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晓青

作品数:10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 2篇文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文化
  • 2篇心理探索
  • 2篇哲学
  • 2篇社会批判
  • 2篇手法
  • 2篇中世纪
  • 2篇文明
  • 2篇西方文化
  • 2篇现代主义
  • 2篇写作
  • 2篇写作手法
  • 2篇经院哲学
  • 2篇基督
  • 2篇基督教
  • 2篇多重性
  • 2篇高校
  • 1篇代文
  • 1篇当代文学
  • 1篇艺术
  • 1篇艺术创作

机构

  • 9篇南昌大学
  • 2篇江西服装学院

作者

  • 9篇谢晓青
  • 2篇邓明波

传媒

  • 3篇江西服装学院...
  • 1篇作家
  • 1篇电影文学
  • 1篇编辑之友
  • 1篇中国成人教育
  • 1篇芒种
  • 1篇人民论坛(中...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当代文学期刊的编辑特色被引量:2
2010年
虽然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新文艺复兴的洗礼,许多作者的文学创作实践已经跨过了当代西方文艺思潮及拉美文学的阴影,从90年代开始,当代汉语文学也树立起自己的精神姿态和语言形象,我国当代文学创作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我们还必须清楚地看到,在我国当代文学作品中,还普遍地存在着许多缺点和不足。
谢晓青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文艺复兴拉美文学文艺思潮
高校人文教育论略被引量:3
2009年
高校教育的一大职责是成"人"教育,即人文精神教育。从人文知识达到人文精神的路径叫做人文学养。高校人文教育不能停留在知识的传输上,而应该实现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也即要完成人文教化。
谢晓青邓明波
关键词:高校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人文教化
基督教与中世纪西方理性之关系探微
2009年
作为中世纪西方文化主体的基督教,在吸收"两希"文明的基础上,主导和促进了中世纪理性的发展,引起了近代西方科学的出现,也就是说,基督教帮助中世纪西方文化完成了其在人类理性演进史中应有之使命。
谢晓青邓明波
关键词:基督教西方文化经院哲学
基督教与中世纪西方理性之关系探微
2012年
作为中世纪西方文化主体的基督教,在吸收“两希”文明的基础上,主导和促进了中世纪理性的发展,引起了近代西方科学的出现,也就是说,基督教帮助中世纪西方文化完成了其在人类理性演进史中应有之使命。
谢晓青
关键词:基督教西方文化经院哲学
试析劳伦斯艺术创作的多重性写作手法
2012年
一、引言D.H.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1885—1930出生于19世纪,其前期的作品强调再现客观世界突出艺术形象的外部因素,在形式上,其小说仍持着许多现实主义的传统特点。
谢晓青邓明波
关键词:现代主义写作手法艺术创作多重性社会批判心理探索
析D.H.劳伦斯情节创作中的悲剧色彩
2010年
D.H.劳伦斯创作了一系列长篇小说,其情节中大多都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儿子与情人》中莫莱尔夫妇的婚姻生活以及保罗的爱情生活,《虹》中布朗文家族三代人的婚恋故事,《恋爱中的女人》中杰罗德的生死描述,《查泰来夫人的情人》中克利福的生活,无不披盖着一层阴冷、灰色的悲剧基调,这成为劳伦斯创作的突出特点。悲剧增添了劳伦斯的创作色彩,触动了人类情感最敏感的神经,引发了艺术的深层次探索。
谢晓青邓明波
关键词:D.H.劳伦斯悲剧悲剧色彩悲剧情节
劳伦斯艺术创作的多重性写作手法谈
2012年
劳伦斯创作了一系列长篇小说,在保留小说传统特点的同时,兼顾了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风格。劳伦斯结合社会批判和心理探索,在《儿子与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和《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等作品中巧妙地表现了其关于两性关系的创作主题。
谢晓青
关键词:写作手法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社会批判心理探索
浅议恐怖主义宗教文化依据之假象被引量:1
2012年
通过对蔑视生命的自杀式袭击进行分析可以看到,恐怖主义作出的种种践踏人类道德、反人类、反社会的暴力袭击和极端言论,与宗教文化原本思想、宗教本质教义之间并不完全一致,甚至严重曲解和亵渎了真正的宗教精神。恐怖主义并不是宗教活动,而只是曲解和利用了宗教文化。恐怖主义的宗教文化依据只是一种假象。
邓明波谢晓青
关键词:恐怖主义宗教文化
博弈论在我国高校外语专业课程设置中的运用
2015年
自从恢复高考以来,我国的外语教学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为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作出了极大的贡献。高校外语专业的课程设置经历了从原来的单纯语言文学到语言加专业技能到应用外语的发展变化,从博弈论的观点来看。通过30年来的变化,外语专业也找到了适合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即课程设置的纳什均衡。
谢晓青
关键词:外语专业博弈论课程设置纳什均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