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源
- 作品数:14 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湛江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 课程思政概念重构及行动路向
- 2024年
- 课程思政作为扎根中国大地土生土长的概念术语,是内涵丰富而又立意高远的创新。课程思政是立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实语境下,探索课程育人价值的中国本土方案,蕴含了对现行课程制度的反思和课程应然状态的新时代设想。本文从学术研究、政策文本、实践探索三个角度梳理国内外课程思政的演变历史,并重构二维度(广义与狭义)三层面(理念层、政策层、操作层)的课程思政概念体系。依据此概念体系,提出政府(设计者)、高校(推动者)、教师(实施者)利益相关者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共同建设体系。
- 高原袁源
- 高职校园媒体在学生人格塑形中的维模作用被引量:2
- 2008年
- 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接受校园媒体情况的调查,分析高职校园媒体发挥维模功能对大学生人格进行塑形的途径,对高职校园媒体如何发挥维模功能完善学生人格提出设想和建议。
- 李建林余艳袁源
- 论广东地名的区域特质被引量:1
- 2007年
- 从方言和地域角度将广东省划分为粤中、粤东南、粤北、粤西四个区域,主要运用语言学的方法分析各个区域内的地名特色以及区域间的地名异同,并辅以历史、地理等角度分析其中多元的文化因素。
- 袁源
- 关键词:地名特质
- 高质量发展语境下职业教育类学术期刊高被引论文的特征及启示--基于4种职业教育类核心期刊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我国经济产业的转型升级使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实施更是使职业教育成为舆论的焦点。职业教育类学术期刊是职业教育研究成果传播的重要平台。高质量发展语境下,职业教育类学术期刊只有提高办刊水平,扩大影响力,才能服务于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文章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收录的4种职业教育类核心期刊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这4种期刊2012-2022年刊载的高被引论文在研究主题、作者分布、基金分布、机构分布、合作情况方面的特征,并提出职业教育类学术期刊在选题组稿、拓展稿源、促进学术交流、提高编辑素养、建设作者队伍方面的启示与建议。
- 张筱园袁源
- 关键词:高被引论文实证研究
- 校园媒体对大学生人格塑形作用的调查和思考——广州市属3所高校校园媒体对大学生人格塑形影响的分析报告被引量:2
- 2008年
- 迅猛发展的校园媒体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势头影响着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校园媒体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调查报告基于目前广州市高校校园媒体发展现状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水平,运用跨专业、多角度的研究方法,探索高校校园媒体在大学生人格塑形中的作用,并对大学生人格塑形和校园媒体的良性发展做初步探讨。
- 李建林余艳肖湘袁源
- 学术共同体助力优化期刊评价体系的研究
- 2022年
- 学术共同体引领期刊发展,与期刊相互依存,良性互动,推动期刊评价体系的进步。当前,我国学术共同体的成长相对滞后,同行评议形式相对传统、单向,透明度欠缺。因此,应积极顺应开放科学的潮流,运用开放同行评议手段,探索分层分类的评价标准,建立期刊评价反馈机制,从而构建科学、多维、立体、开放的学术期刊综合评价体系。
- 袁源谢明亮
- 关键词:学术共同体同行评议
- 校园媒体对大学生人格塑形的维模作用研究
- 2009年
- 高校校园媒体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势头影响着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起着重要的维模作用。校园媒体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在心理干预度上具有不可估量的综合影响力,在大学生人格塑形中发挥着潜在的维模功能,其维模作用的极致发挥与大学生人格的日臻完善成正比,是相辅相成的。
- 李建林余艳袁源肖湘
- 关键词:校园媒体
- 融媒体时代专业期刊学术共同体的发展瓶颈与因应之策被引量:15
- 2021年
- 【目的】探究融媒体背景下专业期刊如何借助新媒体工具构建新型学术共同体,以及对原有功能进行优化的路径。【方法】通过文献综述溯源专业期刊学术共同体概念的内涵,分析当前专业期刊学术共同体的发展现状,进而提出融媒体背景下此类共同体转型提升的策略。【结果】融媒体环境下专业期刊学术共同体可通过内外圈层逐步建设,采取创新同行评议,联合选题策划,驱动二次传播的策略提升其品牌影响力。【结论】专业学术期刊共同体的建设被置于媒介融合的新趋势下,办刊人既需要跳出原有流程、思维,又需要坚持学术导向,回归学术价值,以打造新型学术共同体为己任。
- 袁源谢文亮
- 关键词:学术共同体融媒体区块链
- 自主知识体系语境下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评价的改革路径被引量:2
- 2023年
- 自主知识体系是我国学术评价的宗旨,也是期刊评价的根本遵循。中国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评价标准须以建构自主知识体系为指引,其评价改革过程也恰好是自主知识体系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领域相结合的一块试验田。为此,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评价应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强化学术共同体作为评价主体的主导作用,秉持守正创新的评价理念。从自主知识体系语境出发,在具体改革举措上,须完善“全评价”和动态评价,实施适恰的分层分类方案,并深入拓展开放科学评价路径,探索一系列既体现中国学术话语权要求,又能被国际学术界认可的人文社科类期刊科学评价标准。
- 袁源温优华谢文亮
- 关键词:学术共同体
- 开放科学视域下学术期刊评价改革的进路
- 2023年
- 我国的学术期刊正经历从简单量化评价到综合评价的过渡阶段,开放科学以公开、透明、共享、融合的特质对期刊出版全流程产生了颠覆式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也为期刊评价改革提供了新的路向。从重塑理念开始,学术期刊应逐步开放存取、共享数据、开放同行评议,以提升其社会效益。而期刊评价须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开放性指标,沿着动态多元的发展思路,进一步依托学术共同体开放同行评议的成果,提升开放性指标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使期刊评价走向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和伦理化的道路。
- 袁源庞伟涛杨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