • 1篇龙小农
  • 1篇陈力丹
  • 1篇马笑楠

传媒

  • 4篇新闻春秋
  • 3篇对外传播
  • 2篇国际新闻界
  • 2篇俄罗斯东欧中...
  • 1篇中央社会主义...
  • 1篇青年记者
  • 1篇新闻界
  • 1篇现代传播(中...
  • 1篇2009中国...
  • 1篇2009年软...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6
  • 4篇2014
  • 2篇2009
  • 1篇1999
  • 1篇1998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竖屏语境的新闻叙事“在场”趋向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随着以手机为主导的媒体终端逐渐接管融合新闻报道的延展空间,竖屏生产成为媒体融合进程中需全方位考量的命题,并推动新闻生产新一轮改革沿着竖屏社交逻辑展开。本文分析竖屏叙事的特点,试图在竖屏语境中引入“在场”理论,并在移动社交环境中探索新闻的生产与消费模式,旨在为竖屏新闻纵深发展提供借鉴。
马笑楠马笑楠
关键词:新闻生产
“今日俄罗斯”国际新闻通讯社名称与结构探析
2018年
关于“今日俄罗斯”,我们似乎都耳熟能详。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所说的“今日俄罗斯”是指成立于2005年的俄罗斯国际电视新闻频道“Russia Today”。尽管在2009年,为淡化其官方色彩,它已经改名为RT,但人们仍然习惯用早先的“今日俄罗斯”来称呼它。
贾乐蓉
关键词:新闻通讯社电视新闻频道
曲折与屈辱历史背景下的波兰新闻传播业被引量:1
2014年
波兰17世纪就诞生了现代新闻传播业,1791年拥有了欧洲最早的宪法,"不失为东欧曾经创造过的唯一的自由文献"(马克思语)。18世纪末波兰被俄、普、奥瓜分,持续亡国123年,民族新闻传播业的发展阻滞。1918年复国后,波兰迎来新闻传播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然而1939年德、苏再次瓜分波兰,中断了波兰新闻传播业的发展。1944年重新建国,被苏联直接和间接控制40多年,其新闻传播业虽然有所发展,但极其僵化。鉴于历史与文化方面的联系,现在的波兰传媒体系接近西欧而疏远俄国。
贾乐蓉陈力丹
关键词:新闻传播业TVP
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苏联传媒体制的变迁--从改革工具到“第四权力”被引量:3
2016年
本文从政治与传媒互动的角度梳理了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苏联传媒体制变迁的过程,展示了传媒体制变迁与改革进程之间的高度契合性。本文认为,这一时期开始之初,苏联传媒是改革的工具,在这一时期结束之时,它成了"第四权力"。根源在于,在此期间苏联传媒所依托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意识形态发生了本质性变化。
贾乐蓉
关键词:戈尔巴乔夫传媒体制第四权力
中俄媒体合作:发展阶段、模式、效果与存在的问题被引量:2
2020年
本文对中俄媒体合作的发展阶段、模式进行考察,认为中俄媒体合作是由两国高层推动、两国国有主流媒体积极参与的一种新型国际传播实践,其目标指向夯实两国关系。作为其结果,当前两国民众对对方相互好感度显著提高。但这种合作难以解决两国信息舆论场中存在的负面消息以及两国的文化差异问题。此外,两国媒体合作与政治联系密切、与经济联系较少。这需要结合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对其进行优化。
贾乐蓉周南
关键词:中俄关系媒体合作
国际传播与国家发展:中俄大众传媒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4年
2014年9月18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承办的第十届中俄大众传媒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主题为"国际传播与国家发展",来自中俄17所大学、科研机构及媒体单位的专家学者共计54人参会。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廖祥忠教授、新闻传播学部副部长何苏六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保卫教授、莫斯科大学安德烈·维尔科夫斯基博士、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王冬梅女士在开幕式上先后致辞。
龙小农贾乐蓉
关键词:大众传媒中国记协新闻传播学
新闻教育应当与日俱进——莫斯科大学新闻系系主任瓦尔塔诺娃教授谈俄罗斯新闻教育被引量:2
2016年
2016年2月5日,本文作者、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传播研究院贾乐蓉副教授在莫斯科大学新闻系采访了莫斯科大学新闻系系主任瓦尔塔诺娃教授,向她了解了俄罗斯新闻教育方面的情况。值此中俄媒体交流年之际,无疑会对我国新闻教育工作者对俄罗斯新闻教育的了解有所助益。
贾乐蓉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新闻传播学
中东欧媒体与新闻传播研究状况探析——基于中文、俄文、英文文献的考察(1990—2019)
2020年
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日益密切的背景下,我国对中东欧媒体与新闻传播研究的热度呈现增加趋势。为深化对该研究领域的了解,本文考察了1990—2019年的中文、俄文、英文文献中关于中东欧媒体与新闻传播研究的状况,主要涉及数量变化、议题、研究方法几个方面。在此基础上,笔者对研究发现进行了解读,认为,研究者的社会条件与学术环境决定了其选择的议题与研究方法的不同。其中,中文文献带有强烈的政策性导向,俄文文献的研究较为基础,英文文献对该研究的规模与程度都更加广泛和深入,使用研究方法的情况较之中文和俄文文献更加普遍。
贾乐蓉刘华峰靳晗
关键词:中文文献俄文文献英文文献
共产国际对建党前后中共报刊出版影响的考察被引量:2
2020年
本文以中共正式成立为时间节点考察了共产国际对建党前后中共报刊出版的影响。认为,虽然共产国际是为革命而来,但在其帮助筹建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对于中共报刊出版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在中共正式成立之前,共产国际对中共报刊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其代表的个人活动实现的,中共正式成立之后,则主要通过组织层面进行。鉴于当时苏维埃俄国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领导地位,以及共产国际与中共的上下级关系,共产国际与建党前后中共报刊之间的关系表现为苏俄单方向地影响了中共的报刊出版,涉及内容、资金、管理等方面。
贾乐蓉
关键词:共产国际中共建党前后报刊出版
俄罗斯新闻体制初探
贾乐蓉
关键词:新闻体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