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耕耘

作品数:17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太原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腭裂
  • 3篇颌面
  • 3篇颌面部
  • 3篇面部
  • 3篇口腔
  • 3篇畸形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畸形
  • 2篇平阳霉素
  • 2篇综合征
  • 2篇口腔颌
  • 2篇口腔颌面
  • 2篇口腔颌面部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多态性
  • 2篇非综合征性
  • 2篇非综合征性唇...
  • 2篇唇腭裂

机构

  • 8篇大同市第五人...
  • 5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口腔...
  • 1篇长治医学院
  • 1篇山西中医学院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谢耕耘
  • 4篇南欣荣
  • 4篇李点典
  • 4篇王晓珍
  • 2篇齐鸿亮
  • 2篇刘改英
  • 1篇王杨红
  • 1篇王江波
  • 1篇安晓燕
  • 1篇张伟
  • 1篇左志强

传媒

  • 2篇实用口腔医学...
  • 2篇临床医药实践
  • 2篇山西医药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口腔...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国际口腔医学...
  • 1篇山西大同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颌面部骨折坚固内固定术后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对颌面部骨折坚固内固定术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216例颌面部骨折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微小型钛板及单皮质螺钉坚固内固定,观察咬合关系、咀嚼功能、骨断端固定效果、开口度、面部对称性、面部畸形恢复情况.结果经过3~12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断端固定可靠,无移位发生.微小型钛板机械性能可靠,组织相容性好.结论颌面部骨折除复位、颌间牵引保守治疗外,复位后坚固内固定是现今临床上可靠的治疗方法.
刘改英谢耕耘王晓珍左志强
关键词:颌面部骨折坚固内固定
手术治疗真性颞颌关节强直19例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采用下颌升支垂直截骨上推术治疗真性颞颌关节强直的疗效。方法对2004年12月至2008年5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19例真性颞颌关节强直患者采用下颌升支垂直截骨上推术治疗,并按期随诊,监测指标,观察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张口度均接近或达到正常,无关节疼痛及弹响症状,随访期内无一例复发。结论根据国内外文献及术后观察,下颌升支垂直截骨上推术是治疗真性颞颌关节强直的一种可选择的、有效的方法。
谢耕耘南欣荣
影像学检查在口腔颌面部血管畸形微创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影像学检查在口腔颌面部血管畸形微创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T、核磁共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方法,对比研究比较4种方法在口腔颌面部血管畸形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结果4种方法在口腔颌面部血管畸形诊断和治疗中各自都具有优势。结论在口腔颌面部血管畸形诊断和治疗中应根据病情选择辅助影像学方法,取长补短,以期获得最佳的诊断结果。
齐鸿亮谢耕耘李点典
关键词:微创性多普勒
口腔颌面部血管畸形微创治疗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血管畸形的微创治疗的应用及意义。方法根据血管畸形的不同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的平阳霉素注射微创治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介导下的超选择性动脉内栓塞术、超选择性动脉内栓塞术及平阳霉素联合微创治疗等方法综合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畸形。结果经过1年的随访,综合方法治疗颌面部血管畸形总有效率为76.9%,其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的平阳霉素注射微创治疗组为72.7%,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介导下的超选择性动脉内栓塞术组为77.8%,介入超选择性动脉内栓塞术及平阳霉素联合微创治疗组为83.3%。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超选择性动脉内栓塞术对口腔颌面部血管畸形的治疗安全有效,可以大大减少组织创伤,简化治疗程序。
齐鸿亮谢耕耘李点典
关键词:平阳霉素治疗性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血管畸形
CircBICD2调节miR-218-5p/RhoA轴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环状RNA(CircRNA)·BICD2调节miR-218-5p/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轴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增殖、凋亡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qRT-PCR、Western·blot分别检测OSCC组织、癌旁组织、人口腔上皮细胞系HOEC及OSCC细胞系HSC-4、CAL-27、SCC-15中Circ·BICD2、miR-218-5p表达及Rho·A蛋白表达;将SCC-15细胞分为Ct组(A,未转染对照)、si-NC组(B)、si-Circ·BICD2组(C)、miR-NC组(D)、miR-218-5p组(E)、si-Circ·BICD2+anti-NC组(F)、si-Circ·BICD2+anti-miR-218-5p组(G),qRT-PCR检测细胞中Circ·BICD2、miR-218-5p表达;·CCK-8法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Rho·A、E-cadherin、Vimentin、N-cadherin表达;双荧光素酶验证Circ·BICD2与miR-218-5p、miR-218-5p与Rho·A的关系。结果:在OSCC组织和细胞中,Circ·BICD2、Rho·A蛋白高表达,miR-218-5p低表达,在SCC-15细胞中miR-218-5p相对表达量最低,Circ·BICD2表达及Rho·A蛋白相对表达量最高(P<0.05)。后续实验取SCC-15细胞为研究对象;与B组比较,C组Circ·BICD2、Rho·A蛋白表达降低,miR-218-5p表达升高(P<0.05);与D组比较,E组miR-218-5p表达上调,Rho·A蛋白表达下调(P<0.05);与C组、F组相比,G组miR-218-5p表达降低,Rho·A蛋白表达升高(P<0.05)。下调Circ·BICD2或过表达miR-218-5p均可抑制SCC-15细胞增殖和EMT,促进细胞凋亡;下调miR-218-5p减弱了沉默Circ·BICD2对SCC-15细胞增殖、EMT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Circ·BICD2靶向调控miR-218-5p/Rho·A轴。结论:沉默Circ·BICD2可能通过上调miR-218-5p来抑制Rho·A表达,抑制SCC-15细胞增殖、EMT,促进细胞凋亡。
谢耕耘安晓燕王佳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增殖上皮间质转化
急性牙髓炎患者牙科焦虑症的临床调查与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本研究对急性牙髓炎患者牙科焦虑症进行临床调查与分析,从患者的角度探讨引发焦虑情绪的相关因素,为临床焦虑控制和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牙科焦虑症(dentalanxiety,DA)或牙科畏惧症(dental fear,DF)是指患者因对牙科诊治过程或其中的某些环节害怕而产生的社会心理学疾病,表现为烦躁不安、心悸、出汗、高声叫喊、呼吸困难、躲避或拒绝治疗等[1]。
王晓珍谢耕耘
关键词:牙科焦虑症急性牙髓炎牙科畏惧症社会心理学焦虑情绪烦躁不安
MSX1基因多态性与山西地区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MSX1基因外显子区rs13127820(M146L)、rs62636562(A274V)位点多态性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NSCL/P)的关系。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243例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SCL/P)患者和292例正常对照者全血标本中MSX1基因rs13127820(M146L)、rs62636562(A274V)位点的多态性。结果:MSX1基因位点rs13127820(M146L)、rs62636562(A274V)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MSX1基因位点rs13127820(M146L)、rs62636562(A274V)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NSCL/P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果显示MSX1基因位点多态性与NSCL/P的发生有关。
南欣荣谢耕耘王杨红王江波
关键词:MSX1多态性非综合征性唇腭裂
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淋巴管畸形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总结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淋巴管畸形的疗效与病变类型的关系。方法:选择2001年10月—2010年10月10年间门诊单纯局部注射盐酸平阳霉素患者236例。结果:平阳霉素治疗淋巴管畸形,微囊型病变的疗效较差,治愈和基本治愈率为60%;大囊型或较大囊型病变的疗效较好,治愈和基本治愈率为91%。结论: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淋巴管畸形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必要时融合手术治疗、激光治疗,但由于平阳霉素属抗癌药物,其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有待继续观察。
刘改英王晓珍谢耕耘张伟
关键词:淋巴管畸形
肌节同源盒-1基因A448T多态性与山西部分人群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发病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肌节同源盒(msx)-1基因A448T的多态性与山西部分人群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SCL/P)发病间的关系。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行msx-1基因A448T的多态性检测,并行其遗传统计分析。结果 msx-1等位基因频率在对照组和NSCL/P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T位点频率明显高于NSCL/P组(对照组0.55,NSCL/P组0.26)。结论 msx-1/A448T(rs13127820)基因的多态性与山西部分人群NSCL/P发病可能相关,此位点的T等位基因在NSCL/P的发生中可能起保护效应。
谢耕耘南欣荣李点典
关键词: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基因多态性
维甲酸诱导BALB/C近交系小鼠产生腭裂的剂量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研究维甲酸诱导BALB/C近交系小鼠产生腭裂所需的剂量。方法:将40只BALB/C近交系小鼠分成四组,每组10只,在妊娠10 d时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维甲酸,给药后观察所有孕鼠的反应,在妊娠15 d时解剖部分孕鼠,取胎鼠头部,行冠状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进行观察。剩余孕鼠任其自然分娩,观察子鼠情况。结果:给予70 m g/kg维甲酸后,孕鼠组绝大多数表现腭裂动物模型所需特征。结论:70 m g/kg剂量维甲酸能够诱导BALB/C近交系小鼠产生可靠的腭裂动物模型。
王晓珍谢耕耘
关键词:维甲酸腭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