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鹏 作品数:96 被引量:633 H指数:13 供职机构: 郑州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郑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手足口病脑干脑炎及脊髓炎的MRI表现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手足口病合并脑干脑炎、脊髓炎的MRI表现,进一步提高本病诊断。方法收集2009年~2012年确诊为手足口病病脑干脑炎或脊髓炎19例,分析其MRI表现特征。结果19例患儿12例累及脑干,颈髓2例,脊髓圆锥5例,病灶主要位于脊髓前角,累及脊髓灰质,并呈对称分布;MRI表现:MRI表现为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FLAIR T2WI均显示高信号,DWI呈等或略高信号。结论手足口病合并脑干脑炎和脊髓炎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可提高诊断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弓莉 石俊英 薛鹏 陈勇关键词:手足口病 脑干脑炎 脊髓炎 磁共振成像 高场MRI诊断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 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高场MRI对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IHPCC)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经病理证实的IHPCC的MR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MR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观察MR平扫和各期强化特点,测量病灶和正常肝实质的ADC值。结果所有病灶T2WI主体均呈不均匀高或稍高信号,其中11例中心可见斑片状或星芒状低或略低信号。12例病灶动脉期呈环状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范围向中心扩展;3例动脉期周边及中心均不规则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范围扩大;1例动脉期未见强化,门静脉期边缘强化,延迟期中心强化;2例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呈环状强化,延迟期中心未见强化。DWI病灶均呈不均匀高或稍高信号。病变区和正常肝实质ADC值为(1.42±0.13)×10-3mm2/s、(1.26±0.08)×10-3mm2/s(P<0.05)。结论高场MRI的T2WI、DWI、ADC值及多期增强扫描相结合对IHPCC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薛鹏 高剑波 张伟 陈勇 马秀华关键词:胆管细胞癌 磁共振成像 诊断显像 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的影像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韧带样型纤维瘤(DF)的影像学特征及病理学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韧带样型纤维瘤14例,6例行CT检查,其中3例增强检查;8例行MRI检查,其中7例增强。分析CT及MRI表现,并对肿瘤的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肿瘤平均直径6.2cm。肿瘤形态为不规则形或分叶状11例(11/16)。肿瘤与周围结构分界不清或部分分界不清的9例(9/16)。7个肿瘤在CT上呈稍低或等密度,3例增强后呈中度或高度强化。9例病灶在T_1WI图像上呈等或稍低信号,在T_2WI上呈稍高信号,8个病灶呈中度或高度强化。9个病灶内有条索状、片状的长T_1、短T_2区域,增强后未见强化。光镜下瘤细胞长梭形,无明显异型性,核分裂少见,呈侵袭性生长,浸润周围的横纹肌及脂肪组织,伴胶原纤维增生及程度不等的透明变性、黏液变性。结论韧带样型纤维瘤影像学变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认识其病理学改变有助于解释该病的影像学表现,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率,磁共振对手术切除范围的判断具有优势。 祁佩红 郑红伟 薛鹏 张斯佳 陈勇关键词:计算机体层摄影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3.0T磁共振全身DWI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肿瘤患者的原发灶及转移灶的DWI表现,并探讨全身DWI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7例怀疑或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应用3.0T磁共振全身DWI扫描,扫描结果经3D MIP重建,黑白反转,形成类PET影像,并测量病变区域的ADC值。结果恶性肿瘤的原发灶及转移灶的实性成份在DWI图像上均显示为明显的高亮信号,病变区域的ADC值较低,囊变及坏死部分呈以低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对比度明显高于常规扫描序列,较常规序列可以检出更多更小的病灶。结论磁共振全身DWI具有检查速度快,无需注射造影剂及接受辐射,可以用于肿瘤患者的检测及分期,及肿瘤治疗后的长期随访,为肿瘤患者的治疗提供指导。 尚英杰 薛鹏 尹所 张伟 张琼关键词:磁共振成像(MRI) 肿瘤 腮腺腺淋巴瘤的CT诊断 2011年 目的探讨腮腺腺淋巴瘤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各例均行平扫和多期增强扫描。结果 18例患者中,男性15例(83.3%),平均年龄57岁,有长期吸烟史15例(83.3%)。13例(72.2%)表现为耳前下方无痛性肿块。CT检查共发现病灶33个,单发9例,单侧或双侧多发7例(38.9%),病灶位于浅叶后下部者20个(60.6%)。26个病灶呈类圆形或椭圆形(78.8%),29个病灶(87.9%)边缘清晰规整,12个病灶(36.4%)平扫密度均匀。增强扫描29个病灶(87.9%)呈中度或明显强化,9个病灶(27.3%)均匀强化,31个病灶(93.9%)强化峰值出现在动脉期,静脉期和延迟期强化减退。10个病灶(30.3%)出现"贴边血管征"。结论 50岁以上、有长期吸烟史的男性患者,病灶位于腮腺后下部,边缘清晰,早期明显强化,特别是多发病灶,应首先考虑腺淋巴瘤的诊断。 张伟 陈勇 王兰荣 薛鹏 皇甫幼田 杨文魁 尚英杰关键词:腺淋巴瘤 腮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腮腺Warthin瘤的CT诊断 2014年 目的:提高对腮腺Warthin瘤CT表现的认识。方法对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腮腺Warthin瘤的术前MRI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腮腺Warthin瘤患者中男15例,女3例,平均年龄约为52岁,12例(约66.7%)患者为腮腺单侧浅叶下极单发病变,2例(约11.1%)为腮腺单侧浅叶2~4个变病,4例(约22.2%)为双侧腮腺多个病变;CT扫描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小结节样,17例病变边缘清晰,增强扫描病变动脉期呈较明显强化,静脉期强化减弱,4例病变(约22.2%)内可见小囊状未强化影。结论腮腺Warthin瘤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可多发或双侧发病,CT增强扫描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小结节样软组织密度影,边缘清晰,增强扫描扫描病变呈快进、快出表现。 刘志 何娜娜 薛鹏关键词:腮腺 腺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的影像表现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特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例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患者中婴幼儿3例,儿童1例,成人5例;2例婴幼儿及1例儿童有发热等感染病史伴神经症状,1例婴幼儿以缺血缺氧性脑病入院,成人以头痛、发热、昏迷、意识障碍等为主入院,其中伴有癫痫病史2例。头颅MRI显示胼胝体压部类圆形(婴幼儿累及全胼胝体压部)稍长T1稍长T2信号,FLAIR序列呈高或稍高信号,DWI呈高信号;其中3例增强扫描未见强化;头颅CT显示欠佳。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MRI复查示胼胝体压部异常信号消失。结论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的临床无特异性,而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可为临床的诊疗及预后提供指导。 尚英杰 郝凯 石俊英 陈勇 张斯佳 薛鹏关键词:胼胝体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表现与病理对照 2012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的MRI表现与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PCNSL的MRI资料和病理资料。结果 18例患者均为B细胞淋巴瘤,16例为单发,2例为多发。多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界较清楚,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轻。MR平扫T1WI等信号12个,略低信号16个,T2WI呈等低信号21个,略高信号7个;DWI呈高信号20个。14例行1H-MRS检查,11例肿瘤实质区均出现典型中度减低的NAA峰,明显升高的Cho峰,10例出现高耸的特征性的Lip峰。增强扫描,18个病灶明显团块状或结节状均匀强化,典型的出现"缺口征"及"尖角征"。13例可见瘤细胞围绕血管呈袖套样浸润。结论 PCNSL的病理学基础决定其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MRI检查对于PCNSL的鉴别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马秀华 薛鹏 皇甫幼田 陈勇 张斯佳 祁佩红关键词: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波谱 多层螺旋CT对不典型肾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0 2012年 目的:探讨不典型肾癌的CT表现及多层螺旋CT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病理证实的不典型肾癌的CT表现,所有病例均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平扫、多期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结果:16例肾癌均为单侧单发,其中实性8例、囊实性6例、囊性2例。10例肾癌表现为相对乏血供。实性乏血供肾癌的强化特点为皮质期呈轻度、轻中度强化或无强化,实质期强化密度略减低或无明显变化,无延迟强化趋势。8例实性病变中5例突入肾窦,2例出现环状钙化。4例囊实性肾癌实性部分及壁结节血供较丰富,强化节律与富血供实性肾癌相近。2例囊性肾癌囊壁厚薄不均,均可见"浅分叶",1例与肾实质交界区可见低强化软组织密度影。弥漫浸润型肾癌1例,边界不清,类似炎性病变,轻度强化,肾脏边缘可见棘状突起,伴肾周筋膜增厚、桥隔增粗及肾门旁淋巴结肿大。结论:不典型肾癌CT表现形式多样,需结合形态和强化特征综合分析;多层螺旋CT可全面显示病变,发现有价值的细节,从而有助于鉴别诊断。 张伟 皇甫幼田 薛鹏 陈勇 杨学华 张斯佳 王兰荣关键词:肾肿瘤 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高场磁共振成像诊断与临床分析 被引量:9 2012年 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peripher-alcholangiocarcinoma,IHPCC)约占原发性肝内恶性肿瘤3.25%,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传统意义上,对于IHPCC的检出和诊断主要依靠CT检查,由于部分病例表现不典型,误诊时有发生。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的快速发展为IHPCC的准确诊断开辟了新途径,提供了更多的思维方向。 薛鹏 张伟 刘勇 马秀华 陈勇 杨文魁关键词: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 磁共振成像诊断 年发病率 CT检查 病例表现