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螘国铮

作品数:22 被引量:86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免疫
  • 11篇组织化学
  • 11篇免疫组织
  • 11篇免疫组织化学
  • 10篇肿瘤
  • 10篇病理
  • 6篇文献复习
  • 6篇细胞
  • 6篇临床病理
  • 6篇复习
  • 4篇临床病理分析
  • 4篇病理分析
  • 3篇上皮
  • 3篇细胞瘤
  • 2篇血管
  • 2篇免疫组化
  • 2篇母细胞
  • 2篇母细胞瘤
  • 2篇宫颈
  • 1篇胆囊

机构

  • 21篇安徽省立医院
  • 2篇巢湖市第二人...
  • 2篇巢湖市第一人...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安庆市立医院
  • 1篇怀宁县第二人...
  • 1篇安庆市第一人...
  • 1篇合肥市第三人...
  • 1篇合肥市第二人...
  • 1篇安徽省泗县人...

作者

  • 22篇螘国铮
  • 11篇王晓秋
  • 9篇邢晓皖
  • 8篇丁敏
  • 6篇胡闻
  • 5篇陈柯
  • 4篇吴红阳
  • 2篇金永海
  • 2篇谢本俊
  • 2篇方仁年
  • 1篇罗永祥
  • 1篇涂景林
  • 1篇邹强
  • 1篇张正祥
  • 1篇朱萍芳
  • 1篇李良
  • 1篇窦红漫
  • 1篇方雪松
  • 1篇翁海燕
  • 1篇肖大树

传媒

  • 16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口腔医学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皖南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3
  • 1篇1989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圆韧带透明细胞肌黑色素细胞瘤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 :探讨肝圆韧带透明细胞肌黑色素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通过HE、组化、免疫组化及电镜观察 1例透明细胞肌黑色素细胞瘤。结果 :女性 2 2岁 ,发生于肝圆韧带 ,肿瘤由中等长梭形及上皮样梭形细胞组成 ,胞质透明或淡染伊红 ,胞核圆或卵圆形居中或偏位 ,明显小红核仁 ,核分裂象罕见 ,肿瘤内富有明显玻璃样变厚壁血管 ,呈分支状、条索状或团块状广泛分布 ,将瘤细胞分隔成束状或巢状结构 ,组化染色显示胞质富含糖原颗粒 ,黑色素染色阴性。免疫表型 :HMB45强阳性 ,SMA及actin阳性 ,S 10 0蛋白部分阳性。超微结构 :瘤细胞质内可见Ⅱ~Ⅲ期黑色素小体。结论 :该例为具有独特的、以梭形透明细胞为主的肌样黑色素细胞肿瘤 。
邢晓皖螘国铮王晓秋吴红阳陈柯胡闻方雪松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超微结构
CD99在软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2004年
目的 探讨CD99在软骨母细胞瘤的表达。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 ,观察 12例软骨母细胞瘤的病理形态。结果  12例软骨母细胞瘤中 9例CD99阳性 ,在无基质的软骨母细胞和部分网状基质内软骨母细胞处表达 ,基质明显区和钙盐沉积处的软骨母细胞和软骨细胞均阴性。S 10 0蛋白、Vim、NSE弥漫强阳性 ,多核巨细胞CD6 8阳性。结论 CD99对软骨母细胞瘤阳性无特异性诊断价值。联合应用CD99、S 10 0蛋白和Vim等标记 。
螘国铮丁敏王晓秋邢晓皖吴红阳
关键词:CD99软骨母细胞瘤细胞表达免疫组织化学
黏液炎性纤维母细胞肉瘤与结节性腱鞘炎的相关意义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黏液炎性纤维母细胞肉瘤与结节性腱鞘炎的相关意义。方法对1例复发于结节性腱鞘炎的黏液炎性纤维母细胞肉瘤进行光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证实黏液炎性纤维母细胞肉瘤具有特征性异型细胞,包括假脂肪母细胞、印戒样细胞及相似于病毒细胞、神经节细胞和R-S细胞。组织结构由明显黏液样区、纤维透明变性和炎症性病变混杂组成。肿瘤细胞表达vimentin弥漫阳性,CD34和CD68部分阳性,大多数淋巴细胞表达CD3和CD45RO阳性。结节性腱鞘炎不出现特征性异型细胞和明显黏液样区。结论黏液炎性纤维母细胞肉瘤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好发于肢端,生长缓慢,复发率高,与肢端结节性腱鞘炎的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有明显相似处,惟没有特征性异型细胞和明显黏液,M IFS和结节性腱鞘炎相互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螘国铮陈柯窦红漫丁敏翁海燕胡闻王晓秋
关键词: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
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肾肿瘤2例及文献复习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探讨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肾肿瘤 (RT OGC)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观察 2例RT OGC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肾盂移行细胞乳头状癌型 1例 ,破骨细胞样巨细胞与移行细胞癌相连接 ;肾肉瘤样癌型 1例 ,破骨细胞样巨细胞在肉瘤样成分周围分布或与肉瘤样成分混杂。免疫表型 :破骨细胞样巨细胞CD6 8、Vim、α1 ACT均阳性 ,CK、EMA均阴性。结论 RT OGC是少见的肾恶性上皮性肿瘤的一个亚型 ,破骨细胞样巨细胞起源于间叶组织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是机体对肿瘤的反应 。
朱萍芳螘国铮
关键词:破骨细胞样巨细胞肾肿瘤病理特点免疫组织化学病理检查
恶性Wolffian附件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午非附件肿瘤的临床病理和生物学行为。方法:对1例恶性午非附件肿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恶性午非附件肿瘤位于右侧输卵管系膜,肿瘤包膜多结节,与网膜腹壁粘连,肿瘤组织弥漫实体、管状、筛状结构,内衬多角形和短梭形细胞,细胞异型核深染,核分裂多见,出血坏死明显。免疫表型AE1/AE3、Vim阳性,Ki6740%阳性。结论:大多数午非附件肿瘤为良性病变,然而较为罕见的情况下可见恶性病例,镜下明显细胞多形性及多见核分裂、部分侵袭性现象如复发和转移,提示其恶性可能。
肖大树螘国铮谢本俊潘凤宝黄裕华
关键词:病理学诊断生物学行为
颅后窝间叶性软骨肉瘤被引量:1
2003年
陈柯螘国铮
关键词:肿瘤吞咽困难面瘫
子宫颈不典型不成熟鳞化免疫组化表达的意义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索子宫颈不典型不成熟鳞状化生(atypical immature metaplasia,AIM)的生物学行为。方法采用SP法免疫组化技术检测p63、CK5、Ki-67及p16在14例AIM中的表达;对照7例不成熟鳞化(immature metaplasia,IM),7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3例高级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和7例鳞状细胞癌(SCC)。结果p63和CK5在AIM和IM阳性率>75%,p63在AIM与LSIL和HSIL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SCC差异无显著性。AIM与IM中Ki-67总平均指数及分布幅度相近,AIM(43.23%)略高于LSIL(36.95%),较明显低于HSIL(68.5%,P>0.05),从Ki-67阳性细胞分布范围比较,AIM与LSIL及HSIL有重叠。p16在AIM表达6例强阳性、6例局灶阳性、2例阴性,7例SCC及3例HSIL全呈强阳性,3例LSIL强阳性,4例局灶阳性。结论p63和CK5佐证AIM形态特征。p63与Ki-67同样表达在异型细胞阳性。p16阳性表达与Ki-67和p63相结合,具有LSIL和HSIL的诊断价值,但p16阴性和Ki-67低表达,不排除AIM向良性转化可能。AIM是属于子宫颈上皮表现为一异质性病变。
王晓秋螘国铮邢晓皖丁敏胡闻
关键词:子宫颈疾病鳞状上皮内病变免疫组织化学
宫颈母细胞性NK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淋巴母细胞NK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表现和免疫表型。方法 对 1例宫颈非B非T具有淋巴母细胞形态的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组织学及免疫表型进行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 患者宫颈接触性出血半月伴早期妊娠 ,宫颈重度糜烂。B超示 :宫颈 2 2mm× 17mm的低回声区 ;外周血WBC 4 3× 10 9/L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纵隔无块影 ,皮肤未见病损。行全子宫加双侧附件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眼观 :宫颈 6cm× 6cm ,重度糜烂 ;镜下见宫颈组织弥漫分布相对单一的中等大小淋巴样细胞 ,胞质稀少 ,核圆或稍不规则 ,染色质细 ,核仁不明显 ,核分裂象 1~ 2个 /10HPF。主要免疫表型 :CD34+、CD7+、TdT +、CD5 6 +、MPO +。随访 8个月 ,体检无阳性体征 ,外周血无异型细胞 ,未行化疗。结论 发生于宫颈的母细胞性NK细胞淋巴瘤极罕见 ,来自NK细胞的特殊类型 ,具有明确的临床病理实体 ;临床表现为侵袭性过程 ,病变局限于皮肤者预后较好。
赵敏螘国铮邢晓皖丁敏王晓秋赵洋邹强
关键词:宫颈肿瘤病理组织学免疫表型
乳腺原发性浆细胞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性浆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及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乳腺原发性浆细胞瘤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例为乳腺双侧同时原发性浆细胞瘤,另1例为乳腺单侧孤立性原发性浆母细胞瘤。临床表现肿块无明显症状,镜下浆细胞瘤多数与正常浆细胞相似,散在多见异常和不典型瘤细胞,核分裂象可见;浆母细胞瘤有弥漫大片分布的大圆或卵圆形细胞增生,细胞核居中有明显核仁,核分裂象多见。2例均表达CD138、CD38、多发性骨髓瘤致癌蛋白;重链IgM均阳性,例1表达轻链κ,例2表达轻链λ。浆细胞瘤Ki-67 20%阳性,浆母细胞瘤70%阳性。结论:乳腺原发性浆细胞瘤病理诊断的主要依据是组织形态和免疫表型。须与浆细胞乳腺炎及浸润性小叶癌相鉴别,治疗以手术切除结合放射治疗效果较好。
方仁年戴瑜珍金永海螘国铮
关键词:乳腺肿瘤髓外浆细胞瘤免疫组织化学
原发性软组织大细胞间变型T细胞性淋巴瘤1例
2000年
樊荣云螘国铮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