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孝飞
- 作品数:6 被引量:26H指数:4
- 供职机构: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一氧化氮合酶与脑动脉瘤形成的相关性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 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9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脑动脉瘤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脑动脉瘤病理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取2009至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及北京天坛医院脑动脉瘤患者经手术切除的标本,共12例作为试验组,取10例颞叶癫痫患者经手术切除的颞叶皮层动脉标本作为对照组.应用明胶酶谱法测定标本MMP2和9的活性,化学比色法测定标本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及iNOS的活性.结果 试验组MMP2和9的比活分别为(199 598±125 288)灰度面积·mg-1·L-1、(719 253±376 519)灰度面积·mg-1·L-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TNOS和iNOS活力分别为(23.6±6.6)U/mg蛋白,(11.4±2.6) U/mg蛋白,TNOS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NOS的活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OS活力在TNOS活力中所占的比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2、MMP9、iNOS与脑动脉瘤的形成密切相关.
- 吴日乐许孝飞刘爱华李文辉彭汤明钱增辉吴京康慧斌吴中学
- 关键词: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
- IGF-1对6-OHDA诱导神经元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6-羟基多巴胺(6-OHDA)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25、50、100、150、200μmol/L的6-OHDA处理PC12细胞,在12、24、48 h用MTT法检测6-OHDA对PC12细胞活性的影响,筛选最佳的实验浓度和观察时间。实验分为3组:对照组、6-OHDA组(150μmol/L处理24 h)和IGF-1+6-OHDA组(IGF-1 100 nmol/L预处理2 h,后加入150μmol/L 6-OHDA处理24 h),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活性氧(ROS)水平;Hoechst33342/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随6-OHDA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PC12细胞的活性呈梯度降低,150μmol/L 6-OHDA浓度和处理后24 h作为本研究的最佳的实验浓度和观察时间。与6-OHDA组比较,IGF-1+6-OHDA组PC12细胞活力增强、ROS水平下降、细胞凋亡减少。结论 IGF-1预处理能减少6-OHDA引起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及凋亡,增加细胞活性,为防治帕金森病提供了潜在的治疗策略。
- 董晓光许孝飞马江波瞿宝明扈燕来张静李涛
- 关键词:PC12细胞氧化性应激6-羟基多巴胺
- 犬与兔两种顶端动脉瘤模型的建立与比较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 建立犬与兔两种顶端动脉瘤模型并比较.方法 分别选用10条犬和25只兔,采用血管移植法结合酶诱导法分别制成犬与兔的顶端动脉瘤模型.结果 建立犬顶端动脉瘤模型10个,1例术后1d破裂,犬动脉瘤模型建立术后的直径为(5.20±0.37) mm(n=10),术后3周动脉瘤直径为(5.42±0.42) mm(n =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兔顶端动脉瘤模型25个,3例分别于术后1、14、16d破裂,兔动脉瘤模型建立术后的直径为(2.10 ±0.22) mm(n=25),术后3周动脉瘤直径为(3.02±0.36) mm(n =2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移植法结合酶诱导法制作动脉瘤模型成功率高、成本低,在形态、病理方面与临床动脉瘤更加相似.犬动脉瘤模型手术耐受力强、存活率高,适合行造影及介入栓塞实验.兔动脉瘤模型具有自发生长、自发破裂的生物学特点,适合进行组织学和病理学研究.
- 许孝飞吴日乐刘爱华姜鹏彭汤明郭社卫钱增辉吴中学
- 促红细胞生成素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45只健康成年沙土鼠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A组);I/R损伤对照组(B组):腹腔注射等量无菌生理盐水;EPO预处理48h、24h、12h组(C、D、E组)。除正常对照组5只外,其余各组均有10只。建模后,记录各组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用比色法测定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的含量。比较EPO预处理的最佳给药时间窗。结果 I/R损伤对照组及EPO预处理各组SOD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而MDA、TNF-α、IL-1β含量却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EPO预处理各组MDA、TNF-α、IL-1β含量均明显低于I/R损伤对照组(P均<0.05),而SOD含量明显高于I/R损伤对照组(P均<0.05);EPO预处理24h组细胞凋亡数、TNF-α、IL-1β的含量低于预处理12h、48h组(P均<0.05),SOD含量高于预处理12h、48h组(P均<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清除自由基、抗炎症免疫反应及神经营养作用有关。EPO预处理24h最佳给药时间窗。
- 滕宏涛葛明旭孔大伟李景德李涛彭波张博许孝飞
-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预处理缺血再灌注
- 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 探讨椎动脉夹层动脉瘤(vertebral artery dissecting aneurysm,VADA)血管内治疗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接受血管内治疗的VAD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VADA患者均成功进行血管内治疗.以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的2例患者采用动脉瘤和载瘤动脉栓塞术,术后即刻造影显示VADA完全消失;其余5例未破裂VADA患者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术后即刻造影显示2例完全栓塞,3例近全栓塞.患者造影随访均显示VADA未显影,未见复发及出血.结论 VADA的血管内治疗安全可行.
- 许孝飞张晓军李文辉王勇吴日乐
- 关键词:椎动脉血管内治疗
- 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早期治疗被引量:5
- 2013年
- 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再出血发生率、致残率和致死率均很高。早期治疗对降低再出血发生率非常重要,但对其适应证仍然存在很多争议。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早期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开颅手术和介入治疗。文章就破裂颅内动脉瘤早期治疗适应证和治疗方式的选择进行了综述。
- 许孝飞吴日乐刘爱华吴中学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动脉瘤栓塞治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