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赪

作品数:37 被引量:101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核科学技术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20篇乳腺
  • 19篇乳腺癌
  • 19篇腺癌
  • 18篇放疗
  • 12篇肿瘤
  • 7篇术后
  • 5篇调强
  • 5篇手术
  • 5篇腺肿瘤
  • 5篇疗法
  • 5篇放射疗法
  • 4篇调强放疗
  • 4篇直肠
  • 4篇乳腺肿
  • 4篇乳腺肿瘤
  • 3篇照射
  • 3篇直肠癌
  • 3篇化疗
  • 3篇剂量学
  • 3篇加速器

机构

  • 34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卢湾区...
  • 1篇上海艾普强粒...

作者

  • 37篇许赪
  • 17篇陈佳艺
  • 14篇曹璐
  • 6篇金冶宁
  • 5篇赵胜光
  • 5篇曹卫国
  • 5篇沈坤炜
  • 5篇车锦凤
  • 5篇王舒蓓
  • 4篇张毅斌
  • 4篇蔡嵘
  • 3篇李亚芬
  • 3篇楼谷音
  • 3篇徐昊平
  • 3篇柴维敏
  • 3篇瞿晴
  • 3篇费晓春
  • 3篇陈小松
  • 3篇钱晓芳
  • 3篇蔡钢

传媒

  • 9篇外科理论与实...
  • 5篇中华放射肿瘤...
  • 2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中国辐射卫生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临床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医院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内科理论与实...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国癌症防治...
  • 1篇98中华医院...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同步加速器质子点扫描治疗系统的蒙特卡罗算法临床调试
2025年
目的介绍RayStation治疗计划系统用于国产自主研发的同步加速器质子点扫描治疗系统SAPT-PS-01的蒙特卡罗剂量计算算法的临床建模和调试结果。方法构建RayStation的质子笔形线束模型需要输入三项束流参数,分别为积分深度剂量曲线、束斑剖面曲线和绝对剂量刻度,不需要单独采集带射程移位器的束流参数。用半径为8 cm的平行板电离室在水模体里测得单个质子束斑的积分深度剂量曲线;运用闪烁体平板探测器采集了包括等中心平面在内的空气中5个深度处束斑剖面曲线;绝对剂量刻度方案为采用半径为0.25 cm的平行板电离室测量单能10 cm×10 cm方野的等中心点剂量。建模完成后,分别从射程计算、空气中和水中单个束斑剖面曲线、展宽布拉格峰中心轴点剂量、临床病例二维剂量分布、仿真模体端对端测试5个方面对治疗计划系统蒙特卡罗剂量计算结果进行验证。结果针对SAPT-PS-01质子治疗系统的94个能量的射程建模,最大偏差为0.03 cm,空气中的束斑大小计算值与实测值的最大偏差为0.015 cm,有无射程移位器的情境下水中束斑大小偏差均<15%。与测量值相比,水中展宽布拉格峰138个测量点的计算剂量偏差<3%,285个临床病例二维剂量分布的3%/3 mm标准下的γ通过率均>90%,近95%的平面通过率>95%。端对端测试的4个临床场景,8个射野的点剂量计算偏差<5%。结论束流模型验证结果均在可接受的容差范围内,证明了RayStation中基于同步加速器的SAPT-PS-01质子点扫描治疗系统束流模型及蒙特卡罗剂量计算算法的准确性,可用于患者治疗计划设计。
陈媚闫渊林周晖蒋徐铭张毅斌贺晓东曹璐曹璐张满洲许赪陈佳艺
关键词:同步加速器
多西他赛联合照射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生物效应的实验研究
2007年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放射增敏作用和多西他赛联合放射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人AGS胃癌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28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单纯多西他赛组、多西他赛+照射组。测量各组移植瘤体积,计算各组抑瘤率,评价多西他赛的放射增敏效果,并对标本进行光镜观察及原位末段标记(TUNEL)检测。结果:28只裸鼠的成瘤率为100%,实验期间无死亡,比较各组移植瘤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抑瘤率分别为单纯照射组36.4%,单纯多西他赛组44.2%,多西他赛+照射组86.9%。多西他赛对放射治疗的增敏值(enhancement factor,EF)值为1.5。多西他赛+照射组的平均凋亡指数(AI)为(15.6±2.3)%,与其它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西他赛对人AGS胃癌裸鼠移植瘤有良好的放射增敏作用,多西他赛联合放疗能更有效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许赪蔡嵘宋菲马韬黎浩曹卫国叶正宝金冶宁
关键词:胃肿瘤多西他赛放射疗法
上海地区早发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根据乳腺癌在我国早发的特点,分析上海地区早发性乳腺癌患者相关的重要临床病理学参数。方法研究对象为来自2000年后就诊长海医院和瑞金医院的乳腺癌患者,将发病年龄小于35岁定义为早发性乳腺癌,分析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AJCC分期、组织学分级、ER和PR表达情况,Her-2表达情况以及分子分型、2009年St.Gallen乳腺癌专家共识分型之间的关系。结果通过分析后发现Her-2、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分子分型(基底细胞样乳腺癌和管腔型B乳腺癌)、ER*PR共表达(ER+/PR-和ER-/PR+)与上海地区早发性乳腺癌(发病年龄<35岁时)关系密切。结论上海地区<35岁发病的早发性乳腺癌与发病年龄晚的乳腺癌不同,早发性乳腺癌组织学3级居多,ER/PR阳性率低与三阴乳腺癌和和管腔型B乳腺癌关系密切。
许赪王宁金冶宁王雅杰
关键词: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HER2/NEU早发性乳腺癌
乳腺癌患者放射性心脏毒性的管理及监测
目的 随着乳腺癌患者生存期的延长,治疗所带来的心脏毒性的暴露也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本研究旨在探讨在规范的多学科综合治疗背景下,在现代精确放疗技术前提下,影响患者心脏毒性事件的因素及监测心脏毒性的最佳指标。
欧丹曹璐许赪方跃华陈佳艺
关键词:乳腺癌辅助放疗心脏毒性
乳腺癌术后非乳腺部位多原发恶性肿瘤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发生在非乳腺部位的多原发恶性肿瘤(MPMN)临床特点、发生原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月至2011年11月治疗的15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术后非乳腺部位发生的MPMN。结果:①乳腺癌与发生第二原发肿瘤中位间隔时间为30个月,同时性(间隔≤6个月)发生4例,异时性(间隔>6个月)发生11例。②第二原发恶性肿瘤部位依次为:肺、子宫内膜、胸壁、卵巢、食管、胰腺和甲状腺。③13例乳腺癌无复发和转移,双侧胸水和单侧进展各1例,第二原发肿瘤治疗中采用手术方法7例,15例病人中9例死亡,8例死亡原因为MPMN。结论:①乳腺癌术后易发生MPMN;②MPMN的发生与乳腺癌治疗有关;③MPMN的预后比乳腺癌转移复发的预后好。
许赪王宁费晓春楼谷音金冶宁王雅杰
关键词:多原发恶性肿瘤乳腺癌病理诊断
基于大型综合医院单中心乳腺癌手术病人10年诊治和生存分析
2021年
目的:评估瑞金医院乳腺癌手术病人的诊治和预后,为进一步临床诊疗和研究开展提供基础。方法:入组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手术治疗的非晚期乳腺癌病人,分析临床病理特征、保乳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以及在不同手术年份的变化趋势。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并比较不同治疗方案乳腺癌病人的5年和10年无病生存(disease 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结果:共8210例入组。乳腺原位癌为959例(11.7%)。在未接受新辅助治疗的7549例病人中,淋巴结阴性为5379例(71.3%),0期和I期分别为949例(12.6%)和2964例(39.3%)。2377例(29.0%)接受保乳手术,占乳腺癌手术比例从2009年的16.5%上升到2013年的34.8%。4149例(52.5%)接受SLNB,从2009年的0.6%上升至2018年的69.3%。2009年至2018年入组的所有乳腺癌病人均进行完整随访。中位随访46个月。5年和10年DFS率分别为87.6%和80.5%;5年和10年OS率分别为94.2%和90.7%。2009年至2014年手术治疗的3800例乳腺癌病人,中位随访时间79个月,5年DFS率和OS率分别为86.9%和93.1%,10年DFS率和OS率分别为79.1%和88.4%。结论:瑞金医院乳腺癌手术病人的保乳手术和SLNB比例在10年间逐渐提高。在现代乳腺癌治疗模式下,乳腺癌病人5年OS率超过93%。本研究结果可指导乳腺癌临床诊治策略的制定和进一步研究。
陈小松李帅吴佳毅黄欧柴维敏姚洁洁朱樱许赪陈佳艺瞿晴费晓春丁晓毅林琳张男方琼何建蓉朱丽李亚芬陈伟国沈坤炜
关键词:乳腺癌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保乳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
临床N1的Ⅱ-Ⅲ期乳腺癌患者在新辅助化疗后的辅助放疗获益
目的 Ⅱ-Ⅲ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的术后辅助放疗指证尚未完全明确,尤其对于区域淋巴结初始临床分期为cN1的患者是否能从放疗中获益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目的为探讨区域cN1、接受新辅助化疗、术后病理ypN0-N1患者的术后辅助...
曹璐许赪陈媚沈坤炜陈佳艺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单中心影像学特点分析——海马保护的全脑放疗安全范围探索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 通过分析影像学图像了解脑转移在颅内亚结构分布特点,探索行海马保护的全脑放疗(HA-WBRT)时海马区保护的安全边界范围.方法 分析瑞金医院2011-2016年头颅增强MRI诊断为脑转移患者,测量患者颅内距离海马最近的病灶与海马区的距离.结果 患者总数146例(男90例)共630个脑转移病灶.64例患者初诊时即发现肺癌合并脑转移,剩余82例患者从初诊至发现脑转移平均时间为(14.5±14.3)个月.小脑幕上脑转移数目为486个(77.1%),颅内最大病灶的平均直径为(12.5±10.3)mm(95%CI为10.8~14.2).630个脑转移颅内分布情况为小脑138个(21.9%)、额叶182个(28.9%)、颞叶114个(18.1%)、顶叶78个(12.4%)、枕叶87个(12.7%)、丘脑28个(4.4%)、脑干10个(1.6%).海马累及的概率为3.4%(5 mm)、4.8%(10 mm)、8.2%(20 mm).单因素及多因素发现年龄〉60岁患者海马累及风险显著上升(OR=11.576,P=0.042).结论 海马区周围10 mm范围内脑转移发生概率低,行HA-WBRT可在降低认知功能损伤情况下达到控制颅内病灶效果,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韩一旻柴维敏许赪曹璐欧丹蔡钢陈佳艺
关键词:脑转移
逆向IMRT下内乳放疗心肺剂量学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逆向IMRT(IP-IMRT)技术下内乳淋巴结放疗(IMNI)能否把正常组织体积剂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方法回顾性入组2015-2016年间上海瑞金医院收治的以IP-IMRT技术行乳房切除术后放疗、处方剂量为50 Gy分25次的乳腺癌患者并按比例抽样。在定位CT上对抽样患者全心、患侧肺进行勾画,并在ADAC Pinnacle系统上收集心肺"剂量-体积"参数。结果对67例左侧乳腺癌IMNI患者全心Dmean 2016年低于2015年,分别为(976.65±411.16)cGy和(687.47±134.65)cGy(P=0.008)。样本中2015年心脏Dmean在12、10、8 Gy以上的各占33.3%、33.3%、66.7%,而2016年则各分别占0%、3.8%、11.5%。对65例右侧乳腺癌患者,2016年IMNI组心脏Dmean、V2Gy、V10Gy、V15Gy、V20Gy均较无IMNI组显著增高(均P<0.05)。对于患侧肺,IMNI组Dmean、V10Gy、V20Gy、V30Gy均较无IMNI组有所增高(均P<0.05)。结论IMNI客观上带来一定程度的心肺体积剂量增加,但随着调强放疗实践经验的增加及对心脏剂量限制意义的强化,将心脏剂量增加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是可行的。
吴华玲曹璐蔡钢蔡嵘许赪陈佳艺
关键词:剂量学
放疗与药物联合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8年
综合治疗是目前提倡的乳腺癌治疗策略,而放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为探索疗效更好、毒副反应更低的综合治疗方案,本文概述放疗与药物联合应用治疗乳腺癌的现状和进展,重点阐述放疗与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药物联合治疗的研究现状与要点。
王舒蓓陈佳艺许赪
关键词:乳腺肿瘤药物治疗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