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晓东

作品数:41 被引量:207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中医药重点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胃癌
  • 14篇切除
  • 11篇切除术
  • 9篇肿瘤
  • 9篇肠内
  • 9篇肠内营养
  • 8篇胃切除
  • 7篇化疗
  • 6篇营养支持
  • 6篇术后
  • 6篇胃肿瘤
  • 6篇腹腔
  • 5篇全胃
  • 5篇全胃切除
  • 5篇胃切除术
  • 5篇腹腔镜
  • 5篇肠外
  • 4篇十二指肠
  • 4篇手术
  • 4篇黏膜

机构

  • 40篇浙江省人民医...
  • 3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温州医学院
  • 1篇浙江省肿瘤医...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天门市第一人...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41篇许晓东
  • 25篇孙元水
  • 23篇叶再元
  • 22篇胡俊峰
  • 21篇邵钦树
  • 15篇徐继
  • 13篇钱振渊
  • 7篇施敦
  • 5篇钱晓宇
  • 5篇朱冠保
  • 5篇张勤
  • 4篇张威
  • 3篇赵仲生
  • 3篇赵忠扩
  • 3篇王元宇
  • 2篇姚海波
  • 2篇王跃东
  • 2篇李凯强
  • 1篇谢庆平
  • 1篇牟一平

传媒

  • 4篇中华胃肠外科...
  • 4篇浙江医学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国外医学(肿...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温州医学院学...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临床营养...
  • 1篇2007年浙...
  • 1篇第三届全国消...
  • 1篇2005年浙...
  • 1篇2009年浙...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8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肠间质瘤的临床价值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肠间质瘤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人民医院2007年6月至2013年5月间行腹腔镜手术切除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40例小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开始进食时...
孙元水钱晓宇许晓东胡俊峰徐继叶再元
关键词:小肠间质瘤腹腔镜技术临床疗效
免疫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强化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以根治性切除+术中腹腔温热化疗的8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早期免疫肠内营养组(EEN+Gln)40例,行谷氨酰胺...
孙元水许晓东胡俊峰钱振渊邵钦树施敦
关键词:肠黏膜屏障功能胃癌切除术胃癌患者温热化疗免疫肠内营养
文献传递
全胃切除后非离断式Roux—en—Y空肠储袋消化道重建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非离断式Roux.en-Y空肠储袋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8例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手术后分别行非离断式Roux.en-Y空肠储袋吻合术(A组,69例)、P型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
孙元水叶再元施敦邵钦树许晓东胡俊峰徐继
关键词: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
文献传递
保留迷走神经、幽门胃部分切除手术在早期胃体癌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保留迷走神经、幽门胃部分切除手术在胃体早期癌的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4年1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普外科收治的131例早期胃体癌患者,分别行PPG手术46例,DG手术85例,比较分析两组远期的主观、客观...
胡俊峰邵钦树孙元水许晓东徐继
关键词:胃切除术迷走神经
文献传递
肠内免疫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6
2011年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强化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行胃癌根治性术加术中腹腔温热化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术后行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支持)和对照组(40例.行常规肠内营养支持)。分别于术前1d、术后第1、7、12天检测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包括血清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脂多糖(LPS)、TNF-α浓度及尿中乳果糖与甘露醇比值(L/M),并观察肛门排气时间及接受早期营养的耐受性。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2例(5%)和1例(2.5%)不能耐受肠内营养(P〉0.05)。术后1d,各项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试验组各项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2d,试验组DAO、LPS、TNF-α水平仍然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但尿L/M值则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氨酰胺早期强化肠内营养具有良好的免疫耐受性.对进展期胃癌切除术中腹腔温热化疗患者术后肠黏膜屏障功能损害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许晓东孙元水邵钦树胡俊峰钱振渊周永列叶再元
关键词:谷氨酰胺肠内营养术中腹腔内温热化疗肠黏膜屏障
联合脏器切除术治疗进展期胃癌
目的总结联合脏器切除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经验。方法对我科2006.01-2011.12年间53例施行根治性联合脏器切除的进展期胃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3例中,25例进行术前2—4疗程的化疗、48例行围手术期营养支...
孙元水许晓东胡俊峰徐继王永向陶厚权邵钦树施敦叶再元
关键词:联合脏器切除进展期胃癌胃切除术
文献传递
早期胃癌前哨淋巴结的分布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研究早期胃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lymphnode,SLN)的分布规律并探讨其在早期胃癌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只有1个转移的淋巴结视为SLN,回顾性分析只有SLN的34例早期胃癌的临床资料,总结早期胃癌SLN的出现部位与原发病灶的关系。结果:在6例胃上1/3(U)癌中单个转移淋巴结均分布在N1,而且都在邻近原发癌灶周围(No.1,2,3);4例中1/3(M)癌也都分布在N1,其中3例在邻近原发癌灶周围(No.3,4),1例在原发病灶相对较远处(No.1);24例胃下1/3(L)癌中,23例分布在N1,其中17例在邻近原发癌灶周围,6例在原发病灶相对较远处(No3,4),1例发生“跳跃性转移”(N2),分布在肝总动脉旁(No.8)。97.1%早期胃癌前哨淋巴结分布在N1,76.5%(26/34)发生在原发病灶邻近处(N1),20.6%(7/34)发生在原发病灶相对较远处(N1),而只有2.9%(1/34)出现跳跃性转移(N2)。结论:早期胃癌SLN的分布符合淋巴结转移规律,其检测为进一步行前瞻性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早期胃癌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提供了依据。
许晓东朱冠保韩少良
关键词:胃肿瘤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肿瘤转移
十二指肠外瘘的营养支持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外瘘的营养治疗经验,以提高对十二指肠瘘的治疗水平。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收治的32例十二指肠外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患者接受平均35.6天(8~82天)的营养支持疗...
孙元水许晓东胡俊峰施敦
关键词:十二指肠外瘘肠内营养支持肠外营养支持TPN生长抑素肠液回输
文献传递
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期间肠内营养对患者免疫及营养状况的影响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观察胃癌全胃根治性切除术后辅助化疗期问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免疫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行全胃根治性切除加空肠造口术后给予辅助静脉化疗的86例胃癌患者按住院号尾号单双数分成肠内营养支持组(EN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EN组延期留置空肠造口管至6个化疗疗程结束,每个疗程经空肠造口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7d。对照组于化疗前拔除空肠造口管,每个化疗疗程自由饮食,不予营养支持。检测两组第1次化疗前1d和第6次化疗结束后1d的营养及免疫指标。结果EN组3例因导管堵塞或导管脱落、对照组2例因化疗副反应或经济原因未能完成研究,81例进入统计分析。第6次化疗结束后两组体重均有所下降,EN组体重下降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6.9%±0.95%比11.2%±1.32%,P=0.0000)。与第1次化疗前比较,第6次化疗结束后两组预后营养指数(PNI)均下降,但EN组化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34),对照组化疗后PNI显著低于化疗前(P=0.0000),且EN组化疗后PN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40)。第6次化疗结束后,EN组IgG、自然杀伤细胞、CD4^+和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83、P=0.0143、P=0.0000、P:0.0000)。结论术后辅助化疗期间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全胃根治性切除胃癌患者的营养及免疫状况。由于病例数少,两组入量控制存在不可控制因素,需要更严格的进一步研究。
孙元水钱振渊许晓东胡俊峰叶再元
关键词:胃癌术后化疗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营养状况免疫功能
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 观察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为主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72例胃癌晚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观察组采用紫杉醇、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和醛氢叶酸化疗.治疗后评价疗效、生活质量改变、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清癌胚抗原(CEA)、糖抗原(CA-199)和β2微球蛋白(β2-MG)比较.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8例,总有效率(RR)为58.3%.对照组CR 2例,PR 15例,RR为47.2%.观察组卡氏评分改善率(52.8%)高于对照组(41.6%).观察组主要不良反应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肝功能损伤等方面均较对照组明显减轻,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CEA[(15.68±2.72)ng/mL]、CA-199[(69.58±4.72) μg/mL]和β2-MG[(3.27±0.61)ng/mL]较对照组下降,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具有提高化疗有效率、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何丽琳沈永祥许晓东
关键词:紫杉醇奥沙利铂胃癌晚期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